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上升流生态系由上升流区的生物及周围的无机环境构成的生态体系。在海洋水团剧烈活动的海域,水团从深处向海面涌升形成上升流,同时把富含营养物质的深层海水带到表层并不断混合,使表层水变得肥沃,从而增加生产力。该生态系以低温、高营养盐、生物多样性丰富、高生产力为特点,常常成为重要的渔场。
92.深海生态学(deepseaecology)研究在大陆架以外超过2000米深层水域和海底生活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深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深海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海洋上层与深海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以及自然事件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93.生态平衡亦称“自然平衡”。特定的生态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物质循环相对稳定,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长时间内趋于相等,并具自我调节能力。
94.生物修复亦称“生物整治”、“生物恢复”、“生态修复”。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低环境污染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的过程。作为环境工程领域刚刚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土壤、地下水、河道和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
95.生态交错带(ecotone)亦称“群落交错区”、“生态过渡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其形状与大小各不相同。其特征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
96.营养盐垂直流人工湿地(Nutrients-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特为高效净化水质而构建的一种生物处理系统。该系统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当污水流经该系统,通过多层过滤、物理沉降、根系阻截、化学沉淀、土壤及植物根系表面的吸附与吸收以及微生物代谢等共同作用,其中的污染物和营养物质被吸收或分解,水质得到净化。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机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悬浮物质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
97.生物累积生物通过直接吸收或者摄食等途径,蓄积环境中的某种物质,致使随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食物链的传递,其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大多数水生生物都存在该现象。
98.能量转移在一个生态系中,通过生物的机体活动和生理作用,同时伴随高能化合物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经各种特定生理机构作用进行个体内或个体间传输的过程。生物界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光能,经光合作用产生了储存于化合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变为机械能、光能、电能、物质运输能及热能。能量转移过程中的核心物质是腺苷三磷酸,核心机构为光合作用以及呼吸链。
99.能量分布特定且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层次能量的分布情况。在一个生态系中,自养生物直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能量通过食物网链和不同的营养层次传递,总体呈锥形分布。
100.能量金字塔亦称“能量锥体”。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由低向高转移传递流动并逐级递减,据此规律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呈现一个金字塔形。同样,如果以生物量或个体数目表示,可以得到生物量金字塔或数量金字塔。
101.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态系统各生物群落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彼此之间因取食和被取食而形成的一种链条状联系。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而转移和流动。水域中食物链的起点大致分为3种类型名词解释:即以浮游或底栖植物为起点的植食食物链;以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以腐生的细菌和以化学能合成的细菌为起点的腐食食物链。上述植物或动物被动物摄食后,这些摄食者又被一级肉食动物摄食,二级肉食动物又摄食一级肉食动物,这种生物类群阶层,叫做营养级次。
102.食物网亦称“食物链网”。每种生物在一个生态系中往往处于不同食物链,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互相联系、彼此交织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状结构。食物网更能反映群落内的各种群之间的关系,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因而一个生态系的食物网越复杂,其结构和功能就越稳定。
103.营养级亦称“营养级次”。见“食物链”。
104.数量金字塔亦称“生物量金字塔”。见“能量金字塔”。
10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5月联合国内罗毕最终谈判会议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2月29日该公约作为野生生物保护新框架生效。该公约将各种植物和动物物种及其生境的保护和养护作为目标,拥有180个缔约国,其义务和责任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物物种的可持续发展及确保各国公平享用遗传资源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106.浮游生物生活在水层中,运动器官不发达,无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在水体中随波逐流的一类生物的统称。根据营养方式可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它们个体微小,一般肉眼看不见。
107.浮游植物在水域中营漂浮生活,随波逐流的一类藻类的统称。一般只分布于真光层,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碳,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包括蓝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裸藻和绿藻。
108.浮游藻类见“浮游植物”。
109.浮游动物生活在水层中、无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个体微小的一类动物的统称。包括浮游的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轮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的翼虫类、毛萼动物、被囊动物、浮游幼虫等。可作为鱼类等经济水生动物的天然饵料,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海水中有些种类可作为海流指示种。
110.生物发光活的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光的现象。该现象是在荧光酶存在时,荧光素氧化而产生,或在钙离子激发下,发光蛋白反应而发光。而细菌的发光则是一种呼吸现象,光是连续的。海洋生物中,从细菌、原生动物到高等的被囊动物以及深海鱼类,都有发光的种类。
111.昼夜垂直移动海洋或淡水中的生物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在水层上下往返游动的现象。如糠虾、磷虾和桡足类等在白天匿居深层水中,到了晚间上升至表层水中;另外有些种类则表现出夜晚下降、白天上升,以及傍晚与黎明上升、午夜与白天下降的现象。
112.游泳生物具有发达的游泳器官,移动力强,并能逆水自由游泳的水生生物之总称。这是根据水生生物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而划分的生态群,并不是按生物的种而分类的概念。
113.底栖生物生活在水域底上、底内或接近于底上的动植物之总称。是水生生物三大生态类群之一,另两类分别为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底栖生物按营养方式分为底栖动物和底栖植物;按生活方式,分为营固着生活、底埋生活、水底爬行、钻蚀生活、底层游泳等类型;按个体大小可分为微型底栖生物、小型底栖生物和大型底栖生物。
114.底栖藻类在水域中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以水体中的动植物、建筑物等物体以及水体底质作基质,用附着器、基细胞或假根等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红藻、褐藻、轮藻和绿藻门的大型种类是底栖藻类的基本组分,其中许多种类为重要的经济海藻;硅藻门很多种类也营底栖生活,成为底栖动物的重要饵料。
115.间隙动物亦称“沙隙动物”。栖息于水底或沿岸的砂粒、深层土壤、多裂缝的岩石等细小间隙中的动物的总称。水生的间隙动物相当于中型底栖动物。如软体动物双壳类的青蚶栖息在岩石缝中。
