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唐代上釉的陶器被称做“唐三彩”?

为什么把唐代上釉的陶器被称做“唐三彩”?,第1张

为什么把唐代上釉的陶器被称做“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器的通称,其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所谓的三彩釉,实际上是多彩,釉色包括黄、绿、褐、蓝、黑、紫、白等,但是所烧作品中用得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烧制于唐代,所以得到了唐三彩的名称。
人们为什麼会误陶为瓷呢? 唐三彩的色泽之所以光彩夺目,原因是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石英、铁、铜、钴等氧化物,这些物质经过一定温度的焙烧,就熔于铅釉中并向四周扩散和流动,黄、绿、褐等多种颜色浸润渗化,就形成的晶莹光亮的玻璃质釉面,而且色泽艳丽,烘托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氛。唐三彩吸取了我国的绘画、石刻、雕塑等艺术的优点,采用印花、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造型浑厚丰满、线条流畅,显示出盛唐时期的艺术水平,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唐三彩是哪三彩?


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9183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2
下一篇 2022-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