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一生

郑和的一生,第1张

郑和的一生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间是在1368年,接下来两百多年的时间都是大明王朝时代,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因为正是这个时代,欧洲人开辟了新航线,发现了新大陆,出现了文艺复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这个时代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伴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等一些欧洲强国称为征服世界的殖民者。不过,其实在欧洲人开辟新航线、发现新大陆之前,中国的明代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并且比欧洲人几乎要早一个世纪开战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不用说,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明朝初期的郑和下西洋。我们的主人公便是世界知名的航海家——郑和。

色目人家族的孩子

说起郑和,我们还要从朱元璋统一全国的一次战争中说起。当年明军有蓝玉和傅友德统领进驻云南。在那里,他们攻打昆阳城,也就是今天的云南省昆明市。当时在城内,有个元朝的滇阳侯叫马哈只。哎——这名字嘛有点拗口,但是一听姓马,名字有这么奇怪,该想是不是回族人啊!恭喜你猜对了,毕竟十个回民九个马嘛!为什么回民这么多姓马的啊!这是因为回族整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马其实就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谐音,其实人家想姓穆罕默德,翻译成汉字嘛,就从了这个谐音——马。在元朝时期,民族政策上是有等级划分的,第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色目人是指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花剌子模人等等,包括了来自西域、中亚、西亚、甚至欧洲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这里定居生活的人,第三等人是汉族人,这个汉族人指的是淮河以北的汉族人和女真人、契丹人,第四等人,是指南人,其实就是南宋管辖区域的汉族人了。我们不难看出,这位马哈只先生的家族就是属于色目人,因为他们的祖先是从阿拉伯地区迁移过来的。

既然马哈只是元朝的侯爷,那么这次战争肯定不能幸免了。当明将傅友德打进了昆阳城的滇阳侯府的时候,马家的这场劫难在所难免。至于说当时的惨状有多凄惨,我们就不需要详细描述了,一场血雨腥风之后,傅友德发现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与众不同的是,这个男孩处事不惊,模样俊秀,而验明了身份,是马哈只的二儿子,叫马三保。明军对付元朝贵族和官吏的子弟也一点都不手软,马三保就被阉割成了一个小太监,带到了南京。到了南京之后,马三保又被送到了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的府上,朱棣后来被封为燕王,到北平去镇守北方。马三保就跟在燕王朱棣的身边。朱元璋去世之后,由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就是逐步剥夺这些藩王的势力,最终激起了燕王朱棣公开走上反叛道路,这便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成功地夺取了皇位,这便是历史上的明成祖。而马三保也是明成祖朱棣身边唯一一个受重用,而身份是太监的人。因为曾经在河北郑州立下过赫赫战功,马三保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改名为郑和。

被幸运之神青睐

明成祖朱棣有个非常敬重的老师,叫姚广孝,就他一手推动朱棣从燕王到皇帝的变迁。可是说是朱棣最信得过的谋臣。有一天,朱棣找到了恩师姚广孝跟他商量,说:“这两年,我命令沿海各省份建造了好几百艘战船,足够建设一支两万人的庞大水师,今年,我想找个能统帅水师的人,您看谁比较合适啊?”姚广孝一听有些纳闷儿,就问皇帝:“陛下,您组建这么庞大的水师,有什么用处啊?”,明成祖朱棣笑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我那侄儿朱允炆现在不知在何处,那传国玉玺也不见踪影,民间传说他可能带着玉玺逃到海外去了,所以,我想让我们的船队去一趟西洋,如果,他真得跑到了海外西洋某个国家,也好把他找回来。”这怎么回事啊!原来啊——朱棣的皇位本身就得位不正,他不是朱元璋确定的皇位继承人,真正的皇位继承人是他的侄子朱允炆。正是由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误给了朱棣机会,朱棣才成为明成祖的。但是当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大军攻破南京的时候,建文帝朱允炆已经在宫中架起火堆自焚而死了。不过历史上这个说法很多,很多人都说自焚根本无法辨认尸体的,怎么就知道那就是朱允炆的尸体。说不定他就是跑到海外了。究竟怎么回事呢?我们就不当历史学家了,留给他们去研究吧。