116.嗜硫动物细胞内外有硫细菌共生的一个很特化的小型和微型动物类群。主要由纤毛虫、轮虫、颚咽动物和某些线虫组成。它们生活在沉积物的无氧还原层内,对氧十分敏感,缺乏线粒体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是专性厌氧生物。嗜硫菌可以氧化有机硫化合物或还原态硫而获得其生命活动所需之能量。
117.底栖生物拖网定性或半定量采集底栖生物的网具。常用的有阿氏拖网、桁拖网、三角拖网、双开拖网和板式拖网等。
118.阿氏拖网定性或半定量采集底栖生物的网具的一种。水深小于200米的海区用于采集底栖生物,使用网口宽度为1.2-2.0米,港湾调查可用网口宽度为0.7-1.0米,深海调查一般多用网口宽度为3米。
119.小型底栖生物取样管小型底栖生物定量取样工具。管长80厘米,内径2.2厘米,取样面积4平方厘米。附有释放器,便于在调查船上取样时自动启、闭。
120.小型底栖生物拖网采集海底表面小型底栖生物的网具。包括网架和网衣两部分。网架两侧各是一个由铁板弯折成扁三角形的框架,两框架后端由一根铁管连接,前端上下方各装有一块刀形板,此板可用来安装网衣。网衣的前端由帆布制成,后端由孔径0.35-0.45毫米的筛绢制成。
121.采泥器底栖生物定量采集工具。采泥器常由两个颚瓣构成,两瓣开口为长方形,面积有0.25、0.1、0.05平方米等几种。采泥器利用本身重量插于软相底质中,上吊时两瓣闭合。取得底质放入过筛器中水洗,分离出泥中的底栖生物。通过生物定性和定量分析,推算出某一水体中底栖生物的数量。采泥器有彼得森采泥器、曙光采泥器以及大洋50型采泥器;有盒式、蚌斗式、柱形以及带网夹泥器等类型。
122.肉食性动物亦称“食肉动物”。以动物性物质为食物的动物。通常把以活体动物为食的称为捕食性动物,以动物尸体为食的称为腐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又可分为以浮游动物等小型动物为食的温和肉食性动物和以鱼类等大型动物为食的凶猛肉食性动物。凶猛肉食性动物大都具有捕获猎物的特殊的行动器官、敏捷运动所必需的肌肉和骨骼、大的嘴、锐利的牙齿和爪以及敏锐的感觉等特点。
123.草食性动物亦称“食草动物”。直接采食植物以获得能量的动物。如草鱼、鳊鱼等以水草为食,鲍等以海藻为食,某些钩虾等以底栖硅藻为食。
124.杂食性动物既以植物性食物又以动物性食物为营养的动物。如鲫鱼等的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碎屑物质。
125.碎屑食性动物以腐烂破碎的动植物尸体为食的动物。如多毛类沙蚕常以水底沉积的碎屑等为食。
126.滤食性动物以过滤水体中的微生物、小型浮游生物和悬浮的碎屑物质为食物的动物。这类动物通常具有滤食器官。如鲢鱅等鱼类用鳃耙、某些枝角类用胸肢、轮虫用轮盘等进行滤食。
127.共栖指两种在一起密切生活的生物,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的一种自然生长现象。它们之间并没有生理的互相依赖的种间关系。例如海葵与寄生蟹。海葵附在寄生蟹的壳上,随寄生蟹的移行而增加寻找食物机会,而对寄生蟹既无利也无害。
128.共生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生物在它们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或终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生长现象。彼此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种间关系。共生根据生物间利害关系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名词解释: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
129.寄生某些细菌、真菌和无脊椎动物等生活在活的生物有机体体内并直接从宿主体内吸取养料的一种种间关系。
130.中间宿主亦称“中间寄主”。幼虫和成虫的寄主不是同一个物种的寄生虫的幼虫的寄主。有些寄生虫的幼虫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两种以上不同的中间宿主,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寄生虫发育阶段的推移,前一个被寄生的动物称为第一中间宿主,后一阶段的则称为第二中间宿主,以此类推。
131.终末寄主亦称“终末宿主”。在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上,位于传染经路的末端,不能成为传染源的宿主。例如日本脑炎病毒由蚊子作媒介,传播到猪或野生动物身上,有时也引起人体感染。然而在人体上并不能引起病毒血症,即或蚊子吸了患者的血,也不能获得病毒感染能力,不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感染。因此,人是日本脑炎流行病学上的终末宿主。
132.腐生亦称“腐生性营养”。以生物尸体、尸体分解产物或生物的排泄物等为营养物的生活方式。有时作为尸体寄生的同义词,即与活体寄生相对立的一种寄生形式。
133.生物圈地球上有生物存活的空间领域。它提供有机体赖以存活的各种自然条件。生物圈只占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其范围大致相当于海面下10000m或地表下300米至地表以上垂直高度约15000米的大气层。生物圈可分为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
134.生境生物的栖息地。即能够维持某一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在内环境条件的地方。不同生物种类栖息地不同。
135.环境载力在某一特定空间条件下,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生物数量。
136.潮汐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潮力作用而产生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即在一昼夜内发生一次或两次的水面上涨和相继而来的下降。潮汐对近岸海洋生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137.生态带一般按水体的深度划分水底为若干生态带。海洋的生态带包括沿岸带、半深海带、深海带和深渊带。这些生态带的环境条件如水深、水压、光线、水温各不相同,生物种类及组成也不一样。广义讲,生态带还包括按光线在水层中透射程度来划分水层的真光层、弱光层和无光层。也包括按表层水温水平划分海域的冷水、温水和暖水层。
138.潮间带大潮高潮线和大潮低潮线之间的沿岸地带。亦指海水基准面至大潮高潮线之间的海滨地区。在正规半日潮的海区,潮间带通常可分为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
139.真光层亦称“透光层”。有足够光线可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水层。透光层的深度在不同的水域不同。如在清澈的大洋区,透光层深度超过100米,而在沿岸区只有20米,甚至更少。
140.弱光层在透光层下方,没有足够的光线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其有限的光线却足够动物对其产生反应的水层。在大洋区其下限大约在1000米深处。
141.无光层除了生物发光外,没有从上方投入的有生物学意义的光线的水层。
142.化感作用亦称“相生相克”。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产生化学物质并排放至环境中而对另一种生物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抑制效应或刺激效应。
143.上行效应沿食物链从下而上传递而产生的生物学影响。在食物链的营养环节中,初级生产者种类和生物量影响植食者,而植食者进一步影响肉食者。
144.下行效应(topdowneffect)沿食物链从上向下传递而产生的生物学影响。在食物链中位于营养结构上层的生物对处于较低营养级的生物也会产生影响,如肉食者有选择性的捕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被捕食的植食生物种类的相对丰度,而植食生物可通过选择性摄食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相对丰度等。
145.水生维管束植物(vascularplant)亦称“水草”。生活在水中或水边湿地,生理上依附水环境,或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具有维管束的高等植物的总称。是一个生态学而不是分类学名词。它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根据其形态、构造及与水环境的关系可分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四大生态类群。淡、海水均有分布,是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之一,在水体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作为草食性鱼类的饲料、水生蔬菜、食品和天然的净水材料,也能营建水域景观。水草丰富水域还是鱼类产卵、育肥场所,鸟类、水生哺乳动物的栖息场所。
146.水草(aquaticgrass)见“水生维管束植物”。
147.沉水植物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根生泥中,茎、叶全部沉没水中,仅在开花时花露出水面的植物总称。主要为单子叶植物,如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狸藻等。植物体茎叶的构造具典型的水生特性,通气组织发达,整个植物体都能吸收养料和水分。主要分布在水深1~2米处,分布的深度受透明度的制约。
148.挺水植物根或地下茎生于泥中,茎叶挺出水面的植物总称。具有陆生和水生两种特性。在空气中的部分具有陆生植物特征,叶子表面具厚的角质层,能保护水分;在水中的部分具有水生的特性,常具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相对退化。常见的有水芹、白菖蒲、芦苇等。主要分布在水深1.5米左右的浅水区或潮湿的岸边。
149.浮叶植物根或地下茎生于水底泥中,有水上叶浮于水面的植物总称。叶分浮叶和沉水叶。水上叶具长柄浮于水面,有背腹之分,贴着水面的一面叫背面,常长有气囊;正对着太阳的一面叫腹面,具有气孔。水下叶细裂丝状或薄膜状。茎常弯曲于水中,长可达1~2米。常见的种类有菱、芡实、睡莲等。主要分布在水深1~3米的区域内。
