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网络用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第1张

EMO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很EMO是什么情绪

当铺天盖地的“破防”没火起来,网友的口头禅迅速迭代,“emo”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我是emo”突然变成了一种通用的说法。四六级过不了线,加班就完不了...任何出错的地方都可以是“emo”。这个没有明确含义的词,成了新一代网民的精神寄托。专家表示,网友对“emo”的热衷,其实是在寻找情感共鸣。但是,负面情绪也会“传染”。最好保持情绪健康,尽量减少对“emo”的关注。

实习生柯龙杰宇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杨摄

“emo”已经成为网民“网络情绪”的代名词。

“快乐的人有相似的快乐,但有emo的人似乎有自己的emo。”“四六级我过不了线。我是emo。”“怎么会有没完没了的课?我是emo。”在这个阶段,你绝对可以在微博或者朋友圈看到这样的句子。“emo”的频繁出现到底是什么意思?

图|视觉中国

如果真的去考证出处,“emo”这个词其实就是“不年轻”。据网友考证,“emo”从90年代末00年代初就有了。不过当时“emo”的含义比较简单,是emocore的缩写,全称是情感硬核,也就是情绪硬核或者情感硬核。这个条目有一个特殊的解释。是一种类似朋克的摇滚音乐。它最初源于硬核朋克,但包含了更复杂的改编,歌词触及了更多的情感主题。

“emo”原本是一种情绪化的音乐风格,但在互联网世界里,它被网民衍生出“哀悼”、“忧郁”、“悲伤”等多重含义。也有网友将“emo”解读为英文emotional的缩写。在悲伤的基调下,一切情绪不稳定都可以“emo”。网络上流行的“我是emo”主要是指情绪不稳定的人,相关含义可以引申为“我颓废”、“我抑郁”、“我傻”、“我不开心”等等。

其实emo文化一直存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位网友总结,70后的“emo”是从日记中提取诗词,表达无处安放的感受;80后听民谣,听摇滚,表达对生活的无奈。90后“emo”的定位在QQ空之间,留下了自己的非主流青年...

在社交平台上,有教你如何营造“emo”氛围的人:照片必须是忧郁的,同时,还要配上悲伤的文案。emo氛围出来了。互相聊天时,emo表情包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无论是调侃对方,还是发泄情绪,都可以随时来emo。

如何度过emo时刻?网友们开始互相支持。

微博中“emo”的话题趋势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话题热度会在晚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之间出现一个高峰。到了深夜,网友就爱胡思乱想。

全屏emo,怎么办?看不下去了的网友“橙海”在豆瓣开了一个“如何度过emo时刻”的话题,得到了上百名网友的热烈回复。“荣”写下了自己对抗情绪问题的方法:“让精神能量流动,就是增加一个好的气场。不要熬夜,不要自断空。睡前护发,拉伸,涂护手霜和口红,看书,可以放松身心。”“容墨海”建议网友寻找打发时间的方法。“去运动,早睡,去美容,去深度游玩,一个人呆一会儿。他们自己努力产生的多巴胺更实用,更持久。”

《橙海》也分享了与情绪和解的过程:最近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感觉自己在慢慢与自己和解。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未表达的情感永远不会消亡。他们只是被活埋,将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现。”否认、忽略、压抑情绪,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正视自己所有的情绪就好,这样才能做一个完整的我。欢乐是欢乐,悲伤是悲伤。

也有网友表示,不得不正视情绪化“emo”的存在。“你为什么要逃避这一刻,你为什么要摆脱这一刻?人的情绪是多样的。为什么要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享受emo时刻,就像享受快乐一样?”

专家:网友热衷“emo”,其实是在寻找情感共鸣。

屏幕上全是“我是emo”。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为什么爱在半夜动情?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刘小芸解释说:“一个人经常在深夜或独自一人时回顾那些让他感觉糟糕的片段。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思维反刍,即像动物反复咀嚼吞下的食物一样思考、消化、沉溺于负面情绪。”

当人们说emo的时候,他们到底在表达什么?刘小芸认为,在爱说“我是emo”的网民中,不乏“求流量、求关注”的群体。“总的来说,emo是在表达一种压抑的情绪,但也有部分网友只是调侃和追逐潮流,利用emo寻求情感共鸣,希望获得关注。”

之所以可以用“emo”来寻找共鸣,是因为它比较复杂。“一个简单的emo往往混合了各种情绪。有的人可能会不开心,有的人会感动。不同的人说emo的时候有时候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分析说话人的情绪。而那些不能理解说话者真正想表达什么的人,就可能被排除在说话者所寻找的共鸣群体之外。”刘小芸解释道。

正是因为emo的复杂性,网络上的emo往往“真假难辨”。很多人说“我是emo”或许是因为嘲讽,但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可能浏览的人会产生误解,进而收到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就像心里的感冒,很容易传播,尤其是在网络上,传播速度更快。”刘小芸特别建议,“考虑到使用emo这个网络热词的大部分人都是青少年,家长在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下。不能让负面情绪‘传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51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