因为他们政治上是相对的。王安石和苏轼是同一时期的人,他们曾经同朝为官。苏轼才华横溢,王安石更是如此。而且,可能是王安石为人处世更加圆滑,所以他最终可以官至宰相,但苏轼却一直是被贬职和待贬职途中。
苏轼虽然和王安石在政治上敌对,但是其实苏轼也是主张改革的,但是他不赞同王安石那种激进的改革。苏轼认为,改革需要缓慢进行,而且认为“官府无需和百姓争利”。但是王安石不一样,王安石还是坚持自己的认知。再加上王安石当时颇受宋神宗赏识,王安石所领导的新党也时时刻刻准备挑苏轼的毛病,所以苏轼大概是觉得,王安石在刻意打压他。
因为政见不同,又认为人家在打压自己,所以在王安石第二次拜相时,苏轼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来讽刺人家: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说来也是奇怪,政治上不同的见地丝毫没有影响到二人私下的关系。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入狱,宋神宗要杀他。当时已经告老还乡的王安石还特地上书劝诫宋神宗,宋神宗也因此将苏轼放了,贬他到黄州。
因为王安石在江宁,苏轼还特地去看望他。二人把酒言欢,好不快活。再后来,王安石因病去世。司马光大权在握,把王安石所留下的东西全部推翻。只要是王安石认可的,他一定要反对。苏轼见此场景,也是为王安石鸣不平。当然,因为这个,苏轼也被司马光打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