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小说,只有《断魂q》好。”
龚鹏程新文章的起首句先声夺人,很像是侠客比武的起手式。立刻想起来,龚先生和老舍,都是名士习武,而且还都到了可以江湖过招的程度。
但是老舍著作丰富,名篇不少,若说他只有《断魂q》好,这可能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不过龚鹏程的文章还是让我兴趣大增。
因为他虽然是以《断魂q》为引子,却有一句话非常醒目。
“时代改变了,所以老舍说:沙子龙的五虎断魂q不再示人。只夜静人稀时,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q刺下来;而后,拄着q,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q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这一句,是我辈心声。”
“不传!不传!”国术中断,这一句本来是要批的,它为何会成为“我辈心声”?
1.
老舍的《断魂q》,确实是文学瑰宝,殿堂级的短篇杰作,它开头点睛,也只有一句,那就是:“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时代变了嘛,q炮声压下虎啸,“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昔日“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成了昨日旧梦——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沙子龙的大梦也没法不醒。
这当然是一个大时代的断裂与冲击,惊涛骇浪席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无法不感到惊慌、迷惑、痛楚、愤怒、悲观、失望。但是我们这个倔强的民族中,也有无数人在寻找出路。
老舍用这一篇短短的小说,其实承载了近代史的庞大内容,道出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惶惑、阵痛与反思,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用三个武者,一场语言简练、生动、传神的比武。
2.
神q沙子龙在西北二十年间,从无敌手;昔日成梦,他当然是难过的。
但是他的世界既然已被狂风吹走,他就不再谈武艺与往事了。他只在夜间摸q。
沙子龙名气之大,无人不知,所以这期间就仍旧有无数人前来求教。这些人中,少年居多,他们都想混出点名声,或者靠此吃饭,但是沙子龙不但一个不教,就连昔日的弟子也不认了。
少年们不明白沙子龙这是怎么了,但他们还是愿意为沙子龙吹嘘。一则为了让人知道自己得过沙子龙真传,一则想挑起江湖争斗,看看沙子龙的武功到底到了何种地步。
沙子龙一拳能砸倒牛,一脚能把人踢到房上去,这还没有费劲。有意思的是,这些话说着说着,他们自己也信了。
沙子龙原先的镖局有个大伙计叫王三胜,很厉害的,师傅不干了,他就自己去土地庙卖艺。挣不了几个钱,但因为是沙子龙的徒弟,没人敢下场较量。
不料这一天,王三胜正叹息着呢,一个瘦瘦的,拖着脚,好像得过瘫痪的老头来了,几下子就把王三胜打败。
老舍写这段精彩极了,但我觉得有这一句就足够领略:“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q尖儿转,王三胜忽然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珠似乎要把q尖吸进去!”
王三胜败了,自然肯带着老头去挑战师傅,但是不料,沙子龙半点脾气没有。
都是别人吹的。我功夫早搁下了,都发福了。五虎断魂q早忘干净了。不传,不传,喝茶,喝茶,没盘缠我给你。他总之无论老头怎么做,都客客气气。
老头无可奈何,只好走了,王三胜他们不敢再去土地庙卖艺。但他们从那天起,却换了腔调。
沙子龙栽了,不敢跟老头比,连句硬话没敢说。王三胜好歹还敢比试,他输了,不丢人。
可沙子龙依旧我行我素,过他自己的日子。只在深夜里六十四式下来,拄q看星星,想当年在荒林野店的威风。手指滑过凉滑的q身,叹气,微笑,说不传!不传!
3.
老舍是精通多门的武术家,江湖中流传着他很多传说,当年臧克家去他家看他,一进门看到玄关处一溜刀q剑戟斧钺钩叉,还以为走错了门。
老舍写武术当然是没问题的。
老舍早年出入市井江湖,三教九流无所不交,他是中国最熟悉底层生活与语言,并具有超高文化使命、道德思考,与心理深度的作家,所以他的小说很少是游戏之作。
《断魂q》,老舍本来打算写成长篇的,但《二拳师》没能进行下去。这其实是一部长篇经过浓缩的内核,而小说结尾,却是老舍“心中想过许多回”的全部落脚处,那当然是匠心独运的神结尾。
很显然,这小说的内容及结尾,对沙子龙,明明是扬大于抑的,那么它真会像老舍某一次说的那样,主旨不过是“许多好技术,就因个人的保守而失传了”而已?
