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当中,端午节的别名是最多的。
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端午节的ID共有近30来个,包括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龙舟节、粽子节、五黄节、屈原日、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其中,在唐代以前最常用的是“五月初五”;到了唐朝以后,“端午”便牢牢占据了C位,直到今天。
而且,端午节不仅仅别名多,节日习俗内容也非常丰富,仅次于春节。说起端午,你肯定会在一瞬间就想到赛龙舟、粽子、咸鸭蛋、雄黄酒、艾草、菖蒲等等,继而可能还会想到屈原、白蛇传等等。更夸张的是,粽子早就从一种传统节日食物,变成全年都吃的食物,并占领了高速公路服务站、火车站、汽车站……赛龙舟也早已经从一种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变成了有世界锦标赛的一种专业体育运动。这等伟业,连春节都做不到啊!
2、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现在一说起端午节,绝对绕不开屈原。但是,端午节的诞生真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答案是:否!因为屈原去世的时候端午节早已存在,甚至屈原是不是在端午节投江的,都值得怀疑。
无论是《楚辞》还是《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均没有记录屈原投江的具体时间。闻一多先生考证发现,直到七百多年后,南朝梁的《续齐谐记》(吴均著),才最早记录屈原投江时间为五月五日,第一次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了一起。可是,《续齐谐记》是一部神话志怪小说。
端午的名人纪念说其实并不止屈原一个人。苏州人民的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伍子胥的,有些地方是用来纪念孝女曹娥,甚至还有纪念介子推的。伍子胥比屈原年长两百多岁,也证明端午节要早于屈原。
其实,我国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
“屈原说”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呢?我认为是名人效应!屈原是文人骚客的祖师爷,历朝大V诗人的超级偶像。为了向偶像致敬,他们便在端午节花样写诗写文章纪念屈原。久而久之,流传下来的文字都是端午节纪念屈原了。
3、韩国人抢了我们的端午节?2005年底,有媒体惊呼,韩国人抢了我们的端午节!因为,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很多人更是沉痛地申斥我国不注意传统节日的保护,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但实际上,江陵端午祭的中心词是“祭”,只不过这种“祭”刚好是在端午节这天举行罢了。江陵端午祭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以及各种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简单来说,江陵端午祭就是韩国人在端午节期间的一种“跳大神”活动,和咱们的端午节习俗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们申遗的其实是跳大神,而不是端午节。
2009年9月,端午节被UNESCO审议并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唔,端午节又在传统节日里占了一个第一。
所以,端午节确实是中国的!
4、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关于“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说法,源于多年前的一条网络谣言:
“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一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大家要扫扫盲,不是所有节日都可以互祝快乐。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提醒端午节不适合跟朋友说‘节日快乐’,因为端午是一个祭祀节日,悲壮的日子。过此节,可以送‘安康’,但不建议互道‘快乐’。”
但媒体早已辟谣,这个所谓的非遗专家查无此人。伍子胥更非投钱塘江而死,而是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而死的。然而,“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时至今日,这条谣言依然有市场,好多人仍不敢说“端午节快乐”。
前面早已经分析过,端午节的诞生跟伍子胥、屈原、曹娥投水毫无关系。隋唐以来关于端午的文字记载上,端午节风俗活动大多为娱乐活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苏轼《六幺令·天中节》:“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看到没,苏轼说端午是个“佳节”,挂菖蒲、放风筝、吃粽子、喝小酒、赛龙舟,呐喊助威,处处透着欢乐。
至于说因为端午节有历史名人去世所以不能说快乐的话,那大家都趁早别活了!因为,只要你用心去查,你肯定会发现,历史上一年365天(366天)都有名人悲壮地死过,你永远也别想快乐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