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十年一次。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庆、十年一庆、周年一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队列条例》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革”等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直到198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首次大规模国庆阅兵。
中国阅兵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在我国举行的14次国庆阅兵中,受阅官兵普遍在万人左右。1950年国庆一周年阅兵,官兵总数达2.4万人。即使是1957年阅兵,人数不多的时候,也有7000多名官兵受阅。中国的阅兵规模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这与中国人口多、军人多有很大关系。
第二,手臂完整。是国防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生动展示。在历次阅兵中,中国武装力量的所有要素都接受了检阅。开国大典,中国陆海军和[/k0/]联合受阅。虽然当时海军和[/k0/]的领导机构还没有正式成立,但却奠定了新中国国庆阅兵的基本框架。
第三,设备越来越先进。武器装备方队之所以在每次阅兵中都备受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代表了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最新发展水平。
在中国的史书中,最早关于“阅兵”的记载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土山盟。淮南子?原讲道中说,从前,夏部落首领鲧筑了一堵很高的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也都盯上了夏。后来于当了头领,拆了城墙,填了护城河,分了财物给大家,毁了兵器,以德教民。于是大家各司其职,其他部落也愿意加入。于邀诸侯于土山相会。
据说,在大会上,禹的手下手持饰有羽毛的武器,随着音乐载歌载舞,向南方的部落首领表示隆重的欢迎。来到联盟的氏族和部落首领都带着贵重物品,如玉和丝绸,以表示他们对禹的服从。
在土山联盟中,于虽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足以震慑群臣,从而“化敌为玉”。于的行为其实就是“阅兵”的雏形。
三军仪仗队、陆军步兵、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空士兵空投、炮兵、导d部队、武警、雷达兵、信号兵、陆军航空兵空士兵、空陆军航空兵空士兵、海军航空兵/[/k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