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刚满30岁的这个月,我以一名拿着日结工资的"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出版社,开始了毕业前预计将长达2年的实习生活。同时间一样珍贵的,是随时间抛光打磨出的经验,我视之甘露,20-30岁轻易让时间低价值的流走,现在重新以一个职场新人的角色开始,恍若上天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因此想要小心翼翼的把成长点滴记录在册,没人看,但也许可以见证我从深渊重回常轨的历程,因为我接受"抓住自己已有的东西,而不再磋叹失去了什么"这样的态度,新生活渐渐让我有了调整的动力。
实习第一周小结:
第一周实习四天,工作时间朝九晚五,但加上通勤时间实则早七晚六,这不用加班的工作时长,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实属难得。而且工作任务没有细化到每一天,每天去上班都觉得有满满都事儿做但并不十分着急,充实而又扎实。前几年我就职的民营企业,加班、没完没了的开会是常事,与传统出版社的工作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1、钟情图书
我打小生活在没有书的教育荒漠,除了课外书,"书"看的实在太少,直到上大学才在室友的影响下开始阅读,可以说与书结缘很晚。半路结缘感情不深,小十年里,我都是闲散的看几本书,阅读不成体系,没有特别的阅读偏好,好在绵长不休的一直有借书买书与书接触的习惯,到2020年搬家,没成想已经囤了不下50本书。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了自己对"书"对情感,不读只静静的与书作伴,内心就充盈起来。这样的情感趋势下,我发现自己已经厌倦了或者也可以说不适合前几年干得工作,想要谋一份书香气息浓厚的工作,由此,做个图书编辑这条新的职业路径就出现了。可怕,因为这意味着我要从基层开始从头做起了;兴奋,因为我为未来几十年的自己找到了一条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另外还有一个意图,我想探寻真理或仅仅是知识,摆脱以前无知的状态,活得更明白些,埋在书稿里,可以让我慢慢寻觅。
2、十万个问号
厚着脸皮叫自己一声"好奇宝宝",我对老师交给我的每一件事情都充满了求知欲。其他人反映刚去觉得有些无聊,尽干些打杂的活,我可能因为之前工作过,认清了工作的琐碎,所以很乐意做。比如第一天老师给我开账号权限、带我去走一遍编辑日常取三审稿件、校样的流程,我会观察老师与其他科室的同事如何相处,这个流程有什么规律可循。又比如第一天让我发样书快递,十几个地址,我会去思考样书通常要发多少本?都发给谁?我现在逐一打包有没有更高效的方式?然后关注小细节,虽然快递都有一键识别收件人信息的功能,但谨慎起见,还是会拿着名单逐一核实快递收件信息,争取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再比如校对稿件,质检前稿件被多次校对,我也经手了其中不太重要的某个校次,这里面值得仔细学习的地方就更多了,我甚至可以从校稿人校对符号和文字的书写上揣度他们的性格学识等等,非常有意思。另外,我还很享受校对时斟酌字句、格式等的感觉,现在还形容不上来,但一点儿不枯燥,越咀嚼越觉得文字真是伟大,南怀瑾可以就一小本册子的内容开一学期的课,可见语言的博大精深,好的作者的文字给我以遣词造句和思想上的双重享受,编辑真是一个享受的职业呀。其他还有非常多的问号在脑袋里,我每天都会问两位老师很多问题,感谢他们不吝赐教。比如关于成本、外文书引进、作者宣传、校对常识等等,不亦乐乎,求知真有趣。
3、我的错
一方面是为人处事上的多嘴多言,言多必失,且说得都是些废话,我意识到了问题却改不掉,刚去出版社就跟着老师们闲聊,语气间还透着不知从何时起染上的自负感,明明辣鸡一个,自负是为了掩饰自卑吗?要谨言慎行,改掉臭毛病。另一方面是学问上的不足,改稿子过程中经常发现我自认为错误的地方,再仔细审读,又觉察到自己理解有问题,我以为的不是我以为的,切记不可自以为是。
4、几点小小改变
实习,刚好也是我开始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同时期,书中所学刚好用到实习工作中,对我有非常多的启发,比如重视序言和目录但不盲信它们,阅读书籍要能够快速总结提炼书的大致思想内容,这一点就直接用在了写新书推介相关内容上,吧哒吧哒吧哒,写出第一份新书推介内容时,觉得自己跟书更亲近了,我更懂它了,更懂它的无尚价值了,被知识浸染的感觉真好。
其他还有很多,略,明天再更。
小小心愿:我常年不写作,前段时间老师邀约一起写文章,我每天在图书馆看似忙碌的找资料,实则脑袋昏昏沉沉,语言组织能力极差,因此,也想借着实习工作和写实习日记这两件事练练文笔,先从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很大程度上是记流水账)开始练起,今天从校对的稿子里学到了一句话用在此处十分契合吾志——日拱一卒,功不唐捐。fighting
PS·强迫自己反思,过去一年一直放任自己,结果两个考试没考过,要拖到今年再考了,而今年如果不抓紧学习,到时候照样考不过。所以,开始强迫自己,定两个小目标:第一个,每天复习要考试的内容至少半小时;第二个,实习日记尽量日更,少则短更,但笔耕不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