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僧人姚广孝:朱棣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临终遗愿却让人猜不透

一介僧人姚广孝:朱棣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临终遗愿却让人猜不透,第1张

一介僧人姚广孝:朱棣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临终遗愿却让人猜不透

泱泱中华几千年,各朝各代都不乏奇人异士,这些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本事。比如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传说他是天神转世,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比如唐朝著名相师袁天罡,看相算卦从未失手过,人称神算子,他曾和另一个相师李淳风推算大唐国运,不知不觉竟推算了两千多年,并著《推背图》,据说全部应验。今天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奇人,他本是一介僧人,不修佛法却修阴阳之术,拜道士席应真为师,被人称为“妖僧”,后来成了朱棣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官职宰相却依旧不还俗,临终遗愿让人猜不透,他就是黑衣宰相姚广孝!

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一个行医世家,但他对医术不感兴趣,在14岁时剃度出家,法号道衍,在那个年代,许多人选择出家,有人是为了填饱肚子,有人是为了躲避战乱,朱元璋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在那个时候当的和尚。姚广孝出家可不是什么一心向佛,他在寺中学过天文,还拜了博通三教、多才多艺的道教高士席应真为师,修阴阳和兵法之术,可能他天生就是个奇人,在修行多年之后,在江湖上颇有名气!

也正是在这时,天下大乱,群雄纷起,朱元璋和陈友谅等豪杰纷纷出世,共谋霸业!江湖上不少奇人异士也纷纷出世,相术奇人袁珙早就听说了名声在外的道衍僧人,听说很多奇人异士与之接连,自己却始终未能一见。

袁珙

一日,姚广孝到嵩山游玩,正好遇见了袁珙,据《明史•姚广孝传》记载:

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意思是说这人眼睛三角状,形态如同病虎,将来肯定是个嗜杀之人,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刘秉忠。刘秉忠是元朝初期的僧人,曾辅佐忽必烈登上帝位,当时明朝已经建立,这时候的刘秉忠自然就成了明朝的罪人。但姚广孝不仅不恼怒,竟还大喜,因为他心中有大抱负,自己想做的正是刘秉忠那样的人!

1375年,朱元璋颁发诏书,请精通儒书的僧人前往京城,姚广孝自然不甘落于人后,他想着为国家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最终没能如愿!

1382年,一代贤后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找了许多德高望重的僧人为之诵经,而姚广孝在这次被选中,也就是在这里,他遇见了他人生的伯乐,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姚广孝早就看出来朱棣具有帝王之相。所以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他便低声对朱棣说道,自己有份大礼能够送给他,朱棣开始表示不屑,他作为一个王爷,从小锦衣玉食,什么样的宝贝他没见过,一个穷酸和尚能送给自己什么呢!可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朱棣心动了,他说“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燕王把我留在身边,我送大王一顶白帽子。王字上加一个白,不就是“皇”了嘛!朱棣是何等聪明之人,当下就听了出来,他虽然表面表现出不高兴,不过已经暗地里便开始运转这件事。

之后,姚广孝每次到达北京,便出入燕王府,据记载:

姚广孝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一个身为藩王,一个是布衣僧人,两人却经常在一起,而且讨论时令所有下人退下去,这其中谈论的内容足矣惊天动地。

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悲痛万分,他曾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如何”朝中大臣对比却不赞同。最终朱元璋立了孙子朱允炆为帝。这一点上朱元璋做的挺奇葩,自己二十多个儿子,其中不乏有才能者,但他却绕过儿子立孙子为帝,可能是因为爱屋及乌吧,因为朱允炆是朱标之子。如果他知道在自己去世后,仅仅四年皇位就被他的儿子夺取,而他疼爱的孙子下落不明,不知他该作何感想呢!

朱元璋

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之后听信晁错之言开始削藩。前后一年时间,四个藩王被削,此时的朱棣有些坐不住了,在众藩王中,他是势力最大的,他知道用不了多久就会轮到自己。但是他没有胆量造反,这时,姚广孝登场了,他借此机会推了朱棣一把,最终在姚广孝的煽动下,朱棣开始暗地里准备起兵事宜。

就在建文帝的大刀即将砍到朱棣身上时,朱棣终于造反了,在起兵前的誓师大会上,朱棣正慷慨激昂的发表着演说,这时,天气突然大变,狂风大作,将屋檐上的瓦片也吹落了,这在古代可是一个不祥之兆,将士们纷纷暗自嘀咕,就连朱棣自己也对这场造反产生了怀疑,这时姚广孝站了出来,说道“殿下不闻乎?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坠,天易黄屋耳!”意思是,只有真龙在天时才有风雨相伴,瓦片掉落是该换成黄瓦了。硬是将不祥之兆说成了大吉之兆!

他的这番说辞,顿时让众人士气大增,这也间接影响了靖难之役的结局!战争开始后,朱棣一路畅通无阻,眼看胜利在望,到东昌一战时,朱棣的大军遭到第一次失败,而且朱棣险些被捕。一时间,将士们有些泄气,姚广孝则不慌不忙说道,“师行必克,但费两日”,这句话,姚广孝之前就曾说过,意思就是两个日字加起来不就是昌吗!众人一听,原来大师早有预料。将士们又重新振作起来,但战局此时还处在胶着状态,朱棣眼看撑不了多久,关键时刻,又是姚广孝的一句话打破了局势!“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就是说,不必在此耗费时间,趁现在京师守备薄弱,直接南下定能取胜。

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话,一路南下直接攻下了南京城,建文帝失踪,江山就此易主。在朱棣起事过程中,姚广孝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从一介布衣成为了第一功臣,按理说,姚广孝也该享受一下胜利的果实了,朱棣登基后,赐给他无数财富,可姚广孝一点也不为所动,甚至在上朝时穿着官服,一下朝就换上僧衣潜心礼佛,因此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黑子宰相的称号。

对此后人议论纷纷,有人说姚广孝淡泊名利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也有人说他是为了避免朱棣过河拆桥,招来杀身之祸。事实究竟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

公元1418年,姚广孝病危,朱棣亲自到寺庙见他最后一面,看着奄奄一息的姚广孝,朱棣许是有些感伤,问道“少师,你可是有什么心愿未了?”姚广孝说道“希望您能释放溥洽。”

溥洽是建文帝在位时朝廷的主录僧,传闻只有他知道建文帝的下落,朱棣就派人捉拿了他,严刑拷打,但他并没有透露建文帝的消息,到现在已经被关了16年,朱棣停了有些为难,但念在这是姚广孝最后的遗愿,他还是同意了。看到朱棣同意释放溥洽后,姚广孝不顾病重起身给朱棣磕头谢恩。不久后,姚广孝去世,享年86岁。姚广孝临终之前的最后一个遗愿,为何是为一个毫不相关的人求情呢!这让人有些猜不透!

可能在他看来,是自己策划的靖难之役,才使得溥洽落得如此下场,请求朱棣释放他,也是在宽恕自己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204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