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刻钟等于15分钟。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壶滴漏”。古时以“铜壶滴漏”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一刻即为14.4分钟。直至清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