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宝宝妈妈对驱虫剂都很熟悉。现在驱虫剂越来越先进。服药后虫子会被消化掉,排便时看不到,但很多宝宝妈妈会纠结要不要给孩子驱虫。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宝宝需要驱虫呢?什么时候可以杀虫?让我们来看看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蛔虫。
这种蠕虫类似蚯蚓线虫,所以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通常寄生在小肠内,可引起蛔虫病。人们常说的蛔虫病,其实是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引起的。这种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其感染率会更高。那么家长应该依据什么来判断宝宝需要驱虫呢?
1.宝宝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便秘或腹痛(多为肚脐周围疼痛)。
2.不想吃,但是经常想吃甜的零食,或者胃口很好,但是身体很瘦。
3.有时会出现头痛、兴奋、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等情况。
4.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流口水或者磨牙。
5.“虫斑”会出现在孩子身上,一般有五种:这些虫斑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先后出现。
(1)舌面出现红斑。这种红斑的特点是边缘整齐、圆,常从舌面突出。而且红斑的位置和数量都不确定。
(2)下唇粘膜出现颗粒,多为灰针大小的小丘疹,数量不等。
(3)巩膜出现蓝点,呈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形。
(4)面部出现白斑,多为圆形,边缘整齐,中间为淡白色。
(5)指甲上出现“絮状白云”。
6.我喜欢挖鼻孔。
7.儿童皮肤经常无缘无故反复出现“风丘疹”(荨麻疹)。
8.虫子在肠道里和孩子争夺营养,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9.幼虫移行时,婴儿还会出现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皮肤瘙痒、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
10.肠道内的成虫可引起寄生虫性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等疾病。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驱虫?
一般建议孩子2岁以上考虑杀虫。因为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身体和肝脏的发育并不完全,大部分驱虫药的驱虫成分都会影响人体的肝功能。
其实一般2岁以下的孩子在父母的照顾下比较好动,感染虫卵的概率比较低,不需要驱虫。但如果必须驱虫,妈妈一定要在孩子能驱虫后,定期给宝宝驱虫。
除此之外,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那么如何预防蛔虫病呢?
1.防止疾病从口入。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让宝宝学会正确洗手。洗手时,尽量用流动的水清洗。建议不要用盆洗,以防细菌感染。
2.将生水果洗净。水果和蔬菜在吃之前必须清洗干净。
3.注意食物储存。存放食物时,避免苍蝇、蟑螂等被污染的食物。一旦发现食物上有苍蝇、蟑螂,一定不能让宝宝吃,因为这些昆虫可能会把细菌带到食物中,很可能会引起蛔虫病。同时,你也要注意定期清洗消毒冰箱。
4.经常剪指甲。平时一定要给宝宝剪指甲,因为指甲缝里很容易藏着邪恶的人和做法,不容易清洗干净。
5.不要喝生水。原水也含有大量蛔虫细菌。本来宝宝的免疫系统就没有发育完全。如果经常喝生水,容易引起蛔虫病。
给宝宝驱虫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宝宝妈妈们可以注意预防,做好日常清洁,注意宝宝的卫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宝宝体内的虫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