150.漂浮植物根不生在水底泥中,植物体完全漂浮水面或水中的植物生活型。根系退化或须状根,起平衡和吸收营养的作用,叶背面常有气囊或叶柄中部具葫芦状气囊。常见的有槐叶苹、满江红、凤眼莲、大薸等。主要分布在静止小水体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
151.田字蘋亦称“四叶菜”、“田字草”。真蕨纲,蘋科。株高5~20厘米,匍匐根茎细长横走,节上生出根和叶。叶柄细长,长度随水深度而异。叶浮于水面或挺出水面,由4个小叶排列成十字形,叶表具蜡质有光泽,叶脉扇形。叶柄基部具椭圆形孢子囊2~3个,成熟时散出孢子进行繁殖。也用根茎繁殖。繁殖极快。一般3-4月萌出新叶,9-10月产生孢子囊,11-12月孢子成熟。多年生水生杂草。广布于长江以南,河北、陕西、河南、黑龙江也有分布。喜生于池塘、水田、沟边、稻田。主要与水稻和茭白等水生作物竞争肥料。
152.满江红(Azollaimbricata)真蕨纲,满江红科。植株呈三角形,浮于水面,横卧茎短小纤细,羽状分枝,其下生根,上生小叶。叶极小,鳞片状,互生,2行覆瓦状排列于茎上。每个叶片分裂成上下重叠的2个裂片,上裂片为红褐色或绿色,行光合作用,常有固氮蓝藻共生其中;下裂片沉没于水中,膜质,上面着生孢子囊果。生长期短,繁殖快。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多栖于静水小水池中。是优良的生物肥源,栽培于稻田对水稻的增产可起到良好的作用。也可作为鱼类饵料。
153.金鱼藻双子叶植物,金鱼藻科。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细长分枝,较脆弱,易折断。叶无柄,无托叶,通常6~8片轮生,1~2回叉状分歧,细裂成丝状或线状,长15~25毫米,叶缘疏生微细锯齿。花形小,果实为长卵形小坚果,有5个针刺。冬季形成冬芽沉入水底越冬。世界种,广布于中国各地。栖于湖泊、池塘、河流等水域中。
154.喜旱莲子草亦称“空心苋”、“水花生”、“革命草”。双子叶植物,苋科。多年生草本。茎圆柱形,中空,茎节明显,上部直立或倾斜挺出水面,匍匐茎处有许多须根,悬垂于水中或扎根于泥中。叶对生,无叶柄,叶片长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全缘。头状花序生于叶腋,花小,白色。多生于池塘、湖泊边的浅水处及近水岸边,属两栖性植物。原产于拉丁美洲,后引入中国,广泛分布于各地。是优质净水水生植物,也是高产青饲料,但在野外大量繁殖堵塞河道而成为防除对象。
155.菱双子叶植物,菱科。一年生浮叶植物。根生淤泥中。茎细长,完全沉没于水中,长1.5~2.0米,具分枝。叶有浮水叶和沉水叶之分。浮水叶阔菱形或近三角形,表面鲜绿色,光滑,背面浅绿色,具有软毛;叶脉隆起;叶缘具齿;叶柄中部膨大成气囊;叶密集于茎顶部,各叶片镶嵌式呈盘状排列于水面。沉水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细丝状。花小,白色,单生于叶腋。果实三角形,具2刺状角。菱的经济价值高,果实味香甜,可生食或熟食,还可加工提取菱粉。在中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南北各地皆有分布。多生于湖泊、池塘中。
156.水芹亦称“水芹菜”。双子叶植物,伞形科。水生或湿生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80厘米。茎基匍匐,节上生有须根,中空,圆柱形,具纵棱。基生叶三角形和三角形卵状,1~2回羽状分裂,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叶柄长7~15厘米。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2.0~16厘米。花白色,花果期4-9月。几乎遍布中国。多栖于浅水处、水沟旁或溪流边潮湿地。栽培于园林湿地环境,亦可当作水生蔬菜。
157.芡实亦称“鸡头米”、“鸡头莲”、“刺莲耦”、“鸡头荷”、“假莲耦”。双子叶植物,睡莲科。一年生大型浮叶植物。植株高大有刺。根状茎粗壮。叶由根茎节部丛生,浮水叶盾形,直径可达130厘米。叶片褶皱,表面深绿色,背面紫红色;叶脉在表面下陷、背面显著隆起,叶脉分枝处均被尖刺。叶柄及花梗,密生棘刺。花单生,花萼筒状,表面生满棘刺。果实近球形,形似鸡头,故种子名“鸡头米”。芡米可药用。花期7-8月,果期8-10月。生活于湖泊、湾叉以及池沼等静水水体。中国南北均产,东南亚、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朝鲜均有分布。园艺品种分南芡和北芡。前者又称苏芡,主要产于太湖一带;后者又称刺芡,主要产于江苏洪泽湖一带。
158.莲亦称“荷花”、“莲花”、“芙蓉”、“芙蕖”、“菡萏”。双子叶植物,睡莲科。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粗而肥厚,节间膨大,内有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叶基生,挺出水面,盾形,直径30~90厘米,波状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叶柄有小刺,长1~2米,挺出水面。花单生,直径10~25厘米,椭圆形花瓣多数,白色或粉红色;花柄长1~2米。花托在果期膨大,直径5~10厘米,海绵质。坚果椭圆形和卵圆形,长1.5~2.0厘米,灰褐色。种子卵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综色。生于池塘、浅湖泊及稻田中。中国南北各省有自生或栽培,经济价值高。人们习惯上称种子为莲子、地下茎为藕、花托为莲蓬、叶为荷叶。
159.莼菜亦称“水案板”、“马蹄草”。双子叶植物,睡莲科。多年生浮叶植物。根为须状,簇生于茎节处,嫩根白色,老根紫褐色。茎分地下匍匐茎和水中茎,水中茎细长分枝甚多。叶盾形,浮于水面,上腹面绿色,下背面紫色。叶柄长25~40厘米。花小形,单生;果实干燥不裂,种子1~3枚。因其嫩茎叶及花柄被有粘液,具特殊香味,柔滑可口,是一种名贵的蔬菜。生于池沼、湖泊中,已人工栽培。
160.睡莲亦称“水荷花”、“子午莲”。双子叶植物,睡莲科。多年生浮叶植物。根状茎粗短。叶柄圆柱形,细长。叶椭圆形,浮生于水面,全缘,叶基心形,叶表面浓绿,背面暗紫。花单生,浮于或挺出水面;花萼4枚,绿色;花瓣通常8片。果实倒卵形,长约3厘米,被有宿存的花萼。4-5月至9-10月,白天开花夜间闭合。中国南北各省广为分布。日本、朝鲜、印度、俄罗斯、欧洲等均有分布。多见于池沼、湖泊等静水水体。许多公园水体栽培作为观赏植物。
161.菖蒲亦称“水菖蒲”、“大叶菖蒲”、“白菖蒲”。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挺水草本。植株体芳香。根状茎平卧或斜伸。叶基生,剑形,长50~100厘米,宽1~3厘米,具有中肋,基部扩大成鞘。肉穗花序圆柱形,花小,密聚。分布于中国各地。生于池塘浅水处、池沼中。根茎可入药,有栽培。
162.大薸亦称“水浮莲”、“大叶莲”。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漂浮植物。植株莲花状,具横走茎,须根细长悬垂于水中。叶由匍匐枝节部丛生,叶片长2.5~10厘米,楔形,全缘,无柄,叶脉扇状。叶面密生白色细毛,具发达通气组织。一般6月上旬开始生长,7-10月开花结果,不耐严寒。花果期夏秋。常以匍匐茎繁殖。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中国华南、华东和长江流域有分布。常群生于静水塘、沟渠等处,是一种高产青饲料。
163.凤眼莲亦称“水葫芦”、“凤眼蓝”。单子叶植物,雨久花科。多年生漂浮植物。叶基部丛生,叶片圆形或心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成葫芦形的浮囊。须根发达,垂悬于水中。叶基部侧生匍匐枝,并以此繁殖生长。花序总状。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中国引进后,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普遍分布。喜生于池塘、水沟等处。是一种高产青饲料,更是一种良好的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但在河道中大量散乱生长,堵塞河道,也有碍景观,成为清除对象。
164.芦苇亦称“芦子”、“毛苇”、“苇子”。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木质化程度较高。秆高1~3米,直径2~10毫米,节下通常具白粉。直立茎圆柱形,地下匍匐茎粗壮,白色。叶两行排列,带状狭针形,长15~65厘米,宽1~6厘米。圆锥形花序长10~40厘米。小花基部具丝状柔毛。花果期7-11月。芦苇品种达18个之多。几乎遍布中国,全球温带地区均有分布。生栖于湖岸、河、水沟浅水区。芦苇是优良的护堤植物,也是造纸工业原料,芦根还可入药。
165.茭白(Zizaniacaduciflora)亦称“茭笋”、“菰”、“茭瓜”、“茭草”。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多年生挺水植物。秆草质,株高1~2米,基部由于黑穗菌寄生而变得肥厚呈肉质茎,茎基部节上有不定根,须根粗壮。叶片扁平,带状披针形,长30~100厘米,宽15~25厘米,叶鞘疏松光滑。花单性,圆锥花序,多分枝,花小,颖果圆柱形,花果期在秋冬季。中国南北各地均产。生于池沼或栽培于水田中。是秋冬季重要蔬菜品种之一,也可用于园林水体的绿化布置。
166.荸荠(Eleocharistuberose)亦称“马蹄”、“乌芋”、“通天草”。单子叶植物,莎草科。多年生挺水草本。秆直立,圆柱形,丛生,高20~70厘米,直径2~7厘米,直立茎具多数横膈膜。根状匍匐茎细长,顶端生黑褐色圆盘状块茎。无叶片,秆基部有管状叶鞘。小穗单一,顶生,直径4~5毫米,基部有两片不育的鳞片,鳞片排列疏松,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多栽培在水田中。块茎可食用或入药。
167.慈菇(SagittariatrifoliaVar.sinensis)亦称“华夏慈菇”、“水芋”。单子叶植物,泽泻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大。叶丛生,基部有许多须根。根部附近生出纤细匍匐枝,秋后枝端膨大成球茎,球茎直径达3厘米。叶片箭形,宽大,长20~30厘米,叶基部左右两侧的裂片长度超过中央片。叶柄较粗壮,长50~80厘米。花序圆锥形。华东各地均有栽培,地下球茎可食用。
168.水葱单子叶植物,沙草科。多年生挺水植物。茎圆柱形,粗壮,深绿色,高1~1.5厘米,基部直径约1厘米,向上逐渐变细。具有粗大的匍匐茎。叶退化为鞘或鞘上端有极短的叶片。花序有4至多个辐射枝,小穗单生或丛生于辐射枝上。生于水边湿地、沼泽或河溪、池塘的浅水处,为中国各种气候区的碱性土指示生物。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169.马来眼子菜亦称“竹叶眼子菜”。单子叶植物,眼子菜科。多年生沉水植物。茎圆柱形,长0.5~2米,直径1.5~2.5毫米,分枝少。叶披针形,长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叶缘波状,具锯齿。叶柄长2~5厘米。花轴粗壮,花序穗状。4-5月萌发,6-7月为生长盛期,7-10月为花果期。广布于东南亚、印度、古巴等地。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喜成群生长在底质较硬的河道或湖泊中。可作为猪饲料,以及净化水质。