姚广孝一听,马上就明白了。他跟皇帝说:“陛下,如果建文帝真得跑到西洋某个藩国,只怕是听说我们的舰队到达,会跑得更远吧。陛下这样劳民伤财,应该是有其他目的吧。”朱棣一听,知道什么都瞒不过老师啊!连忙说,“对对对,恩师眼光锐利,看透了朕的苦心啊!”多数人一听看能都云里雾里的。其实啊!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天下对朱棣起兵造反,夺取皇位这个事情还是有很多说法的,相当多的人说朱棣得位不正,是乱臣贼子,更多人替建文帝叫屈啊!明成祖朱棣是想派一个舰队到海外,威慑天下,让那些藩属国都来朝贡,制造出一个大明万国来朝的景象,旨在表明我朱棣不是不如朱允炆,而是比他强得多,也好让天下认同自己的正统地位。说到这里,姚广孝也就不在质疑朱棣的这份苦心了。皇帝接着说:“这么庞大的水师队伍,如果交给一个有野心的将领,足够供他在西洋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来抵抗大明,如果交给一个文人,又无法统帅这千军万马,所以,我们要找个既忠心,又有才干的人才能胜任啊!”

姚广孝听了,仔细想了想,对明成祖朱棣说:有个刚刚从东洋回来的人可担当此任。朱棣一听也笑了,“恩师和我想的是一个人啊!”他们说的是谁啊!原来这个刚刚出使到东洋,也就是今天的日本回来的人就是郑和。郑和去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的同时,抓了中国沿海猖獗的倭寇,也就是来自日本的海盗,还亲自押送到日本,依照日本法律处决,整个过程不但让日本见识了大明的国威,同时也尊重了日本幕府的统治地位,可以说,郑和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出色外交家。两个人一拍即合,这次带舰队下西洋的重任就落在了郑和头上。

出征大洋

1405年的7月,郑和带着一支庞大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开始了走入大洋深处的探险之路。相传郑和的宝船很大,有多大呢?明史记载: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用现代的测量单位就是,长达150米长,60米宽,这个尺寸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一艘中型航空母舰了。一只大船上能装载1000多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帆船。船上的船锚、船舵、风帆都在千斤以上,一次得有二三百人才抬得动。船上除了配备有军队,还有厨师、医生、工匠等等各类团队。前面是大船开路,后面还有运粮船、运马船、生活物资船等等,俨然就是一个海上王国。郑和浩浩荡荡穿越东海、南海,借着海风向西进发。这支队伍无论在哪里靠岸,估计当地都会认为是天降神兵啊!

不过,很不幸的是,郑和抵达南洋地区,第一次到达爪哇岛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大事。爪哇岛就是今天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当时在岛上有个麻喏八歇国,这个国家本来没多敌视外来的船队。但是郑和来的不是时候,这个国家正在打内战,这个岛的东半部分和西半部分分别由两个王占据,双方正在打得难解难分。这天,郑和的船队来到爪哇岛一个地方,本来嘛,郑和也就是来靠岸见一下当地的藩王,赠送一些大明皇帝赐给的礼品,传达一下大明皇帝对他们的慰问,建立友好联系。买一些当地的粮食啊!生活用品啊什么的,就会离开了。但是当郑和船队的先遣队的几艘船刚刚靠岸,却遭到了驻守在港口的武装军队的攻击。原来,郑和舰队要停靠的地方正是占据麻喏八歇国西部的西王控的领地,他们还以为是东王派兵进攻他们的港口,所以,什么话也不说,对郑和靠岸的先遣队船只发动了疯狂进攻。

当然这是场误会,他们以为是他们的敌人东王派水军攻打他们。看到这些陌生人上岸,防守港口的士兵,乱箭齐发,炮石纷飞。已经上岸的先遣队员可倒了霉了,因为他们没想到啊!本想上岸,赶紧去找写当地人问一问,这是什么地方,你们老大是谁呀?饭馆在哪里呀?市场在哪里呀?有没有地方放一下马啊?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死亡的号角。最先上岸的一批人顷刻之间就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些可坏了,郑和得知消息,立即调集舰队集中在事发地点,各搜主力战船列炮准备迎敌。我们要说明一下,在明代火炮在战场上因较为普遍,郑和宝船上就装备了大量的火炮。港口驻防的爪哇兵一看,完全傻眼了,那——那——那海上的是什么东西呀?没见过吧,他们确实没见过。

