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端午明丽宋词:十分酒,一分歌,符艾一番新

五首端午明丽宋词:十分酒,一分歌,符艾一番新,第1张

五首端午明丽宋词:十分酒,一分歌,符艾一番新

端午宋词五首:年年端午又今朝,萱草榴花,看飞桡,鼓离骚

中国的端午节是个盛大的节日,其外延内涵可谓博大精深。它既是迎接盛夏一个充满仪式感风俗感的民俗节日,又是慎终追远,以纪念屈原弘扬爱国精神的全民纪念日,可谓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团圆祭祀,无所不重,无所不包,是盛夏的狂欢,带笑也有深刻的思考。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节日,自然有节日的隆重和愉快。

在过去一段时间,笔者从历史梳理了端午节一些重要的内涵,比如屈原之死,端午节和夏至的关系,艾草的缘起和使用,屈原精神的传承,端午浴兰节和天中节的来历。

但是生活自然有流水轻灵的一面,如同节日是生活中美丽的浪花,中国人向来寓教于乐,所以正逢端午,让我们轻快一点,赏读具有生活风味的端午宋词,看看古人过端午那些节日的明丽与明快,不辜负良辰美景,仲夏佳节,在生活中品读感受端午。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宋朝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苏轼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性好,乐观。尤其在人生的低谷当中,乐观非常重要。让我们先看看这首美丽的端午词。

那银色的池塘,朱色的栏杆,将人间尘埃池水酿成美酒,那池塘里新荷舒卷,正是五月风光。用兰草香枝沐浴,用菖蒲花酿酒,这个端午节,天气还是如此清和,空气里是夏花药草的芬芳。

我和你开怀痛饮,用沉醉来过端午佳节,来,喝十分酒,唱一首歌。这里官衙寂静,监狱里满夏草,这公堂上无人诉讼,正好供我们把酒狂欢。

这是苏轼和官员朋友黄州太守在黄州官衙里过端午,好一个夏日清景,庭无诉讼,悠闲放松。这既是赞美了端午佳节,更是赞美了黄州太守治理有方,太平安宁,才会狱草深深,公堂罗雀。

那么苏轼此时是什么状态呢?时年44岁的苏轼一年多前陷入乌台诗案,险些掉脑袋,出狱后直接将他的地方官的官职撸去,把他贬到黄州当一个团练副使,相当于只是保留一个公务员的基本资格,发放到相对偏僻的小地方。不止是生活待遇的直线跳水,还意味着相当长时间,你可能失去了升职的可能,也无法回到故乡,但是又不允许你脱离这个制度。这其实对许多仕途中的人,打击相当大。

而且苏轼在黄州很快钱财耗尽,出于生存,他和跟随过来的家人开荒种地,以免饿死,生活相当清苦。但是正是这些低到尘埃里的磨难,反而磨砺出了苏轼对生活的热情和达观。

这个黄州太守徐君猷也不是拜高踩低之辈,端午节特地请苏轼官衙喝酒,基于同情,理解,知己。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此时至少已经摆脱了心理的困境,反而有着特别清新的笔调和情怀,来写黄州的这次端午。

苏轼的底气和清新来自哪里?一是他对自己的自信,二是他对自然和节气节日的热爱,三,他有精神的依托。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表面上是节日这种让人赏心悦目,景色这种清丽,实际是淡淡双关,纪念屈原。屈原是先贤,苏轼和他的遭遇比起来,有相似有不同。相似的都是家国情怀,不同的是屈原生前自杀,而苏轼却在磨难后活着。而活着,人生必有多种可能,一切可以重新开始。

所以说世人既要学屈原的坚贞爱国,也要学苏轼的乐观。而苏轼一生是实践着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但是他不会主动去死。这固然是宋朝没有到国破之时,但也得力于他自己本身对生活的坚韧和柔韧。

日本鸢尾Japanese irises

“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

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

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宋朝张孝祥《点绛唇·萱草榴花》

端午节在民间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是古代民俗中一年四大节之一,在端午这天,出嫁的女儿允许回娘家,拜望祝福自己的父母长辈。虽然汉唐宋明都给一天公假,那是针对公务员的,普通人却无此限制,从五月初就安排新衣裳,铺席子,买扇子,包粽子,制香囊,准备好酒好菜,等待一家盛大的团圆,还有各种朋友的聚会。这个热闹以端午为高潮,但是不限于端午节这天,至少粽子都要吃十天半月,香囊和彩符会挂到夏天结束。

这首词写了端午节许多应景和时令事物。萱草花开,代表父母尤其母亲健康,石榴红艳,代表妻子美貌,多子多福。那风吹过干净整洁如画的家,吹去夏天的暑气。

用麝香做的香囊饰品发出阵阵香气,用菰叶做的粽子有着特殊的清香,更有菖蒲美酒,清新解渴。

人身手上臂上缠着五色丝带或者丝绦,这叫长命缕,是端午佳节特殊的风俗。而夫妻却将这种相同的装饰叫做同心缕,是让你我在人间相伴更久,无病无灾吧。

所以端午节是个热闹的日子,衣香鬓影,笑语欢声,在家有团聚酒席,在外有朋友宴会,歌舞动人。

这样的太平温馨,难道不愿意岁岁年年吗?所以岁岁酬端午。这是端午节在人间的祥和热闹。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宋朝范成大《如梦令·两两莺啼何许》