170.菹草亦称“虾藻”。单子叶植物,眼子菜科。多年生沉水植物。茎扁圆形,具有分枝。叶广线形,先端钝圆,叶缘波状并具锯齿。具托叶,无叶柄。花序穗状。4~5月开花,6月后植物体开始衰败同时形成冬芽,秋末冬初萌芽生长。除南美洲外,其余各洲均有分布。中国各地均有发现。可作绿肥并具净水功能。
171.黑藻亦称“轮叶黑藻”。单子叶植物,水鳖科。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细长圆柱形,多分枝。叶狭长披针形,长约1.5厘米,宽约0.3~0.5厘米,4~8片轮生,无叶柄,叶缘具小锯齿。雌雄异株,雄花由水流授粉。花果期7-11月,果实线形,长约3厘米。11月后可形成冬芽。中欧、亚洲、非洲及澳洲均有分布。中国北方各省、长江中下游以及广东、台湾等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湖沼、水沟及水流缓慢的河流中。可作为家畜和鱼饲料,同时可净化水质。
172.苦草(Vallisneriaspiralis)亦称“面条草”、“水扁担”。单子叶植物,苤菜科。多年生沉水植物。叶基部丛生,狭带形,长30~200厘米,宽0.4~1.8厘米,鲜绿色,基部透明,先端钝圆,叶缘疏生细齿。无直立茎,多以匍匐茎在水底蔓延繁殖。秋后匍匐茎先端形成椭圆形的球茎,翌年萌芽。雌雄异株,开花时挺出水面。花粉通过水体流动进行受精,是典型的水媒花植物。花果期7-10月,果实长5~15厘米。分布于南、北半球温带及热带地区。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多生长在河流、湖泊中。为鱼类和家畜的优质天然饲料,蟹塘中人工培植用作饲料兼净化水质。
173.抑藻效应(allelopathiceffects)亦称“克生作用”、“克藻效应”。大型水生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而抑制藻类生长和繁殖的作用。目前在富营养化水体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措施中,常大量种植大型水生植物或应用人工合成的抑藻剂进行抑藻。
174.营养竞争某些生物竞争性消耗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导致自身生物量增加,而其他生物种类减少的现象。
175.抑制竞争一个物种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另一个物种的生长和生存的现象。
176.珊瑚礁(coralreefs)腔肠动物珊瑚纲尤为石珊瑚目的种类,在个体生长过程中分泌的石灰质外骨骼经长期大量堆积,延伸至海面而形成的礁石。包括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类型。珊瑚礁可进一步发展形成珊瑚岛。
177.岸礁(fringingreefs)亦称“边礁”、“裙礁”。由大陆或岛屿四周浅水区大量生长的石珊瑚分泌形成的一类珊瑚礁。岸礁紧靠陆地分布,没于海水平面,好像一条花边镶在海岸上。中国海南岛南岸与东南岸的珊瑚礁即属岸礁。
178.堡礁(barrierreef)亦称“堤礁”。平行于海岸或岛屿,与海岸间有宽的浅海区或泻湖相隔的一类珊瑚礁。澳大利亚东北部长达两千四百公里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堡礁。
179.环礁(atollreefs)远离海岸却露出海面、外形呈花环状而中央为一个水深小于100米的泻湖,高度不大的一类珊瑚礁岛。环礁形状可以多样,常与大陆海岸有一定的距离。中国南海诸岛的珊瑚礁多为环礁。
180.潮间带生态学(intertidalecology)围绕潮间带生态系统以及潮汐周期性影响而进行一系列相关研究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在潮间带,最独特的生态因子是潮汐的涨、退,使得潮间带具有干湿交替的环境,形成高、中、低三个潮区,生物在各潮区上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带现象。潮间带生态学主要研究潮间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潮汐周期性变化及地形等因素对生物分布产生影响等。
181.红树林海岸由红树科植物与泥沼结合而成的海岸。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有的地貌类型之一。按其自海向陆的顺序可划分为一系列与岸平行的地带名词解释:浅水泥滩带、不连续沙滩带、红树林海滩带、淡水沼泽带。
182.红树林生物群落以红树植物大片生长为主体及其伴生的动植物及微生物共同组成的一个互相联系的集合体。红树林生物群落是热带、亚热带淤泥浅滩上富有特色的生物群落。其生物组成包括红树外,林下动物有蟹类、沙蚕、寄居蟹、滨螺等,红树的根部常附有藤壶和牡蛎,还有两栖生活的d涂鱼和许多水生鸟类。植物有浒苔、颤藻、石莼以及底栖硅藻等。
183.优势种生态系或群落中,数量多、生物量大、出现频率高、能决定群落性质和外貌的生物种类。优势度指标由相对重要性指标(IRI)表示。IRI=(N%+B%)×F%,N、B分别表示物种的个体数和生物量生态密度。生态密度是指群落中每一个成员的个体数和生物量相对于样本总量的数量特征。
184.残遗种亦称“古特有种”、“孑遗种”、“残留种”。指某些过去曾分布比较广泛,而现在仅局限于某些地区且系统发育古老的动植物物种。由于地质变迁,该种在原来生存地区大量绝灭,致使历史上分布区收缩。其生物型都较贫乏,不能再扩大其分布区。如海洋生物中的鲎、海豆芽、矛尾鱼等。
185.狭盐性生物对盐度变化敏感,只能生活在盐度较稳定的水环境中的生物。深海和大洋中的生物就是典型的狭盐性生物。
186.广盐性生物对海水盐度的变化有很大的适应性,能忍受海水盐度的剧烈变化的生物。沿海和河口生物以及洄游性动物都属于广盐性生物。如鲻鱼、梭鱼等。
187.冷水种生殖、生长最适温度低于4℃,自然生态分布区月平均水温不高于10℃的种类。包括寒带种和亚寒带种。生活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均属低温,多生活于高纬度地方和高山的水中,在河川则多见于上流。凡称为冰川残留种的,也都属冷水种。
188.温水种生殖、生长适温范围为4~20℃,自然分布区月平均水温变幅范围为0~25℃的种类。包括冷温带种和暖温带种。中国北部的渤海和黄海海域属暖温带海区,有很多温水种。
189.暖水种生长、生殖最适温度高于20℃,自然分布区月平均水温高于15℃的种类。包括亚热带种和热带种。
190.恒温动物亦称“内温动物”、“温血动物”。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体温的一类动物。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
191.变温动物亦称“冷血动物”、“外温动物”。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一类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
192.活化石(livingfossil)曾繁盛于早期的某一地质年代,直到现在还长期生存或有个体残存于个别地区的生物物种。如名词解释:腕足类的海豆芽Lingula(4亿年前)、鲎(中国鲎、三刺鲎)等。
193.指示生物对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干扰作用或者环境条件的改变较敏感能快速产生反应的生物。通过其反应可以了解环境的变化和现状,起“预警”功能。指示生物的基本特征名词解释:对干扰作用反应敏感且健康;具有代表性;对干扰作用的反应个体间的差异小、重现性高;具有多功能。
194.地理隔离一个生物类群连续的栖息地或分布圈由于某种地理障壁而被隔断,致使互相隔离的两个类群间交配所需的基因交换遭到阻碍的现象。地理隔离在种的分化上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因地理隔离而形成新种称为地理亚种。
195.水域生产力亦称“水域自然生产力”。水域生产生物的能力。包括水域第一性生产力和水域第二性生产力。形成水域生产力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相联系。
196.初级生产力(primaryproductivity)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或积累能量的速率。通常以干物质重量或其所含的热能值表示。分为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前者是指自养生物生产的总有机碳量;后者是指总初级生产量扣除自养生物在测定阶段中呼吸消耗掉的量。
197.次级生产力生态系统中的各级消费者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已生产的有机物并转化为自身物质的速率。也即消费者的能量储蓄率。
198.中级生产力异养生物中的草食动物和以自养细菌为食物的生物产生有机物的能力。包括大部分的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幼鱼以及小型虾类等。它们是初级生产力和终极生产力的能量转换者。同时有些组成中级生产力的种类如毛虾和磷虾等可直接为人类食用。
199.终级生产力亦称“三级生产力”。处于食物链的末端、自身不再被其他生物所摄食的生物生产有机物的能力。如肉食性鱼类和其他肉食性水生动物的生产力,它是水域生产力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到渔获量的丰歉。
200.生态效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常以百分数来表示。能量参数包括摄取量、同化量、呼吸量、生产量。表示营养级之内的生态效率有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营养级之间的生态效率有消费效率和林德曼效率。其中林德曼效率相当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也可表示为相邻营养级间的同化能量之比,该比值在湖泊生态系统的近似值约为1/10。
201.自养生物能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作为能量来源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的生物。包括利用光源制造食物的光合自养生物,以及利用化学能源的化能自养生物。是有机物质的生产者。
