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是一种法器,多用于佛教、道教的功课。和尚在诵经时敲木鱼,主要用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另外,木鱼悬挂在寺院的斋堂附近,又称作“榔”,是通知僧众进斋饭的信号。
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形制有二:一为挺直鱼形,用来粥饭或集众、警众,悬挂在寺院走廊上。一为圆状鱼形,诵经时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来,民间音乐和潮剧、粤剧中常用到木鱼。使木鱼除法器外兼具乐器功能。
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通常大木鱼用桑木或者椿木制作,最大的面径可以达到40厘米以上,发出的声音比较雄壮。小木鱼一般用檀木或红木制作,发音较柔和。
木鱼的由来:
传说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归来,途经蜀地,遇一长者,到其家化斋。长者之子被后母陷害,扔进河里,被一条大鱼吞食。恰好那天玄奘大师偏要吃鱼,长者只好出去买回了一条大鱼。在剖鱼时,从鱼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子。玄奘大师说:“这正是因果报应,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说:“怎样才能报答鱼恩呢?”玄奘大师答道:“应用木头雕成鱼形,悬于佛寺之中,每逢斋饭时敲击,以此可报大鱼之德。”这就是佛寺使用木鱼的由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