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无数先民们曾经用他们无尽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留下了许多书籍。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书籍之中,就有许多超越当时人们的认知,甚至是超越时代的思想和书籍,即使在今天,仍然被称之为奇书。明朝的刘伯温著的一本《郁离子》,就是这样一本奇书。为什么说《郁离子》是本奇书呢,它又奇在哪里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刘伯温大家都很熟悉。本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刘伯温本是元朝至顺年间的进士,事实上,他绝对是当时的奇才,天文、兵法、数学等,无一不精。至正十九年起追随朱元璋,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及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为大明朝的创建立下了不世之功,是大明朝的开国功臣。
奇人刘伯温写下过一本奇书,叫《郁离子》。《郁离子》创作于刘伯温47-50岁之间,当时,刘伯温因对元朝的腐朽心灰意冷,愤而辞官返乡。作者在书中,假托一个叫郁离子的人,通过一些寓言、故事,说明作者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理解和道理。而为什么要选郁离子这个名字呢?据说,郁,是有文采的样子;离,是八卦中的一卦 ,代表火。两者合在一起,就是文明的意思。作者意在告诉后世人,只要用好《郁离子》这本书,将来必然能达到文明之治。
这本书真的这么神吗?小编下面就挑选出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语言和观点,让你看看。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这句话出自《郁离子》中的百战奇略·计战,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凡是用兵的法则,都是把计算、谋略放在首位”。从古自今,无数兵家都在强调着“上兵伐谋”。在《郁离子》中,直接指出了真正战争的本质就是计算和谋略,可以说,一下子就说到了问题的根儿上。可是,在今天这个“先开q、后瞄准”的时代,凡事都要请求速度,效率,如果什么事都还按着老一套,算计好再干,没有任何的突破,那哪里还有效益啊。显然,这条与时代不符。
“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这句话出自《郁离子·玄豹》这句的字面意思是:要想让人看不见,不如使其昏暗起来;要想让人不知道,最好是默不作声。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在告诉人们“出头的椽子先烂”,可事实上,这却在告诫人们,要成功,必须隐忍,甚至要躲避,这分明有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各人自扫门前雪之嫌,这又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敢为天下先”的价值观不符。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这句是一首绝句,翻译过来是:人生在世,没有几个能活到百岁的。而即使活到百岁又能怎么样呢?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名士们,最后还不都是把自己交给了一抔黄土。听起来是那么回事,可若仔细品味,能讲出这些话的,仿佛就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曾经有着一腔热血,因为无处伸展的报复,最后只剩下已经消磨殆尽的梦想,还有就是对生活的无奈和放弃,满满的消极啊。
客观地讲,《郁离子》的思想内容是以道家为本,同时兼有儒家思想在里面,有着很浓的哲学思想。但是,这本书在成书时,却正是刘伯温郁郁不得志的时期。如此以来,书中不管是故事,还是故事的寓意,就难免被作者带入了很多消极,甚至是无奈的思想。因此,如同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一样,能正确读懂《郁离子》的人,其年龄也应该有个要求——那就是到了50岁,因为50岁已经知道天命了。(知道自己是干啥的,也就是老天爷安排你出生一场,你在这个人世间,究竟是什么位子和作用!)
那些尚未真正体味到生活本真的年青人们,最好不要看这本书,还是等你们老了的时候,再去用批判的眼光,体会奇才刘伯温的思想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