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日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港台地区会在春节到来之际,专门拍摄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电影,来衬托这种喜庆的气氛,比如成龙的《红番区》、周星驰的《家有喜事》等。这种以喜剧片为主的电影,被称为“贺岁片”。
其实,中国在1950年就有了一部贺岁电影《我这一辈子》。
一
《我这一辈子》改编自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
老舍原名舒庆春,出生于八国联军侵华的头一年。他在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自己的第一篇小小说作品《她的失败》,此后走上了文学创造的道路,在文坛上声名鹊起。在上世纪30年代,老舍创作了《离婚》《月牙儿》《骆驼祥子》《宇宙风》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1937年,在抗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的时候,老舍创作了著名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刊登在1937年7月1日出版、由郑振铎主编的《文学》杂志第9卷第1号上。1947年1月,《我这一辈子》由惠群出版社出版。
二
《我这一辈子》写了旧社会的一名普通巡警。
他会认字,会写字,办事细心,不辞劳苦,有一座老人留下的房子,娶了一个俊俏利落的小媳妇,照说会过上波澜不惊的小日子吧,可命运偏偏跟他开了一连串的玩笑:他学了裱纸手艺,很快就因为时代变迁失去了用武之地;他娶的俊俏媳妇,被自己最知心的朋友拐走了;他走投无路之下当了巡警,依然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坑,到头来儿子死了,儿媳妇成了年轻的寡妇,带着个吃奶的小孩……
在小说的末尾,主人公无奈地说:“我给公家卖过力气了,我对得住一切的人,我心里没毛病,还说什么呢?我等着饿死,死后必定没有棺材,儿媳妇和孙子也得跟着饿死,那只好就这样吧!谁教我是巡警呢!我的眼前时常发黑,我仿佛已摸到了死,哼!我还笑,笑我这一辈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老舍在《我这一辈子》塑造了一个类似于“骆驼祥子”的典型人物,以一名普通巡警坎坷一生,折射出小人物在旧社会里的命运浮沉,延伸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不管是文学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此后没几个月,就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1950年春节。当时,上海有一家私营电影公司文华影业公司,打算把老舍《我这一辈子》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文华影业公司旗下的导演、演员石挥是老舍的朋友,很早就喜欢看老舍的小说,同时也很熟悉京城老百姓的生活,自告奋勇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自导自演电影《我这一辈子》。
老舍创作《我这一辈子》时,还是旧社会,他写到1921年就结束了。石挥对此进行了改编,将时间线延长到1948年北平解放,并增加了一个叫申远的党员角色。
电影以一个老巡警视角展开,讲述了民国时期北平一个普通巡警坎坷的一生。石挥的表演非常出彩,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所显现的事实,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后来,老舍看了石挥改编的电影后,都忍不住在日记里夸石挥“演得好”。
四
相对于小说的沉闷悲苦,石挥有意识地在电影里增添了一丝光明的色彩。
演员李纬饰演老巡警的儿子海福。他回忆电影拍摄场景时说:“这个片子拍了两个多月,三个月。有些改变是石挥没有办法了。比如结尾,本来是父子在入城式见面的,结果石挥到新影借不来入城式的新闻纪录片,没办法了,只好让他死了,把大旗交给我,让我撑着大旗。结尾改动最大。”
这是说,在电影的结尾,北平解放了,老巡警虽然死了,但把大旗交给了儿子,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新中国与旧社会的交替。
经过几个月紧张忙碌的拍摄,在1950年春节前夕,电影《我这一辈子》拍摄完毕,并成功上映。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吸引了大量观众观看,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丰收,成为当年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1955年,电影《我这一辈子》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