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然药物化学?

什么是天然药物化学?,第1张

什么是天然药物化学? 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有效成分是指经药理和临床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并具一定物理常数。盐析法名词解释:在水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使水溶性较小的成分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较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有效部位名词解释:有效成分的群体物质。渗漉法名词解释:将药材粗粉用适当溶剂湿润膨胀后,装入渗漉筒中从上边添加溶剂,从下口收集流出液的方法。原生苷名词解释:植物体内原存形式的苷。次生苷名词解释:是原生苷经过水解去掉部分糖生成的苷。酶解名词解释:苷类物质在酶催化下水解生成次生苷的一种水解方法。苷类名词解释: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苷化位移名词解释:糖苷化后,端基碳和苷元α-C化学位移值均向低场移动,而邻碳稍向高场移动,对其余碳的影响不大,这种苷化前后的化学变化,称苷化位移。香豆素名词解释: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α-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木脂素名词解释:由二分子的苯丙素氧化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名木脂素。醌类名词解释:指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醌、对醌。常见有苯醌、萘醌、蒽醌、菲醌。大黄素型蒽醌名词解释:大黄素型蒽醌指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的蒽醌。黄酮类化合物名词解释:指两个苯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碱提取酸沉淀法名词解释: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萜类化合物名词解释: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挥发油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难溶于水、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混合物。精油名词解释:是一类难溶于水、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混合物。SF/SFE名词解释:超临界流体名词解释:处于临界度,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名词解释:利用一种物质在超临界区域形成的流体进行提取的方法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脑名词解释: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皂苷名词解释: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它的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似肥皂样的泡沫。酯皂苷名词解释:糖链和苷元分子中的羧基相结合形成酯苷键,这类带有酯苷键的皂苷称为酯皂苷。溶血指数名词解释: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皂苷溶液浓度。酸性皂苷名词解释:分子中含有羧基的皂苷,常指三萜皂苷。三萜皂苷名词解释: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的。三萜皂苷元是三萜类衍生物,由30个碳原子组成。甾体皂苷名词解释:是一类由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的寡糖苷。次皂苷名词解释:皂苷糖链部分水解产物或双糖链皂苷水解成单糖链皂苷均称为次皂苷。中性皂苷名词解释: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单糖链皂苷名词解释:皂苷元上连接一条糖链的皂苷。双糖链皂苷名词解释: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强心苷名词解释:是生物界中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甾体苷类化合物。甲型强心苷元名词解释:C17位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称为强心甾烯,即甲型强心苷元。由23个碳原子组成。乙型强心苷元名词解释:C17位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称为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由24个碳原子组成。生物碱名词解释:是天然产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氮杂环结构,呈碱性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两性生物碱名词解释:分子中有酚羟基和羧基等酸性基团的生物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941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3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