郑和宝船共分8层。为了保证船行平稳,最底下的一层全部放置砂石,俗称压仓。上面的2、3两层是两个长80米、宽36米、高2米的大型货舱,是载货和食物、水用的。第4层是挨着甲板的一层,这层沿船舷两侧设有20个炮位。中间3280平方米的空间,是船上士兵和下级官员住的地方。再上面就是甲板了。甲板上的活动空间被分为前后两部分,船头有前舱1层,主要是船上100多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整个舰队的“大脑”则在宝船船尾的舵楼上。这个舵楼共有四层,一楼是舵工的 *** 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二楼叫官厅,是郑和等中高级官员和各国使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三楼是一个神堂,用来供奉妈祖神位,并有4个阴阳官专门管理。舵楼最上面则是指挥、气象观测、信号联络等场地。在前后楼之间的甲板上除了火炮、 *** 帆绞盘外还特地留出了2个篮球场大小的空间,专门供习 *** 活动之用。

我的天啊!一艘船就是一座海上城市啊!这么多艘船,一片海上堡垒,乌压压压向港口而来。吓得这些爪哇兵丢盔卸甲狼狈逃走了,不逃难道在这儿当炮灰啊!刚才才几艘船过来,现在怎么从天上掉下来了一大片大型绞肉机啊!不对,这东王的军队不可能有这种阵势啊!坏了,这肯定不是东王的军队,那他们是谁呢?哎——不管那么多了,我们先去报告我们大王要紧啊!就这样他们跑去报告他们老大了。可郑和舰队这些官兵们不干了,跑了——你们想的美啊!我们上岸就遭到你们攻击,一下子就死了100多人诶!不行,上岸,整队,先把港口给轰塌了,在放火烧个精光,然后拍骑兵上岸,一举攻下他们的老巢。大家喊杀声一片。可是,这个时候郑和却保持了高度冷静,他先稳住舰队不要轻举妄动,然后派人到当地联络西王,要求西王出面处理。

那边麻喏八歇国西王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听使者说,郑和船队乃是大明皇帝派来的。吓得魂不附体啊!心说坏了坏了坏了,我无缘无故却攻击了天朝上国的船队,这要是弄不好,小命都难保啊!如今之际呢?只能先低头认错,看人家要不要放过你了。于是他准备了6万斤黄金,派使者亲自去见郑和,说明了误会,请求责罚,并愿意赔偿6万斤黄金。郑和表现的相当克制,因为他知道他的任务是到西洋访问各个国家,不是来打仗的,如果在这里灭了他们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接下里去其它国家人家可就不把你当做客人了,而是当做敌人了。于是,就对使者说:既然是误会,今日我就传大明皇帝圣恩,不再追究此事。西王听到了郑和的这个决定,长长出了一口气,马上表态,将派使者带上贡品到大明朝见天子。并年年进贡。就这样,郑和用自己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卓越的外交才华,收复了南洋藩国。

平定马六甲海盗

接下来郑和船队每到一处,各国国君都以最高的礼仪欢迎。而且带了各国使节一起跟随郑和的船队回大明去朝见大明皇帝。可以说是满满的收获。当郑和这次一起准备返程回去的时候,郑和派人先去了一趟旧港。旧港这个地方就是今天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省的首府巨港。翻开地图就知道,这个地方位于马六甲海峡这个交通要道上。那自古是出海盗的地方。郑和派人去旧港干什么?原来,这里有个非常出名的海盗,叫陈祖义。陈祖义原本是广东潮州人,明洪武年间(也就是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们全家逃到南洋入海为盗。盘踞马六甲十几年,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海盗集团头目之一,成员最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活动在东亚、南洋和印度洋地区。这这海盗集团抢劫过的商船有上万艘,攻陷过五十多座沿海城镇,甚至南洋一些国家每年都要向他纳贡。这是个危害一方的强盗,而且是个大强盗。明朝朝廷曾悬赏750万两白银捉拿他,可以说这位强盗是人类历史悬赏额最高的通缉犯。郑和派人去找他,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招抚。陈祖义现在势力很大,硬打的话大家不免都会有损伤,如果用皇帝的恩德,招抚为海外的藩王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嘛!