202.异养生物自身不能制造营养,必须以其他生物为营养来源并籍此生活繁殖的生物。包括动物和大部分细菌和真菌。是有机物质的消耗者。
203.生产者能够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以及环境中的无机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自养生物。如池塘中生产者主要是指水生维管束植物和生活在水中的藻类;草地上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
204.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的生物。主要指动物。按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和顶级食肉动物。
205.分解者亦称“还原者”。生态系统中,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同时利用其能量的生物。主要指各种细菌和真菌,还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门类中的一些腐食生物。
206.还原者亦称“分解者”。见“分解者”。
207.生物量亦称“现存量”。某一特定时间、某一空间范围内存有的有机体的量,也即丰富度的定量。可以用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的个体数量、重量、有机碳量或能量来表示。自养者生物量也可以用叶绿素含量来表示。用体积表示生物的量也称体积生物量。
208.污损生物指附着在其他生物身上或生长在一切人为的水中设施表面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固着生物、附着生物和周丛生物等群落,其种类繁多,包括细菌、附着硅藻、大型藻类以及自原生动物至脊椎动物等的多门种类,约2000种。我国沿海常见的有200余种,包括藤壶、牡蛎、贻贝、盘管虫等。其中有些种类是重要的水产品和养殖对象,有的种类则会产生危害,如增加船舶阻力、堵塞管道、加速金属腐蚀、影响水产养殖等。
209.附着生物附着生长后仍可移动的生物。如贻贝、扇贝等常以发达的足丝附着在基质上,它们可以分泌新的足丝、放弃旧的足丝稍作移动,以附着在新的环境。
210.固着生物固着生活在岩石等固体基质上的底栖生物。自孢子或幼体固着变态后,终生不再移动。其分布和生活与水流密切相关,主要依靠水流带来食物以供营养,卵和幼体靠水流携带而扩大分布区域。此类生物包括全部海绵动物、苔藓动物和大部分腔肠动物及其它门类的一些动物。
211.钻蚀生物亦称“钻孔生物”。钻蚀在坚硬的岩石或木材等物体中生活的底栖生物。具有特殊的机能,能够通过机械的或化学的方式,在坚硬的物体中钻蚀自己生活的管道。根据钻蚀物体的性质可分为凿石类钻蚀生物和凿木类钻蚀生物。前者如紫菜在生活史中的果胞子可以钻蚀贝壳,某些软体动物和海胆等甚至可以钻蚀坚硬的花岗岩;后者包括等足类甲壳动物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
212.底埋生物亦称“埋栖生物”、“底内生物”。埋在软底质的泥沙中或岩石下生活的底栖生物。也包括挖洞穴居的动物。如多毛类环节动物、蛏蛤等双壳类软体动物、管钩虾等甲壳动物、蛇尾等棘皮动物等。
213.周丛生物生长在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表面的有机体群落。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甲壳动物、线虫、寡毛虫类、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甚至鱼卵和幼鱼等。
214.生物污损一切人为的水中设施表面生长污损生物的现象。其危害表现为能降低航速、堵塞网箱孔眼、增大石油平台等桩柱的截面积等多个方面。
215.生物腐蚀由于生物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导致金属腐蚀的现象。按种类可分微生物腐蚀和大型附着生物腐蚀。前者是由于铁细菌、硫细菌等的新陈代谢而引起金属表面酸碱度改变而导致金属表面电位的变化造成腐蚀。后者则是某些具有石灰质外壳的种类如藤壶、牡蛎等因其基底周围和金属表面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形成氧浓度差而导致腐蚀。不同的生物也常对建筑物、聚合物、文物古迹、尸体等产生生物腐蚀。
216.赤潮亦称“红潮”。海水富营养化导致微小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高度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颜色随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的数量、种类不同而异。多发生于河口湾和近岸水域。不仅对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
217.赤潮生物能够引发赤潮的浮游生物的总称。包括某些微型藻类、原生动物和细菌等,如夜光藻Noctiluca、膝沟藻Gonyaulax、裸甲藻Gymnodinium、多甲藻Peridinium、角藻Ceratium、束毛藻Trichodesmium、骨条藻Skeleton等。主要分布在赤潮海区离水面几十厘米到一米左右的海水表层。可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有些赤潮生物能产生毒素,有些虽不产生毒素,但在死亡时会大量消耗氧气,造成缺氧,危害水产动物。
218.海洋有毒植物含有毒素或能分泌有毒物质﹑危害其他生物甚至人类的海洋植物。主要指一些海洋藻类,包括许多浮游藻类和少数底栖藻类。海洋种子植物尚无致毒记载。植物体内的毒素被其它海洋生物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从而逐级积累,影响其他生物。
219.海洋有毒无脊椎动物含有毒素或能分泌有毒物质﹑危害其他生物甚至人类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据记载,海洋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中有毒的种类达300余种。腔肠动物的水螅、水母和珊瑚纲的有毒种类,其毒素是由刺细胞分泌的;软体动物的有毒种类,一类是摄食了含石房蛤毒素的甲藻而带毒,另一类是本身含有毒素如芋螺科的种类。棘皮动物的有毒种类,多数海胆生有含毒的棘刺,少数海胆卵巢带毒;一些海星及海参则是皮肤腺能分泌一种黏液状毒素。人类接触或摄食这些有毒无脊椎动物后,会引起发痒、局部麻痹、视觉失明、甚至死亡。
220.药用海洋生物体内含有某种活性物质并可用于萃取和合成药物的海洋生物。据调查表明中国有1000多种药用海洋生物,且贮量丰富。包括海藻、腔肠动物、苔藓动物、多毛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哺乳类等。可作为药物或生物制药的原料。
221.腔肠动物(Coelenterata)体壁由内、外两胚层构成的一类低等动物。具有刺细胞,又称“刺胞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由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体腔,相当于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具有消化和循环的功能,称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门,属低等的后生动物。在生活史中有的有世代交替现象。除营有性生殖外,广泛营无性出芽生殖。包括水螅虫纲、钵水母纲、珊瑚虫纲和栉水母纲等。
222.水母腔肠动物门的水母型个体。分小型的水螅水母和大型的钵水母两类。外形似伞,伞缘有很多触手,口位于下面中央,有的具垂管,或具长口腕。水母不但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分布广,遍及世界各海,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
223.*桃花水母亦称“桃花鱼”、“水中熊猫”。水螅虫纲,花笠水母科。淡水产。水螅体很小,高仅2毫米。水母体透明,微带乳白色,直径达2.5厘米左右,触手约有256条,长短不一。生殖腺粉红色。借伞部的收缩和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于水中。世界性分布。生长年代追溯至6.5亿年前,早于恐龙。中国四川、山东、浙江、湖北、江西均有发现。属国家级濒危动物。因其独有的基因而成为探索生命发展史、动物胚胎演化史的极好生物材料,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也有较高价值。
224.僧帽水母(Physaliaphysalia)水螅虫纲,僧帽水母科。浮囊体呈僧帽状,白色,透明,两端带蓝色。浮囊体空心,具一顶孔。囊体前端稍尖、后端钝圆,顶端有一个背峰和几个横隔。浮囊体下悬垂着很多营养体、指状体和长短不一的触手以及生殖体。生殖体呈树枝状,每个分枝上具胶囊状的生殖体,囊内为颗粒状的生殖腺。触手有强大的刺丝胞。本种可作为气象和暖流指示种,中国东南沿海有记录。
225.*海蜇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海蜇属的统称。营海洋漂浮生活。成体伞部隆起呈半球状,外伞表面光滑、中胶层厚。伞径达25~60厘米,最大可达1米。伞缘有8个缺刻,各有14~22个舌状缘瓣。无伞缘触手。口腕8条,三翼型。每条口腕约有150~180条丝状物和30~40条棒状物。大型的口消失,依靠缘瓣上的小型吸口吸食小型动植物。内伞有发达的环肌。中国沿海广泛分布,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最多。每年八、九月份,成群出没海面。可人工培育,并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资源量。可供食用,并可入药。伞部俗称“蜇皮”,口腕部俗称“蜇头”。
226.珊瑚腔肠动物中珊瑚纲动物的统称。约6000种,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暖海中,大部分在海底营固着生活。只有水螅型,且大多数为群体,并且多数种类具钙质、角质的骨骼。软体的海鳃类和群体海葵也属于珊瑚类。钙质骨骼随珊瑚的群体生长不断增加,珊瑚死后,骨骼在海洋中逐渐堆积,形成珊瑚岛和珊瑚礁。中国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等群岛,除少数由岩石构成外,其余均是珊瑚礁。澳大利亚东北的大堡礁,长超过200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堡礁。
227.鹿角珊瑚珊瑚纲,鹿角珊瑚科。群体生活,且多分枝,珊瑚多孔。个体突出,有触手6或12条,无轴柱。栖息于热带海洋的珊瑚礁内及浅海潮下带的礁石内,营固着生活。其石灰质的骨骼是构成珊瑚礁的主要成分,为重要的造礁石珊瑚。
