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的原理

人工降雨的原理,第1张

人工降雨的原理

人工降雨是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降雨剂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使水滴凝结成雨,其本质上是对自然界降雨的必要条件进行补充。



人工降雨形成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云中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有适当多的凝结核。因此,人工降雨的方法就是向云中引入人工凝结核。对温度在零上的暖云一般使用吸湿性物质如盐粉、尿素、氯化钙等,使云中水汽变成大水滴下落成雨。对于温度低于零度的冷云则播撒人工晶核碘化银等或者播撒干冰、液体氮气等,使冷云中冰晶数量增加而提高降水效率。



人工降雨的方法一般是采用飞机、火箭、高炮、气球和在上升气流区地面燃烧碘化银等手段,把催化剂送入云中。飞机一般飞到6000米左右高度穿云播撒催化剂。火箭、高炮则直接轰击雷雨云适当部位,d头装载碘化银送入云中。气球下挂碘化银焰d,升入云中零度层以上燃烧,把催化剂释放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74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 2022-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