说也是啊,如果陈祖义能接受招抚的话,就能摇身一变成为这苏门答腊岛的一个合法的藩国,还受到大明王朝的册封和保护,这不比做海盗强太多了。可是,陈祖义关注的不是明朝朝廷的态度,而是他看到了郑和的船队。他想,这郑和去了这么多国家,一定是把各地的奇珍异宝都给搜罗了回来,这船上的东西得值多啊钱。哎——海盗就是海盗,陈祖义几乎没有太高的政治智商,而是想打劫郑和的船队。但是,郑和的船队太大,真打起来还真打不过诶!于是,他心生一计。告诉郑和的使者说:“我也早有打算想向天朝投诚,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我当然是求之不得啊!我愿意归顺天朝。”陈祖义非常狡诈,他是想骗取郑和的信任,偷偷袭击郑和,把郑和这支舰队和财物统统占为己有。不过要干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不跟自己的下属说,先做些准备。所以,陈祖义这个计划被旧港一个叫施进卿的人知道了,这位施进卿也是闯荡在南洋的广东人,之前就没少受陈祖义的欺负,是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郑和。郑和本来对陈祖义就做了充足的防备,知道陈祖义准备袭击自己的计划后,他决定先不着急回朝,要现在这马六甲灭了陈祖义。

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陈祖义来降,想臣郑和不注意,发动突然袭击。郑和也按原计划进行,让军队埋伏在岸边,各炮手就位,骑兵随时准备追击逃亡的对手。事情发展的也很顺利,所有要发生的都跟拍电影一样,陈祖义准时造反,郑和准时镇压,陈祖义毫无悬念的失败,郑和毫无悬念的派人追上把他活捉。这一战,郑和大军杀敌五千,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一举端掉了陈祖义海盗集团的老巢。马六甲可以风平浪静了。接下来,郑和就任命了施进卿为旧港的新主人,施进卿也派人跟随郑和进京朝贡。1407年10月,郑和船队在离开明朝2年3个月之后,重新回到了大明。但是这次回来不是自己回来的,而是带着沿途各国进京朝贡的使者,还有那个被活捉的陈祖义。明成祖朱棣听完郑和的汇报,大喜过望,他马上做了三件事,第一、赦免麻喏八歇国西王误伤天朝水师之罪;第二、当着各国使节的面,公开斩杀陈祖义和他的党羽;第三、赏赐表彰在旧港之战中有功的将士们。

不过大家都在热热闹闹庆祝的时候,郑和可没有闲着,他知道啊!这些使者都自己从世界各地带到大明,人家可是还要回去的,可是,没有大明这么先进的船只,你让人家怎么回去?郑和接下来准备的事情就是送这些使者回自己的国家。同时带着明朝使团对这些国家进行深入的友好访问。所以这次出海的规模并不算大。当年年底,郑和再次奉命出发,带着各国使者,纷纷回到自己的国家。一路上,郑和访问了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爪哇(也就是麻喏八歇国)、还有苏门答腊各部,访问这些地方之后,舰队再次开进印度洋,到达印度西南沿海的柯枝国和古里国。在这里,明朝使节代表天子正式册封了古里国王。舰队还在锡兰(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做了 停留,郑和到当地的寺院了进行了布施,还在当地刻下石碑以示纪念。这块石碑被保留到了今天,被珍藏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博物馆里。

