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那么事实上其实我们古代的结婚年龄随着朝代变化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古人结婚年龄
历朝历代,对于男女适配的年龄的限制都有所不同,比如唐代,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男子最迟20岁还不结婚就算是大龄单身王老五,为啥呢,因为20岁的男子要正冠,啥意思呢,就是表示你现在是个独立的,有责任,有义务的男人了。
然后就是女子了,女孩子一般初潮是12-14岁,然后到了15岁就会有婚配了,一般来说,20岁要是还不结婚,就得称为大龄剩女了!毕竟我们古时候的死亡率高,出生率又低。
二、各个朝代对结婚年龄的规定
1、西周: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20岁,女子15岁。
2、春秋: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20岁,女子17岁。
3、汉代: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
4、唐朝和宋朝:结婚的法定结婚是男子15岁,女子13岁。
我们可以大体得知,中国古代的年龄,男子一般是在12岁到20岁之间,女子一般是在13岁到17岁之间。其中男子16岁居多,女子14岁居多。
二、古代对于我们年龄的不同称谓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