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eijing Gongdian
[外文]:Palace in Beijing
中国明清两代都城北京的宫殿。又称紫禁城。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于元大都宫殿毁弃后的旧基上,至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现仍存,即今故宫博物院所在地,(见彩图)。
概貌
紫禁城四周为砖包城墙,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四面各开1座门,上建城楼,四角各建轮廓丰富的角楼,城外周绕护城河。紫禁城的中轴线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中段,包括宫前广场和宫城后的景山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可按其艺术效果分为三节,即宫前广场、宫城本身及宫城北门至景山。宫前串连三座广场,是宫城的前导。最前天安门广场自大清门(明朝称大明门)起至皇城正门天安门(明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改称天安门)止,呈丁字形。大清门体量不大,形象较简单,门内广场窄而纵长,有很强的引导性,广场两旁的千步廊也很低平。天安门立在红色城台上,高大辉煌,门前金水河上有5座白石桥,形体丰富,广场转为横阔。从前至后,运用了大小、繁简、高低和方向的强烈对比,气氛由平和转向激昂,充分突出了天安门的构图主体作用。端门广场方形较小,四面高墙,是天安门和宫城正门午门这两个高潮之间的过渡。午门广场宽同端门,但颇纵长,尽端的午门是凹字形平面宫阙,城墙上建一殿四亭,以廊屋联结,轮廓丰富,巍峨雄壮,三面围合的平面更增加了严峻的气势,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建筑意图。
宫城
本身沿中轴线也可划分为三小节,即前朝、后寝和御花园。
前朝以太和门广场为前导,广场和建筑都不大,方向横阔,另一条金水河蜿蜒其间,河上排有5座白石桥,气氛较午门广场和缓,是午门广场和后面的太和殿广场之间的过渡。太和殿广场正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方正开阔,大殿踞于3层白石台基上,重檐庑殿顶,由广场地面至脊高约35米,体量巨大,它和层台形成金字塔式的立体构图,显得庄重稳定,昭示着皇权的巩固(见彩图)。大殿左右横廊(清改砖墙)连结着层台下的2座不大门屋以为陪衬。广场由廊屋围绕,左右廊屋正中各建一楼,成为广场的横轴,东南、西南二角耸起角楼。太和殿广场的气氛庄重静穆,雍容尊贵,体现了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意识。太和殿以后的中和、保和两殿是太和殿高潮以后的收束,中和殿平面方形。前朝三大殿都座落在同一座呈工字形平面的 3层石台上。保和殿左右接墙与台下两座门屋连接,再左右为两座角楼,向南接东西廊屋与太和殿院庭的廊屋相连接。
后寝
又称内廷,布局与前朝相似但尺度远比前朝为小。本身是一纵长庭院。以乾清门广场为前导,院内建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3殿,交泰殿平面方形,3殿共同座落在呈工字形平面的白石台上,石台只有1层。后寝部分仿佛是前朝的余音,用作帝后住处。
御花园在紫禁城最后,面积比后寝更小,古木参天,山石参差,有花坛水池,富于生活情趣,是游观休息的地方。但布局仍统一于全宫城的规整格局中,作对称处理。
景山过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即为景山,山中高边低,平面横向略呈环向宫城的弧形,沿弧形山脊建5座亭,中亭最大,方形三檐;两旁2亭较小,八角二重檐;最外2亭最小,圆形单檐,由中而边,形式和体量呈有韵律的改变,性格也由严整转向灵巧。景山高50米,以其很大的体量结束了紫禁城磅礴的气势,又以其不大的亭子衬托出宫殿建筑的壮丽,同时还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与北面的鼓楼、钟楼遥相呼应,在城市总体构图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轴线左右对称地簇拥着大片的较次要建筑,它们体量较小,布置较密,仿佛是中轴线主旋律的和声。千步廊东西有六部和府、院、寺、监等中央衙署;午门和端门广场东西为太庙和社稷坛(见北京社稷坛);太和门广场东西有大道通向宫城的东西两门;前朝东西是文华、武英两组殿庭和一些次要院落;后寝东西各有6组妃嫔居住的小宫,东六宫之东是清乾隆时改建的皇极殿宫院,此外还有许多次要院落及供应、保卫用房布于次要地段。
以上这些建筑都统一在黄色琉璃瓦顶、红墙、红柱、白色石雕台基栏杆的庄重色调中,在城市大面积的灰瓦灰墙民宅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中轴线上诸多院落除御花园和景山有大片绿化外,其他地面大多以砖石满铺,不植花木,有助于加强庄重严肃的基调。
紫禁城的蓝本紫禁城的规划直接以明初南京(今南京市)、中都(今安徽省凤阳县)两处宫殿为蓝本,同时也是历代尤其是宋、金、元宫殿的继承和发展。不过宋、金时它位于宫城正门和皇城正门之间,元代将它移至皇城正门以外,宫前广场串连两座,明代加长了宫城正门和皇城之间的距离,其间增加一座端门,宫前广场成了串连3座,总长度甚至已超过宫城本身,达到1250米,无疑更加增强了宫殿的气势,丰富了构图。明代还将宋、金、元三代在前后 2个主要殿庭之间设置的横街前移到前朝之前,东西宫门也随之前移,使朝、寝的气势更加通贯,也有利于后寝的隐秘性。朝、寝各3座大殿都坐落在一工字形石台基上则是宋、金、元工字殿的遗意。至于凹字形平面宫阙以及前朝、后寝及花园的顺序更是隋唐以来宫殿中经常出现的。景山的堆设是明代的创造,在明中都已经出现。
紫禁城和封建社会历代皇宫一样贯彻了封建宗法礼制精神,象征着帝王威权,有强烈的精神感染作用,是历代皇宫的发展高峰和总结,具有高度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