征服锡兰

1409年10月,郑和又出发了,这次明成祖朱棣任命郑和为正使,王景弘、候显为副使,率领四十八艘舰船,带着两万七千余人的队伍从太仓启航,开始了第三次下西洋的历程。这次他们要走得更远,整个过程无外乎也是每到一个地方,册封藩王,恩赐奇珍异宝,彰显大明朝廷的威德。所以,不但受到各国的欢迎,还同时得到各国的进贡。郑和船队从东南亚的占城和苏禄王国开始,遍访了东南亚和印度及周边各个国家,还远抵波斯和阿拉伯地区。在暹罗附近有个叫满剌加的地方,这里盛产一种名贵的东西——沉香。这种东西其他地方也有,但是都没有满剌加这个地方多,而且又大有香,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木材。也是一味能治疗很多种疾病的药材。但是满剌加是暹罗的属地,一直遭受暹罗侵扰。这次郑和带着明成祖朱棣赐给的王冠和袍服以及国王印玺,正是册封当地的部族首领为满剌加王,正是建立满剌加国。自此暹罗再也不敢冒犯满剌加。满剌加国王之后还亲自到大明朝见大明皇帝。这次郑和也不客气,在满剌加国王的邀请下,派人进山采伐沉香木,带了六株放到地上看,直径都有一人多高的沉香木回去献给皇帝。

按理说,郑和舰队已经在这个南洋和印度洋地区威名远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应该没有其他势力还会不尊重吧。哎——还真有不怕死的。这个国家就是锡兰,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翻开地图,我们就能发现,锡兰是个岛国,位于印度南边隔海相望的地方。地理位置很特殊,因为往来商船基本都要经过这里的。所以,这锡兰国王也就打起了坏心思。那就是对往来商船,收保护费。你不给,我就把船扣下来。当年那个陈祖义是海盗,明抢。但是这锡兰国王也是海盗本性,他是合法的抢。郑和第一次出海的时候,经过锡兰就吃了这个亏,因为没有带足够的金银交给锡兰国,锡兰人硬是不让靠岸。郑和很生气,但是为了不影响接下里的出使任务也就忍气吞声,没有发火,第二次过这里的时候,带足了保护费交给锡兰人才算过关。但这次把不同了,锡兰国不感激大明皇帝的圣恩,还敢敲诈大明舰队的钱。好——锡兰国王,你就吃不了兜着走吧!

郑和舰队基本完成出使任务后,启程返航,路过锡兰国,锡兰国的国王派儿子出去迎接郑和的部队。而郑和则命令自己的部下在岸边等候,自己带着两千来人上岸与王子碰面。但就在郑和上岸没多久,还没看到王子,自己留在岸边的船队就被王子的五万大军团团围住了,王子把郑和的退路用砍伐的木头给阻断了。看来,锡兰国王海盗本性不改,看到郑和舰队怎么多财物,就想接下来。反正在我地盘上我做主。但是,郑和对这个锡兰国王早有除之后快的打算,虽然被对方突袭了,但是他沉着冷静,认真分析:现在,你包围我的船队,本来锡兰国就不大,五万大军围攻我,那也就是说,你的王城目前一定没有多少军队守卫,好,你想不到我会偷袭你的王城吧!郑和这招就是擒贼先擒王的招数。看来郑和没少钻研孙子兵法啊。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郑和亲自率领两千官兵,清无声息摸到了锡兰国王居住的王城。城里的守军大多也都出去对付郑和的舰队了,守卫没有多少人。所以,郑和很快破城而入。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做梦都没想到,一支天兵从天而降,硬生生把他给抓了,被抓了之后还在纳闷儿,这是谁的军队,从哪儿来的?这一战郑和大获全胜,带着锡兰国王一批俘虏回到大明。明成祖朱棣为了显示皇帝威德,没有杀这个锡兰国王,而是下令在锡兰另外在选择一个贤能的君主即可。

扬威海上

1412年,郑和再次奉命率领两万七千余人出海,这次不但自己出海,郑和还带了大批的官员,目的还是为了用大明的国威威慑天下藩国,以皇帝的恩度感化天下百姓。这也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了。这一次到了苏门答腊,郑和进行他下西洋过程中的第三次武力征服。郑和没到一处都是恩威并施,一般不动用武力,可以说是一位和平使者。除非,你想算计我,或者你不听大明皇帝的话,我才会收拾你。这次,在苏门答腊,他又遇到了。原来,早年,苏门答腊与邻国爆发战争,老国王在这场战争中被敌军的毒箭射中,死在战场上。当时王子苏干剌年龄太小,无法主持大局,王妃只能在全国招贤纳士,许诺若有勇士能够击败敌军拯救苏门答腊国,即嫁给该勇士为妻,而苏门答腊国就是王妃的嫁妆。什么意思啊?就是说谁能挽救这个国家,他就是新的国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年迈的渔夫毛遂自荐,率领苏门答腊军击败孤儿国,化解了危机。苏门答腊王妃信守承诺,嫁给渔夫,并带领百官尊渔夫为新任苏门答腊王。可是,当苏干剌王子长大了之后,就受不了别人当这个国王了,他发动了一场政变,杀了这个渔夫国王,自己登上了王位。

