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后退?中国东部2000多年来“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大海后退?中国东部2000多年来“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第1张

大海后退?中国东部2000多年来“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大自然的创造能力有多强?高山、海洋、陆地、山谷……

这些自然地理景观都是地球不断变化的结果。我国地貌结构丰富,地域面积广,就我国东部地区而言,历来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美丽的自然景观

这离不开当地的地理环境优越,即便到了今天,我国东部仍是主要的经济区,而且陆地面积还在不断地增加,给沿海地区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2000多年以来,东部地区已经多出一个省的面积,不过自然界的活动多样,具体这是谁的“功劳”呢?

东部经济发展迅速

但这种变化的增加还需要一种平衡,东部陆地面积变大的同时大海也在后退,这是否是一件好事?这些自然变化将会在未来如何影响我国的地区发展?接下来本文将会带你一起看看,来自河流作用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化在未来的趋势和可能。

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

很明显,我国东部地区受河流影响变化最大的是三角洲地区。三角洲的泥沙淤积带来的堆积作用,使得该地区的地理面貌发生了变化。

冲积平原形成示意图

因河流冲积变化带来地形变化可以被称作冲积平原,往往是河流搬运泥沙使得下游地区形成泥沙堆积,长江刚好便是这样一条河流。

长江上游湍急,途经黄土高原,上游河水的冲刷作用给长江带来的巨量的泥沙,进入下游时,地势变得比较平坦,从河流上游搬运的泥沙进入下游后,流速没有足够的动能搬运,泥沙便在这儿开始堆积。

河水湍急

因此,三角洲地带形成了较多的冲积平原区。不过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最早时期的冲积作用可以追溯到距今0.2~0.1亿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这使得长江三角洲大幅度下降,海面下降低于现代海面110~130米的深处。

长江三角洲卫星图

一直到7500年前,海面变化才相对稳定,三角洲的发育逐渐平稳。这期间长江三角洲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并且不同地区的冲积平原也逐渐连成一片。过去2000年发展最快,冲积面积最多的便是江苏、上海、连云港地区。

江苏省卫星图

以江苏省为例,河流冲积带来的於涨使得江苏陆地面积不断增大,仅20年的时间就增加了5000平方公里。上海的海岸线则从下沙带向东推进,每年平均於涨20多米,这种速度堪比造出了一个新的省份面积。

这些新的地理构造很大程度上来自长江的泥沙搬运,长江涨潮时的强径流运动则更加明显。长江口地区为半日潮类型,潮差属于中等潮差区,平均涨潮流速平均在0.95米,最大能够达到每秒2.08米。

半日潮示意图

同时受季风的影响控制,夏秋季节和冬春季节的风浪变化能够影响到长江口外的开阔海域。另外在泥沙搬运方面,长江每年有年平均4.8亿吨的输沙量。5~10月期间的水量上涨后,这期间是输沙量最大的时期。

但我们要知道这是现代测量出来的数据,而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在前文也提到是近几千年的快速变化。那么,这是否说明三角洲地区在过去并不活跃?

长江携带泥沙

冲积平原如今正遭受侵蚀

如果把长江的时空分布放大来看,不仅仅只局限于三角洲地区的话,你会发现长江的作用的影响其实远不止如此。长江三角洲在全新世时期堆积的厚度在40~60米左右,向东几百公里范围内都是沉积覆盖区,北部还有与长江混合的混杂沉积区。

长江三角洲

也就是说长江三角洲很早就开始在发育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角洲其实是更晚形成的沉积物堆积。现代的长江三角洲的演化是怎样的?

前面我们也提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大约7500年前开始才变得平稳,这一时期的海侵事件使得三角洲地带发育出河口。整个沉积体系主要受到潮汐影响的控制,垂直径向的粗细沉积物混合,三角洲的沉积在这时开始发育。

三角洲

研究学者计算出现代三角洲地区沉积速度大约在每年1毫米,如果是三角洲前部地区则能够达到每年10毫米的淤积变化。所以整体来看,沉积作用受到海洋潮汐的影响控制。但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由泥沙堆积的冲积平原在结构上其实并不是特别稳固,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海洋作用。

海洋沉积物运动示意图

如今这些三角洲地区受到的最大威胁便是来自海岸线的变化,也许现在冲击平原是在於涨着,但是未来被摧毁,可能也不过百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罢了。

海岸线的侵蚀给冲击平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使得部分地区以此为主的社会活动不得不放弃。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海岸线就呈现出一种逆行变化,海洋对岸滩的侵蚀日渐增强。

海水对海岸线侵蚀

以江苏地区为例,位于沙质海岸的江苏北部赣榆县,下木套是最严重的。截止1977年的统计,该地每年的后退达到550~1000米,土地损失在13.33平方千米。

上海、浙江一带岸线最大后退速度达到了3~5米,而且仍处于侵蚀期,多处沙质海岸因为人工挖沙的活动而遭受破坏。我国东部的其他沙质海岸地区也因为各种活动开始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人工挖沙

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东部的三角洲平原在不断受损,沿岸泥沙亏损和海岸动力强化是导致侵蚀发生的直接原因。但这种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为的破坏和自然变化。

三角洲地区在未来充满挑战

先来说说人为影响,河流沿岸地区通常在社会发展中会利用其丰富的水源和河沙资源。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进行大规模建设以来,海岸侵蚀明显有所上升。特别是沿岸挖沙、修建水坝、以及水库工程,这些都会造成局部海岸泥沙亏损,从而使得岸滩受到侵蚀。

水坝

另一方面则是河流输沙量的减少,河流输沙作为海岸沙滩的主要来源,也是海岸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部地区修建的大大小小水库塘坝减小了泥沙输送量,再加上人工挖沙的沙量减少,沙量减少足以引起较严重的海岸侵蚀。

在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中,影响最大的来自于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过去100年里,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5厘米左右,而我国的变化和世界总趋势基本一致,海平面上升还有加速的迹象。

全球海平面上升15厘米

未来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线变迁,将会对沿岸地区的平原海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海洋的冲刷侵蚀会使得这些平原海岸变得更低,海岸线进一步后退。同时全球洋流变化因气候变暖变得更加具有破坏性,风暴潮的侵蚀在近代的增加以及破坏性增强都会使得这些冲积平原变得更加脆弱。

全球变暖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是多么巨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如果不对其进行保护,在未来很有可能遭受破坏损失。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虽然现在看来这种变化趋势是冲积河岸在增加,但同时海水作用也在进一步加强侵蚀作用。如果平衡一旦被打破,那么三角洲地区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平稳了。

被海水侵蚀的地貌

保护海岸带以及减少海洋侵蚀的损害如今已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发达国家在过去的活动破坏已经先一步发展中国家感受到这种破坏作用。这种地形变化和气候影响将会在未来给人类带来挑战,因此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也相当重要。我们想要走得更远,仍需要不断努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213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