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第1张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述而》,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该句的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一起,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来学习,看到不好之处,反思自己及时改正。

这句话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学习不是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向他人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真正做得到的人较少。人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很难去欣赏他们的优点并且向他们学习,更不要说再发现别人的缺点时能够及时反省自己。人们总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61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 2022-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