对于闺阁中的少女,或许并不清楚端午和屈原的来历,也用不着为赋新词长做愁。但是端午前后,往往高温高湿,容易中暑。端午节插艾草,配香囊,换夏衣,换凉席,同样是人们在漫长生活中总结的对付盛夏到生活经验。

但是这个女子还是晕哒哒中暑了。外面下着这个时节的黄梅细雨。女孩子听到窗外黄鹂两两啼叫的声音,打破了病中的沉闷,她走到庭院里,抬头去寻找藏在树叶里的双双小鸟,结果衣裳又被黄梅细雨打湿。

端午节是孩子和闺中少女期待的节日,可以穿新衣裳,走亲戚,对于很多困在庭院里的宋朝女孩,端午节是最快乐的放风机会。可以在亲戚朋友间来往,比新衣,那夏天的衣裳轻薄艳丽,是榴花红还是榴裙红呢?

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个机会,女孩子才能接触到外人,那心中朦胧很久的白马王子,才有机会遇到呀。所以女孩不期待端午是假的。

只是如果天气持续下午,恐怕她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了。花开好了,是给太阳看的,石榴裙那么美,我又这么漂亮,只能祈求明天不要下雨,不要下雨。

我的病只要天晴,一出门就会好!

虽然这里写的是小情怀,小心思,但是这是每个少女成长的必然心情和心思。少女情怀总是诗,让多雨的端午别有一种少女的旖旎和清愁。

也唤起你久远的少女情怀吧。

盛开的石榴树。以色列植物Blooming pomegranate tree. Flora of

“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思摇摇。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宋朝陈著《江城子·年年端午又今朝》

虽然端午是屈原的忌日,但是如何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延续屈原的精神呢?难道端午节万众嚎啕,就是最深刻的表达方式吗?中国古人的纪念方式是非常多元的,有的会亲自拜访屈原故里,有的会缅怀他的事迹,有的会吟诵他的《楚辞》,而有一种,却最有力量和感人,就是龙舟竞渡。这是楚人,后来扩展到整个有水的地方的人民,在端午节划龙舟,以强健的肢体,和水涛的搏击,代表古老的战斗精神。

虽然龙竞渡可能起源于比屈原更早的时代,是先民们征服自然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祭祀水神的仪式,可以有强健的体魄拯救落水者,但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更代表楚国一种亡秦必楚的男儿血性,更能有效传承屈原的爱国精神。

让我们看看陈著这首词。

又是一年端午,风吹鬓发,思绪随风,应该是浩荡南风,吹动了湘江万里波涛。我想问一声屈原,你的灵魂还在吗,有没有为你招魂?

是谁人在楼上看着湘江流水?当然是作者本人,他看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幕,不是没有人,那湘江上龙舟竞渡,船像飞一样激着浪花行走在水面,在进行夺标赛。这就是招魂和纪念啊!锣鼓喧天,看得人热血沸腾。

那岸边还有笙歌和欢笑,还有狂欢和美酒。

作为诗人本身也激起了荡漾饱满的情怀,他用自己的方式,在窗前点了一根香,摆上琴,开始高声d唱屈原的离骚。

这场面盛大浓重很有氛围感,不沉重,想到如浪花飞瀑一样明快激烈。这是真正招魂。

而我们知道屈原的离骚,在大江大水边诵读歌唱,不是一种悲凉,恰恰是一种磅礴,一种精神的流荡鼓舞。所以这首词虽然是吊屈原,但是很生活,也超越生活。

“年年重午近佳辰。符艾一番新。满酌九霞奇酝,寿君两鬓长春。闺中秀美,何如赋得,林下精神。早办荆钗布袖,共为云水闲人。”宋朝侯置《朝中措·年年重午近佳辰》

这是写给妻子的端午词。年年端午,你都打扮一新,新的香囊饰品,干净的容貌。我用这代表长寿的酒,祝你永远年轻。

只是你这样秀美,那里能够给我这贫贱书生做老婆,又如何能更长久呢?让我们两个抛弃不必要的荣华和装饰,安安心心过普通的日子,在山水间保养身心,才是青春永驻的方法呀!

这是一位很会做丈夫的人,既夸奖了妻子的青春美貌,用美酒祝福她,让她端午有个幸福的心情,又说自己贫寒。但是谦卑只是表面,他追求的是朴素长久的生活,反而不动声色地劝妻子节约平淡,忽悠得她心甘情愿,荆钗布裙。

不过真正爱家庭的女子,听到丈夫这么诚恳的交谈,大约也没有什么脾气吧,到底他说是想和你天长地久,也许是套路,但是只要套路得人心。这也给广大丈夫提个醒,端午节,多陪陪妻子,多说点甜话。婚姻是要靠心意和经营,也要经常有小小仪式感哦!

选择的五首端午宋朝,都比较明快别致,希望你端午有个好心情,缅怀过去,不忘历史,面向生活和未来。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06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