228.脑珊瑚珊瑚纲,菊花珊瑚科。群体生活,骨骼互相融合,坚固块状,呈圆形,体表有深深的凹槽,状如人的大脑。珊瑚虫群集甚密,其间没有空隙。珊瑚虫的触手整齐地排列在两侧,口长在底部。为重要的造礁珊瑚。
229.轮虫组成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体微小,一般长0.1~0.5毫米。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头具有纤毛环的头冠,由于头冠的纤毛不断摆动,形似车轮,故名。躯干常被较厚的角质膜,称为兜甲。尾部末端有叉状附着器。咽部特别膨大,其内着生有一特殊的咀嚼器。咀嚼器不停地运动,用以磨碎摄入的食物。雄性个体小,一般很少出现。通常在适宜环境中营孤雌生殖。轮虫分布广泛,为世界性分布。多数营浮游生活,少数营底栖生活,以藻类、细菌、有机质微粒等为食。轮虫是其他水生动物的饵料,是鱼苗最适口的饵料。
230.褶皱臂尾轮虫轮虫动物门,臂尾轮科。被甲背面前棘刺6个,排列不对称;前腹面有4个褶片。足孔近方形。为盐生种,对盐度耐受性大,能在盐度250下生存。为海产动物优质的活饵料之一,是人工大量培养的对象。
231.环节动物属于真体腔、原口动物的一个门类。体呈蠕虫状,圆筒形,三胚层,具有体腔。运动器官为刚毛和疣足,消化道发达、有口和肛门,循环系统闭管式。靠体表或疣足和鳃呼吸。排泄器官多为后肾。神经系统链状。无性生殖以出芽或横裂的方式进行。有性生殖,则雌性同体或异体。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间接发育具担轮幼虫。环节动物有些种类可作为水生经济动物的饵料、鱼类的钓饵,人类直接食用,或作为环境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32.水蚯蚓环节动物门水栖寡毛类的统称。体小,1~150毫米。身体柔软呈圆柱形,有许多体节组成。无疣足和头部附肢。每一体节上生有刚毛。多为世界性分布,是淡水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虾、蟹等经济水产动物的优良天然饵料。对改善水底环境、净化水质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水质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
233.多毛类(Polychaeta)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动物的统称。体长形,如蠕虫,体之横切面为圆形或圆扁形。分节明显,身体分头和躯干或头、胸、腹、尾等部分。头部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自由生活的种类还有一个能自由外伸的吻。躯干部的体节具疣足。在最后的体节上有1对长的肛触须。雌雄异体。发育经担轮幼虫。一般为海产,少数营淡水或咸水生活。多毛类是海洋鱼类的主要饵料生物,也可做钓饵,许多固着多毛类是污损生物,小头虫等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种,有的种类还可食用。
234.寡毛类(Oligochaeta)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动物统称,为蚯蚓类。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呈圆柱状。无附肢。每一体节体壁上生有刚毛。几乎全为同律体节,头部和尾部分化不明显。口开于体前端腹面,无颚。肛门位于身体后端,少数具吸盘。雌雄同体。生殖腺1~2对,位于体前方的一定体节内,精巢位于卵巢之前方。肾管变成生殖管,一般具有受精囊。生殖期在体前方的一定体节内形成环带,受精卵在称为茧的被膜中直接发育。淡水产或陆栖。
235.沙蚕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沙蚕属的统称。体长圆筒状。具明显的头部,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口前叶背面有2对眼,前缘具1对细小的触手和1对粗大的触须。围口节两侧各具4条细长的触手,腹面有口,口内有一可伸缩的吻,端部有颚,用以捕食。各体节都有1对疣足,司运动、呼吸及保护的功能。常营底栖生活。种类很多,为经济鱼类、虾蟹等的饵料,其幼虫又是浮游动物组成部分,为对虾幼体的食物。
236.螠亦称“海肠子”。环节动物门,螠虫纲。成体呈长囊状、棍状或卵形,不分节,两侧对称。体前具口前叶变形而成的吻。没有触手。体前端腹面有腹刚毛1对,后端肛门周围有尾刚毛1~2圈或全缺。表皮上有许多突起,常分泌粘液,保护身体。雌雄异体,两性外形相似。生殖腺通常生在体后的腹血管周围。生殖细胞由肾管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发育。全为海产,生活在潮间带或浅海的泥沙堆上、珊瑚礁和石缝中,有的生活泥沙滩的U形管中。是鱼类的饵料,可供作钓饵。也可食用。
237.星虫亦称“无毛拟环虫类”、“无毛类”。过去曾把此类动物作为环节动物门的一个纲,但现在多把它列为一个独立的星虫动物门。体呈长梭形,可分为躯干和陷入吻两部分。吻通常很长,吻前端有口,口周围具触手。吻的基部有4条收缩肌连接于体腔前端的体壁上可自由收缩。体壁较厚,肌肉发达,包括纵肌和环肌,而纵肌分成束。体腔很大内充满体腔液和各种内脏器官。雌雄异体,肾管兼营生殖管功能。本类全部海产,栖息于泥沙及空贝壳中。可食用。
238.节肢动物系后生动物中最大的一个门。属原口动物,真体腔类。体表覆盖坚硬的甲壳,随生长而蜕皮。身体左右对称,具明显的体节,有分化和愈合的现象,大多有头、胸、腹部之区分。附肢亦分节。雌雄异体。仅具有性生殖,各类群具固有的幼体,大多变态明显。其属、种之数量在动物界中居首位,地理分布广泛,既有海产、淡水产,也有陆生,在无脊椎动物中陆生种类所占比例最大。
239.卤虫属亦称“盐水丰年虫”、“丰年虾”。鳃足纲,无甲目,卤虫科。是一属耐高盐的小型低等甲壳动物。成体长1.2~1.5毫米。分节明显,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11节,每节具有1对附肢;腹部8~9节,无附肢,末节长。雄性第二触角2节,第一节基部与头愈合,第二节呈斧状,无雄性额附肢。有些种类可营孤雌生殖。卤虫卵孵出的无节幼体是海产鱼、虾类育苗最好和最主要的饵料,成虫则为绝大部分养殖鱼、虾所嗜食。
240.枝角类亦称“鱼虫”、“水蚤”、“溞”。鰓足纲,枝角亚目一类动物的通称。为一类小型浮游性甲壳动物。体短,侧扁不分节。分为头部和躯干部。除头部裸露外,身体其余部分包被于两壳瓣内。头部有2对明显的触角,第1对触角较小,第2对特别发达,双肢型,为主要运动器官。胸肢4~6对,上有长刚毛,摆动时可产生水流,可将食物过滤后送入口中。雌雄异体,春夏两季连续多次孤雌生殖,产生大量个体。秋末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绝大多数生活于淡水池塘、湖泊、江河中,是鱼类的优良饵料。
241.水蚤鳃足纲,水蚤科溞属的统称。体小,呈卵圆形,左右侧扁,长仅1~3毫米。体外具有2片壳瓣,背面相连处有脊棱。后端延伸成长的尖壳刺。吻明显而尖。大多数具单眼。第一触角短小,不能活动;第二触角刚毛式为0-0-1-3/1-1-3。腹突3~4个。后腹部细长,向后逐渐收削。胸肢5对,尾叉爪状。除少数生活在海水中,多为各种淡水水域中最常见的浮游动物,是鱼类的优良饵料。
242.蒙古裸腹溞(Moinamongolica)鰓足纲,枝角亚目,裸腹溞科。一种盐水枝角类,体长0.5~1.7毫米。腹缘长,刚毛22~29根。壳瓣上具多角形网纹。后背角不形成壳刺。颈沟发达。复眼较小,无单眼。与本属其他种类的主要区别是雌体第一胸肢倒数第二节上不具前刺。在中国的山西南部、内蒙古、新疆和宁夏银川地区暂时性和永久性水体中都常见。生长快,繁殖周期短,对环境适应性强,已经驯养于海水并进行规模化养殖,是经济动物育苗期间的优良饵料。
243.桡足类节肢动物门颚足纲桡足亚纲动物的统称,一类小型、低等的甲壳动物。身体狭长,体长1~4mm,最大可达13mm。体分前体部和后体部,在二者之间有一活动关节。第一触角比较发达,为运动和执握器官。躯干肢6对,第一对为颚足,后五对为步足,其中前四对构造相同,为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两性有异,是桡足类重要的分类依据。腹部无腹肢。发育经过变态,即有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期。广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是浮游动物的一个重要组成类群。
244.哲水蚤颚足纲,哲水蚤目。前体部显著宽于后体部,活动关节位于最末胸节与第一腹节之间。头部与第一胸节常愈合。腹部雌体4节,雄体5节。第五胸足雌体与前四对不同,退化或全缺;雄性常呈钳状,其结构随种类而异,是鉴定种类的主要依据之一。在胸部1-2节间有囊状心脏。哲水蚤多生活在海洋中,是浮游动物最重要的类群之一。
245.剑水蚤颚足纲,剑水蚤目。身体细小,体呈卵圆形,前体部显著的较后体部宽,二者之间的活动关节位于第四、五胸节之间。体节明显。头与第一胸节愈合。雌体腹部第1-2节愈合成生殖节。尾叉刚毛4跟。第一触角雄性对称,与雌性异形,呈执握状。无鳃和心脏。第1-4胸足结构相似,第五胸足退化,很小,各胸足两性的构造几乎完全相同。用体表呼吸,血液靠体内肠的蠕动而流动。雌体所产的卵,藏于卵囊中,卵囊常挂附在腹部两侧。发育过程有变态。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46.猛水蚤颚足纲,猛水蚤目。小型桡足类,体一般较细长,前后体部宽度相差部明显,两者之间如有活动关节则位于第四、五胸节之间。头部常与第一胸节愈合,后三个胸节分节明显,并具有侧甲。后部由6个体节组成,雌性第二、三节或多或少完全愈合,而在雄性并不愈合。尾叉一般短小。第一触角较短,节数一般不超过8节,雄性左右触角都改变为执握器。多分布于海洋、底栖,在海滩流沙或藻类丛中爬行,也生活于湖泊、池塘、沼泽、河沟等处。
247.鱼蚤颚足纲,剑水蚤目鱼蚤属的统称。雌蚤呈长圆锥形。第二对触角十分长,呈臂状,末端只有一大爪,为固着器官。在头胸部之后身体骤然收削;生殖节比后续的一腹节大。有两个长的卵囊。寄生于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的鳃上。幼体和雄蚤自由生活。
248.糠虾软甲纲糠虾科动物的统称。体长5~25mm左右。头胸甲不能覆盖头胸部所有体节,末1~2个胸节常露于甲外;胸肢双肢型,具发达的外肢;腹肢常退化;尾肢片状,在内肢的局部常有一个平衡囊。糠虾个体直接发育,幼虫不经过变态。糠虾多栖息于海洋中,底栖或浮游生活,是浮游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糠虾可食用或制虾酱,又是经济鱼类的饵料。目前全世界已记录780余种,中国有112种。