一篇打磨多年,浓缩成核,又艺术高超,背景如此承重的作品,怎么可能!
大梦该醒了啊!老舍若真是那意思,岂不是砸自己的脚?
4.
《断魂q》写的是一个社会急骤变化的大动荡时代,历史上凡是这样的时代,都必然会造成传统的断裂,文化的断裂,人生的断裂。
断裂,意味着死亡、丢失,也意味着重拾、创新、再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清醒的认识。
沙子龙不再谈论武术,不再授徒,甚至再无争竞之心,这是因为他意识到了,国道不振,国术没落的现实。国术即是传统,即是文化,传统与文化既然无益于现实人生,无益于国家民族,变得无用,他就没法不醒了。
但是沙子龙在深夜里还是要摸q的,他忘不了昔日的荣光。那一刻的沙子龙是寂寞、伤感、痛苦的,就像唐宋人面对唐宋的没落,大清遗民面对泱泱大国的崩塌。
这其实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珍惜与惋惜,一首大时代的挽歌与战鼓。
我们当年用于断人魂魄的q,现在成了断己魂魄的q!整个民族一面在沉醉、留恋、回味,渴望留住,一面在挣扎、反思、倔强,渴望找到新的出路,这是何等厚重的苍凉与悲壮——那么,它不是一部穿透五千年历史的“民族寓言”是什么?
沙子龙等是这样,而王三胜、老头子又如何?
他们依旧还陷在过去之中,黑眼珠“更深更小”,像两个香火头,只“随着面前的q尖儿转”。
他们对于“国粹”有一种特别深切的爱情,但是他们也永远不明白那已经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他们依旧在沉溺于过去,沉溺于自己,沉溺于个人小生活。他们或许的确有浓厚的“古典情怀”,但也自大而无知,即便已“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q口还热着。”
我们以前是威风过,我们也的确有很多东西值得宝贵珍惜,但过去的已经过去,过去已不再来。民族存亡之际,个人的声誉、尊严已不值一提,我如果还要将这些拿来炫耀,或者助你们获取声名钱财,那就是害人害己害国家害民族。所以沙子龙就宁愿绝技消失,成为最后一个,不传!
但这只是其中之一,之二就是龚鹏程未曾道出的意思。
文化与国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抛开特殊时世来讲,它们是绝对值得挖掘、保留、发扬的。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项无比高尚的事业,却常常为屑小之辈滥用、利用。
造假者有之,玩花活者有之,列门墙者有之。人才辈出,活动多样,文化与国术常常被人用于沽名钓誉,争名夺利。
少年们为了什么学武呢?争强好胜。
王三胜们为什么学武呢?不只为吃饭,也为洋洋得意出名立万。
老头是为了什么争斗呢?不要钱,只要技,看似武痴爱术,但归根结底,也是为一己之私,争名头,争自尊。
真正的武者,其见识、修养、风度、志向,当然不在这里,这样的人只会糟蹋了文化与技艺。
巨龙是需要醒转的,腐肉是需要割去的,国人是需要新生的,文化是不可以糟蹋的,所以武者沙子龙就坚决不传,宁愿带进坟墓也不传。
所以学者龚鹏程就说了一句:“这一句,是我辈心声。”
在国家存亡之际,对国家命运视而不见的人,文化与国术要来何用?文化与国术,是民族瑰宝,大美之物,招魂旗幡,若失其魂,美从何来?
所以沙子龙,代表的其实是历史沧桑,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其不传,以我的理解,其实是时间不对不传,所遇非人不传,它真正的着眼点,是在有益时世,有益人生,有益道德人心。
或者也在得道者特殊的尊重与圆融。中国式活法里,总难免有独善其身的那种。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图片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