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
焦桐讲的是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焦桐。当时的兰考,风沙肆虐,沙子一起就打死一片庄稼,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当时,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树从而克服了这种困难,所以焦桐代表了焦裕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精神。
“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据兰考县志记载,自1644年至新中国成立的305年间,兰考发生涝灾90多次;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兰考被风沙掩埋的村庄就有63个。1949年,全县粮食亩产仅38.5公斤。
1963年初春,刚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几个月的焦裕禄,便向在兰考插队的几个上海知青请教,确定了种植泡桐抗风沙的科学思路。因为泡桐耐盐碱,沙窝子里能扎根,根深叶茂,能够有效挡风压沙。满地的泡桐,成为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水沙碱“三害”的金钥匙。
风沙无言,泡桐有声。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泡桐;半个世纪后,兰考泡桐成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摇钱树”,也成为了兰考的地标。它宛若一座丰碑,无声地激励和鞭策着兰考人,更将焦裕禄鞠躬尽瘁、服务人民的精神播广传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