249.端足类(Amphipoda)软甲纲端足目动物的统称。一类两侧扁平,分节明显的甲壳动物。体长一般3~10mm,最大者可达56mm。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小,无头胸甲。眼无柄。第一胸节与头愈合,胸部其他各节发达,分节明显。胸肢8对,单肢型,无外肢,第2~3对较大,呈假螯状,称鳃足。腹肢为双肢型,前3对适于游泳;后3对用于d跳,叫尾肢。尾节很小,位于腹部末端背面,它的形状随种类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海水、淡水均有分布,种类繁多,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
250.磷虾(Euphausiacea)软甲纲磷虾目动物的统称,一类小型海洋浮游高等甲壳动物。体形似小虾,长1~2厘米,最大种类约长5厘米。身体透明,头胸甲覆盖整个头胸部,胸肢8对,形状相似,均为双肢型,没有分化为颚足;鳃仅一列,裸于头胸甲之外,着生在胸肢的底节上,称足鳃;尾节末端前方具一对片状刺,多具发光器;幼体发育有变态,初孵化的为无节幼体。浮游生活,全部海产。是鱼类的主要饵料之一。可制虾酱。常见的有太平洋磷虾、宽额假磷虾、中华假磷虾。
251.水生昆虫生活史的某一个时期或全部生活史在水中完成的一类昆虫的统称。如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终生生活在水中,而蜻蜓、石蛾、蜉蝣等只是幼虫生活在水中。共同特点是名词解释:体侧的气门退化,而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划水的作用。有些水生昆虫的成虫或幼虫,如龙虱和蜻蜓的稚虫,对夏花鱼苗或养殖蝌蚪危害甚为严重。但有些昆虫,特别是一些幼虫,如蜉蝣目、双翅目的幼虫,往往是淡水水域中鱼类的天然饵料。
252.摇蚊幼虫(chironomidlarvae)昆虫纲,摇蚊科昆虫的幼虫。身体细长,1~6mm,由头部、3个胸节以及9个腹节组成。体色淡,部分种类因体液中含有血红素身体呈血红色。摇蚊幼虫占其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有2周到4年不等,一般为4~5个月。摇蚊幼虫为淡水水域中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不同种类对水域生境要求不同,从而成为监测水体环境和污染状况的优良指示生物。摇蚊幼虫可作为包括鲤、鲫、鲑、梭鱼等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
253.*中国明对虾亦称“中国对虾”、“明虾”、“东方对虾”、“对虾”、“大虾”。软甲纲,对虾科。该虾体型较大,体长达13~24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额角平直,齿式为7~9/3~5。额角侧脊不超过头胸甲中部。头胸甲无额胃脊和肝脊。第一触角上鞭约等于头胸甲长的4/3。第三步足伸不到第二触角鳞片的末端。雄性第三颚足指节与掌节约等长。常栖于浅海海底。喜食底栖小型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摄食海藻。中国沿海都有,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及朝鲜半岛西部沿海。该虾经济价值高,是中国沿海的主要养殖品种。
254.中国对虾见“中国明对虾”。
255.日本囊对虾亦称“日本对虾”、“竹节虾”、“斑竹虾”、“车虾”。软甲纲,对虾科。体长8~10厘米。额角齿式8~10/1~2。具额胃脊,后端双叉型。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后脊的中央沟长于头胸甲长的1/2。尾节具3对活动刺。雌性交接器囊状,前端开口,有一圆突;雄性交接器中叶突出,并向腹面弯折。体表具土黄色和蓝色相间的鲜明横斑,尾肢具棕色横带。主要摄食底栖生物。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均有分布。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斐济等也有分布。生活力较强,出水后能经较长时间不死,耐运输。是人工养殖的对象,经济价值较高。
256.日本对虾见“日本囊对虾”。
257.长毛明对虾(Fenneropenaeuspenicillatus)亦称“长毛对虾”、“红虾”、“大虾”、“白虾”。软甲纲,对虾科。额角基部显著隆起,齿式为6~8/4~6。额角侧脊向后刚超过胃上齿。额角后脊上有断续小凹点。头胸甲上具触角刺及肝刺,无肝脊。第一触角上鞭约等于或短于头胸甲长。第三步足指节超过第二触角鳞片末端。雄性第三颚足指节很长,约为掌节的1.5~2.5倍。体呈蓝灰色,头部多蓝点,体躯有棕色斑点。喜栖水深40米以内的沙质海底,幼虾营浮游生活,摄食浮游动植物及其他动物的幼体,成体摄食底栖生物。中国分布东、南海。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是广东、福建的重要经济虾类,为重要的捕捞和养殖对象。
258.长毛对虾见“长毛明对虾”。
259.墨吉明对虾亦称“墨吉对虾”、“大虾”、“白虾”。软甲纲,对虾科。额角基部上缘甚高,呈三角形。齿式为8~9/4~5。额角侧脊不到胃上齿。眼胃脊占肝刺至眼眶角间距离后部的2/3。头胸甲无肝脊,无额胃脊。雄性第三颚足指节很短,约为掌节长的1/2。体无横条斑。中国南方沿海产。个体大,已人工养殖。
260.墨吉对虾见“墨吉明对虾”。
261.斑节对虾亦称“草虾”。软甲纲,对虾科。额角齿式为7~8/2~3。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及胃上齿,无额胃脊,肝脊明显而平直。额角侧沟短,向后超不过头胸甲中部。第五步足无外肢。体由暗绿、深棕和浅黄横斑相间排列,构成腹部鲜艳的斑纹。该虾生活力强,肉味鲜美,个体大,是对虾属中最大的一种,最大的雌虾长达33厘米,体重超过500克。食性为杂食性。是目前东南亚一带最主要的养殖种类,中国广东、台湾大量养殖。国外分布同长毛对虾。
262.刀额新对虾亦称“芦虾”、“沙虾”、“独角新对虾”。软甲纲,对虾科。体长8厘米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头胸甲具明显的心鳃沟和心鳃脊,肝沟明显,具肝刺、触角刺及眼上刺,无颊刺。前三对步足具基节刺,第一步足具座节刺,第五步足无外肢,第七胸节有侧鳃,第三颚足无肢鳃。是重要的经济种,为人工养殖对象。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国外分布于日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
263.周氏新对虾亦称“麻虾”、“芝虾”、“黄虾”。软甲纲,对虾科。体长一般为7~11厘米。甲壳薄,表面有许多凹陷部分,上生短毛。额角仅上缘有齿。尾节末端尖细,不具侧刺,背面有中央纵沟。步足5对,前4对具外肢。体上遍布综蓝色斑点。该种区别于刀额新对虾的主要特征是额角稍弯曲,第一步足不具座节刺。栖息于泥沙底之浅海。产卵期约在6~8月。中国南北沿海均产。体肥肉嫩,供鲜食或干制成虾米。国外分布于日本。
264.凡纳滨对虾亦称“南美白对虾”、“美洲对虾”、“白腿对虾”、“白对虾”、“太平洋白对虾”等。软甲纲,对虾科。额角具1或2腹缘齿,后齿位于背齿处或在其前;胃上齿前的齿式常为8~9/1~2。额角侧沟和侧脊短,止于胃上齿处或稍超出。头胸甲无额胃脊。雌性交接器为开放型,在第8胸节腹甲前部有1对斜锐脊,脊的中部向腹面突出成锐耳;第7胸节腹甲有大的半圆形至亚方形中央突。雄交接器无末中突,侧叶游离部分长,亚椭圆形。该虾为引进种,对盐度适应范围广,中国南方大量人工养殖。
265.南美白对虾见“凡纳滨对虾”。
266.鹰爪虾亦称“鸡爪虾”、“立虾”、“红虾”、“糙皮虾”、“硬壳虾”。软甲纲,对虾科。体长6~10厘米。体较粗糙,密被绒毛,甲壳较厚。额角仅上缘具7齿。头胸甲具眼上刺、触角刺、胃上齿及肝刺。触角刺上方具较短的纵缝,自头胸甲前缘延伸至肝刺上方。尾节后部两侧有3对活动刺。第一步足具座节刺和基节刺,第二步足具基节刺,5对步足均具外肢。体红黄色,腹部各节前缘白色,后半为红黄色,弯曲时颜色的浓淡与鸟爪相似。栖息于泥沙底浅海,夏、秋产卵。中国沿海均产。供鲜食或干制成虾米。
267.中国毛虾亦称“毛虾”、“小白虾”、“水虾”、“虾皮”。软甲纲,樱虾科。体长28~45毫米。体形小,侧扁,甲壳薄而软。额角短小,上缘具2齿。前3对步足呈微小钳状,后2对完全退化。尾肢的内肢基部有3~8个红点。生活于泥沙底的浅海,多在港湾或河口附近。游泳能力较差。冬季向深水处移动,春季回近岸处产卵。产卵期自5月下旬至9月下旬。本种是中国海的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沿海,是中国所有虾类中产量最高的一种,并以渤海的产量最高。供鲜食,或加工成虾皮、虾酱、虾油等。近似种为日本毛虾,该虾较中国毛虾小,尾肢内肢基部仅有一个较大的红点,中国南北均产,以南海的产量为大,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虾类。
268.*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亦称“白虾”、“绒虾”、“大白q虾”、“晃虾”。软甲纲,长臂虾科。中型虾类,体长5~9厘米。额角基部1/3具鸡冠状隆起,齿式6~9/3~6。第二步足指节长约为掌部的2倍,腕节与掌部约等长。腹部第3至第6腹节背面有纵脊。体色透明,微带蓝色或红色小斑点,腹部各节后缘颜色较深。死后体呈白色,煮熟后除头尾稍呈红色外,其余部分均呈白色,故得名白虾。生活于泥沙底浅海或河口附近。生殖期在4~10月。卵小,椭圆形。中国特有种,在黄、渤海较多。肉质细嫩,供鲜食或干制成虾米,卵干制成虾子。
269.秀丽白虾软甲纲,长臂虾科。额角短小,短于头胸甲,基部的鸡冠部长于末端的细尖部,尖细部分向上扬,末端无附加齿。本种区别于脊尾白虾的主要特征为名词解释:第二步足的指节与掌部约等长,腕节极长,长度为掌部或指节的2倍。体色透明,常带棕色红点。卵较大。本种生活于湖泊和河流中,是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
270.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亦称“马来西亚大虾”。软甲纲,长臂虾科。体大,雄体长可达40厘米,重600克;雌体长25厘米,重200克。是沼虾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青褐色,额角的基部具一鸡冠状隆起,额角末半端向上翘,下缘具8~14齿。雄性的第二步足特别大,呈蔚蓝色。在湖泊、河流等天然水域中交配产卵,抱卵亲虾降河至咸淡水区域生活,直至卵孵化。幼体在咸水中变态、生长、发育,直至长成幼虾后始溯河而上。适温范围18~32℃。杂食性,主食水生昆虫、蚯蚓、贝类、甲壳类及水草等。原分布于印度到泰国之间的东南亚地区。由于其个体大,肉味鲜美,生长快,饲养方便,成活率高,所以许多国家都进行养殖。中国自70年代引种养殖后,目前已在温暖的东南及西南各省普遍进行人工养殖,收效甚佳。
