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最长樱花大道来了!洪山江滩正式对外开放,武汉中心城区江滩串联成景

江城最长樱花大道来了!洪山江滩正式对外开放,武汉中心城区江滩串联成景,第1张

江城最长樱花大道来了!洪山江滩正式对外开放,武汉中心城区江滩串联成景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张吉晴

通讯员 杨立飞 邓洲 王峰

3月15日,武汉三环线内最后一个长江江滩——洪山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杨泗港大桥至白沙洲大桥段)整体移交并正式开园有序开放,这也意味着武汉市中心城区江滩实现串联成景。

内有江城最长樱花大道

洪山江滩上起白沙洲大桥下至杨泗港大桥,总长3120米,是武汉百里生态文化长廊的重要节点工程。据悉,贯穿洪山江滩园区的3公里长樱花大道,这是武汉市现阶段最长的。

园区樱花大道

3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堤顶道路两侧每隔6米就栽种了一棵樱花树,路旁还穿插有唐式驿站和花径设计。

施工方中国一冶项目负责人介绍,洪山江滩栽种了日本晚樱、早樱、寒绯樱、华中樱、八重垂枝樱、云南早樱、御衣黄樱七种樱花,共700株。盛开季节,花色将有纯白、淡粉、粉色、淡黄、深红紫等,从远处观赏,层次分明,美不胜收。

“太好了,今后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各类品种的樱花了。”家住江滩周边小区刘女士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

除了武汉市最长的樱花大道,位于洪山江滩园区落排望洲区的杉影映秋区通过外围植物空间的围合,营造一种静谧的游览空间,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营造四季变换的景观效果。上层苗木有水杉、池杉、香樟等;中层植物有柚子、垂丝海棠等;下层地被有毛芒乱子草、深蓝鼠尾草、黄金菊、红花酢浆草、花叶蔓长春等。

洪山江滩范围内沿武金堤布置了2处行车入口、3处人行主入口以及6处人行次入口。车行入口利用现状上下堤坡道,连通堤内新武金堤路和堤外车行道;人行主入口采用踏步结合缓坡形式连通堤内新武金堤路人行道和堤外园路,人行次入口采用踏步形式,连通堤顶道路和堤外园路。

为方便市民踏青赏景,洪山江滩内增加了250余个休息座椅、60余个遮雨遮阳廊架、120多个垃圾桶、30余套标识牌。后期园区还将视情况配备观光车供市民乘坐。

中心城区江滩串联成景

洪山江滩除了对临江护岸进行新建及修缮,进一步提升防汛道路功能,同时还打造江滩景观及配套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城市画廊。

洪山江滩航拍图

“原先的洪山江滩这里曾是荒地,还有采砂的码头和堆砂场,周边环境恶劣,更有洪涝危险。经整治,施工方为这里平整了高低起伏的滩面、优化了滩地排水、平顺了凸凹不平的岸线等,使武金堤这道守护武汉市的干堤堤防等级进一步稳固,可实现抵御百年级特大洪水,确保区域防洪安全。”中国一冶项目工程部部长许传良说。

江滩内的功能景观设置为“一廊两道两区六景”:“一廊”是历史文脉走廊,为市民开启文化采风之旅;“两道”分别为临江纵览道、沿堤观光道,可饱览70万平方米景观林;“两区”为落排望洲区、荻源寻溪区;“六景”则分别是流水台地、九曲花溪、芦湾童梦、江船逐流、落英花园、荻海栈桥。

“六景”之间彼此串联,其中还有三大块基本农田种植区,总面积约11.24万平方米,全线采用通透式的碳化木矮篱笆予以隔离保护,内部种植各种蔬菜、水果。

“目前,我们已有序开放流水台地广场出入口和杨泗港长江大桥下公园堤顶出入口,为市民朋友提供入园通道。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将严格执行防疫政策,游客需有序入园扫行程码、出示健康码测温。”洪山江滩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

自1998年以来,武汉市持续实施“两江四岸”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截至目前,武汉市已建成开放了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汉江江滩和洪山江滩,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绿化空间品质及丰富市民游玩体验感,以实现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两江四岸整治规划及长江主轴规划的建设目标。

来源: 荆楚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22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