但是,明朝方面并不认可这场政变,所以郑和这次去这里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追究弑君篡位的责任。刚刚通过政变登上王位的苏干剌恼羞成怒,他心说,这个国家本来就是我们家的,我父亲为国战死,我应该是合法继承人。明朝朝廷不但不支持我,反而说我是反贼。好,那我就发给你们看。于是,他倾全国之力,派大军截杀郑和的舰队,但是他只知道自己愤怒,却不知道自己和郑和之间的实力对比。双方一接战,苏干剌就知道错了,他这些军队在郑和舰队面前就是乌合之众。苏干剌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郑和追击到了喃渤利国境内才把他生擒。

好了,一切顺利了,郑和继续向西出使各个国家,这次他的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抵达非洲东部地区。知道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郑和舰队路过留下的痕迹。比如,东南亚有很多纪念郑和的庙宇和地名,南亚和西亚能看到记录郑和舰队的石刻,非洲有郑和水手去世时安葬在这里的墓葬,甚至还有郑和水手流落非洲之后,留下的郑和村,他们中就有郑和舰队水手的后代。这次回来,各国使节也还是一样带着地方的奇珍异宝、珍禽异兽跟随舰队去大明王朝进贡。不过这次进贡的宝物中,有个很特的贡品,是一头长得奇形怪状的神兽。反正明朝官员都没有见过。只见这头神兽,一丈多高,身上长满了黄斑皮毛,脖子很长,形似麋鹿,又好像长着马蹄,牛尾。明成祖朱棣一看,不知道是什么神兽就问大家,可是大家也没人知道啊!都叫不出名字。这时,朝中又人高呼:陛下万岁,这是麒麟现世了。原来,中国古代有种说法,在盛世的时候就会有麒麟出现在凡间。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但是也没有人见过。这次看到这个神兽,就把他说成了麒麟。这一声出来,大家纷纷跪地,高呼万岁。朱棣一听当然高兴,看来,在我的治理下,永乐盛世已经前无古人了。

他马上命人把藩国进献麒麟的场景画了下来,还让翰林学士写了一篇《瑞应麒麟颂》写在这幅画上。这幅画也流传到了今天。这麒麟真的降临人间了?古书上这么记载,现代人们也很奇怪啊!于是就有人找到了那副画,想看看着麒麟到底长什么样子,可是,不看还能有点神秘感,一看差点把我们的大牙都笑掉了。这头神兽当时明朝皇帝不认识,大臣们不认识、翰林学士们也不认识,可是现在,我们身边三岁的小孩应该都认识。这哪是什么麒麟啊,分明就是一头长颈鹿。就是从非洲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才来到大明的土地上的。自此之后,郑和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时,一时风平浪静,就有了进贡更多的禽异兽,象狮子、金钱豹、西马、鸵鸟等等等。

但是,郑和下西洋是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渴望八方来朝的面子工程。每次各个藩国不远万里前来朝贡,带了许多珍宝,但是皇帝赏赐回赠的往往是他们进贡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郑和船队每次出行动辄就是两三万人,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也给大明朝廷增加了莫大的负担。1424年,当郑和第六次从海洋回到京城,才知道,明成祖朱棣已经离世了,这个劳民伤财的下西洋计划也被暂停了。直到六年之后,郑和最后一次出使,去了阿拉伯海、红海,到达非常南部地区。两年之后返回明朝的途中,这位几乎用一生都在和大海打交道的航海家病逝了。享年64岁,由于天气炎热,下属无法把郑和的遗体运回到京城安葬。于是就把他安葬在了今天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

郑和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七下西洋,遍访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洲际远航,创下了人类探险史上的一次创举。他进一步开创了沟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传奇,一段中国人的海上传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210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