271.日本沼虾亦称“青虾”、“河虾”。软甲纲,长臂虾科。体较粗短,侧扁。雄体长6.5~8厘米,雌体长4~5厘米。额角短于头胸甲,上缘平直,齿式为11~14/2~3。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及胃上齿。前两对步足钳状,后三对爪状。大个体雄性的第二步足两指常覆以硬毛。体上有青绿色及棕色斑纹,俗称青虾,煮熟后变红。生殖期在4-5月,卵附着在腹肢上,幼体孵出后即离开母体。寿命一般14~15个月,在5-6月份孵出的幼虾于次年7-9月即死去。喜栖于多水草的区域,是本属中在中国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一种。由于其生长快,肉味鲜美,故在各地常进行人工养殖,其中以长江下游一带最为普遍,在一些养鱼池中常具有较高的产量。
272.中国龙虾软甲纲,龙虾科。体长一般30厘米以上,重1~2千克。体粗壮,头胸甲呈圆柱形,无额角。头胸甲上有许多大小刺,眼上刺大而尖锐。第1触角鞭很长,长于其柄,触角板宽,有刺。第二触角基部离开很远,且不遮盖第一触角的基部。步足呈爪状。腹部较短,游泳肢不发达。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左右各有一较宽的横向凹陷,凹陷部分密生绒毛。生活于暖海的礁石缝隙间,常白天隐匿于洞中,夜间外出觅食。主要食贝类、小型蟹类、藤壶、海胆和海藻。中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是重要的经济种类,产量较大。全年都有生产,旺汛在春分至谷雨前后。肉味鲜美,供食用。
273.波纹龙虾(Panulirushomarus)软甲纲,龙虾科。体长为16~25厘米,最长达31厘米。腹部第2~6节背甲上各有一横沟,沟的前缘呈波纹状。体侧部分沟较宽,背部中央部分沟渐细,有时中断。身体背面呈橄榄绿色,布有白色小点。该种是南海中国近岸区的常见种,栖息水深1~5米。其产量仅次于中国龙虾,是比较重要的经济种。
274.密毛龙虾软甲纲,龙虾科。腹部第2~6节背甲上的横沟较深而宽,前缘直,不呈波纹状,饰以密毛。额板上左右各有两个约等大的短粗的棘,两棘的基部愈合重叠。分布于海南岛和西沙群岛海域。有的个体很大,产量不高。
275.锦绣龙虾亦称“密毛龙虾”。软甲纲,龙虾科。体长20~35厘米,最大达60厘米;最大体重达4~5千克,是龙虾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头胸甲前部背面有美丽的五彩花纹,腹部背面有棕色斑,步足呈综紫色,上有黄白色圆环。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光滑无横沟和凹陷。栖息于沿岸浅海多岩礁地带或泥沙质的浅海底,水深一般1~8米。中国分布于东、南海。国外分布于日本、东非、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主要由夜间潜水捕获,产量不高。可食用、药用以及装饰用。
276.*锯缘青蟹软甲纲,梭子蟹科。头胸甲呈青绿色,表面光滑分区不清。前侧缘具9齿,大小相等。螯足光滑,不对称,长节前缘3齿,后缘2齿;腕节内侧1刺,外侧2钝齿;掌部肿胀。第2~4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刷状短毛,末对步足的前节与指节扁平,呈桨状。全年产卵,多在9-11月,成熟的雌蟹常在河口或咸淡水交界处产卵,孵出的幼蟹常在近海觅食成长。成蟹生活于沙质底浅海中。杂食性,食小鱼、小虾、小型贝类以及藻类、腐肉等。分布于东海和南海,以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沿海产量较多。巳普遍开展人工养殖。
277.三疣梭子蟹软甲纲,梭子蟹科。头胸甲呈梭形,分区明显,表面中央具3个疣状突起,一个在中胃区,二个在心区。前侧缘具9齿,最后1个特别大。螯足粗大,长节末端有1个短刺。末对步足扁平似桨,适于游泳。雌性呈深紫色,雄性呈蓝绿色。生活在10~30米水深的泥沙质海底,4-7月产卵。喜食动物的尸体,也捕食小鱼和水藻的嫩叶。是中国产量最大的海产食用蟹类,在中国沿海都有分布,以黄海、渤海、东海较多,特别是渤海产量最大,在近海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已人工养殖。
278.远海梭子蟹软甲纲,梭子蟹科。该种区别其它梭子蟹种类的主要特征是名词解释:头胸甲横卵圆形,表面分布有较粗的颗粒及花白云斑。栖息于水深10~30米的泥质或沙质海底,分布于中国浙江以南及台湾近海,日本、东南亚、印度洋和东非沿海也有分布。为中国重要海捕经济蟹类,产量超过红星梭子蟹,但低于三疣梭子蟹。
279.红星梭子蟹软甲纲,梭子蟹科。鉴别特征名词解释:头胸甲表面前部具微细颗粒及白色云斑,后部几乎光滑。在后半部的心区、鳃区上具有3个血红色卵圆形斑,非常显眼。栖息于10~30米的泥、沙质海底。每年2-3月为繁殖高峰期。喜食双壳类软体动物、小型甲壳类及多毛类。中国分布于东、南海。日本、东南亚、印度洋直至南非沿海的太平洋地区均有分布。为重要海捕经济蟹类,但捕获产量低于三疣梭子蟹。
280.日本蟳亦称“拔卓子”、“海蟳”。软甲纲,梭子蟹科。头胸甲横卵圆形,表面具横行的隆线。额分6齿,前侧缘具6齿,第六齿较大,齿尖均呈深紫色。螯足掌节上具5刺,两指为深紫色,指尖呈黑色。栖息于低潮线有水草或泥沙的水底,或潜伏石下,活时个体呈青绿色。喜食小鱼、小虾和小型贝类,也食动物尸体及水藻等。中国沿海均产。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分布。是重要经济蟹类。
281.*中华绒螯蟹亦称“河蟹”、“毛蟹”、“大闸蟹”。软甲纲,方蟹科。头胸甲方圆形,背面隆起,额及肝区凹陷。心区、胃区分界明显。螯足强大,掌节与指节基部的内外面密生绒毛。穴居生活。杂食性,喜食螺、蚌和各种动物尸体。是中国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淡水蟹,分布于沿海各省。该蟹具生殖洄游习性,每年秋冬之交,性成熟的个体洄游到河口咸淡水交界处交配产卵,产出的卵粘附在雌蟹附肢上,一次产卵在20~90万粒左右。抱卵雌蟹外游至附近浅海生活,至次年3~5月间返回河口孵化。幼体发育可分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两个阶段。溞状幼体经5次蜕皮变成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6~10天经一次蜕皮即变成幼蟹。幼蟹溯河而上,经5~6次蜕皮而成成体,成体在淡水中继续生长。已大量进行人工养殖,尤已阳澄湖所产最为著名。
282.克氏原螯虾软甲纲,螯虾科。体呈圆筒形。各步足的基、座节完全愈合,上肢和足鳃合并。胸部末节不具侧鳃。通常在水沟边营穴而居,食性杂,生活力强。原产北美,经日本引入中国,现在中国普遍分布,已进行人工养殖。
283.口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a)软甲纲,口虾蛄科。体不被网状脊起,体表也无黑色斑纹。头胸甲的中央脊近前端部成“Y”形。第5~7胸节侧突分两瓣。眼柄不膨大,角膜比柄宽。捕肢腕节背缘有3~5齿,掌节具栉状齿。穴居于水深5~60米的海底泥沙砾的洞中。该种是口足类中最常见的种,广泛分布于中国近海区域,以北方沿海的产量为大。与黑斑口虾蛄O.kempi的区别在于后者第二及第五腹节背中部体表各有一黑色斑纹。
284.中国鲎亦称“三刺鲎”、“两公婆”。蛛形纲,鲎科。体长约70厘米,宽30厘米,由头胸甲、腹部及尾柄三部分组成。头胸甲宽广,半月形,雄体左右均有凹陷,背面有一对单眼,稍后方的两侧,有一对较大的复眼。腹部有6对板状的附肢。腹部略似三角形,末端有一个细长、坚硬能够自由转动的剑尾,用以支撑身体和跳跃。生活在近海多藻类的沙质海底,或在退潮时雌雄成对在沙滩上缓步爬行。繁殖季节,在沙滩上穴沙产卵。食蠕虫及软体动物。中国沿海均有分布,浙江以南的近岸浅海中较多。该种为亚洲种,日本西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有分布。鲎的血液可做鲎试剂用以检验内毒素。可供食用,和药用。
285.花刺参海参纲,刺参科。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纵带。口周围有楯状触手20个。体色多数为深黄色带深浅不同的橄榄色斑点、黄灰色带钱褐色的网纹或浓绿色的斑纹等。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栖息水深3~15米处。多利用管足和肌肉伸缩在海底作迟缓运动,受重大刺激时,常把内脏自肛门排出。在适宜环境中经两个月左右又能再生。饵料以泥沙中的有机质和微小的动植物如硅藻、原生动物、腹足类以及石莼等。水温超过20℃时开始夏眠,低于5℃开始冬眠。中国产于山东、河北和辽宁沿海。捕捞期分春、秋两季。也行人工养殖。多制成干品,为著名海味。也可供药用。
286.梅花参(Thelenotaananas)海参纲,刺参科。体长一般60~75厘米,最大体长可达1.2米。背部肉刺较大,每3~11个肉刺的基部相连如梅花瓣状。腹面管足多而密挤。背面橙黄色或橙红色,散布黄色和褐色斑点。口周围触手20个,呈黄色。生活于3~10米有少数海草的珊瑚礁沙海底,其泄殖腔内常有隐鱼共生。中国产于南海,体大肉厚,品味佳,为南海最好的一种食用海参。也供药用。
287.刺瓜参(Cucumariaechinata)海参纲,瓜参科。体长约2.5厘米,体呈淡红色。口触手10个,腹面一对很小。管足沿身体辐部排列成两行。栖息沿岸浅海。中国福建、广东沿海常见。
288.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pulcherrimus)海胆纲,球海胆科。壳坚固,呈低半球形,直径30~40厘米。反口面略隆起,口面平坦。壳面有刺,长5~6毫米,密生于壳的表面。有些个体的刺常不竖直而倾向外方。体色变化多,通常为绿色,也有带紫色、灰红、灰白、褐、赤褐和棘尖带白等。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4米的砂砾底和藻类繁茂的岩礁间,常藏于石下或石缝内。生殖期在3-4月。主要食马尾藻,是藻类栽培的敌害。为中国和日本的特有种,是中国最普遍的海胆之一。中国产于黄、渤海和东海。生殖腺供食用。壳可供药用。
289.光棘球海胆海胆纲,球海胆科。壳呈规则的半球形,直径约为60~70毫米,最大者可达100毫米。口面平坦,围口部边缘稍向内凹。体色为紫褐色。多栖息于海藻多的岩礁底,从潮间带至180米都有。从日本北部、俄罗斯远东海至中国辽东半岛和山东都有分布。卵可供食用。因其喜食海藻,为海藻栽培的敌害。
290.紫海胆(Anthocidariscrassispina)海胆纲,长海胆科。壳厚,为低半球形,口面平坦。壳直径一般6~7厘米,高2.2~3厘米。大棘强大,末端尖锐,其长度约等于壳的直径。步带的管足7~9对,排列成弧状。步带和间步带的大疣排列成两纵行。管足内有很特殊的弓形骨片。它的两端尖细,背部中央常有发达的突起。棘黑紫色,幼小个体常有灰褐、灰紫、灰绿、紫红和红色等,口面的棘常带斑纹。光壳暗绿色,大疣和中疣的顶端稍带紫色。生活于潮间带的岩石下或石缝内,有时也裸露在由岩石形成的水洼中。垂直分布最深可达85米。中国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生殖腺供食用。壳用作肥料,也可供药用。
291.心形海胆海胆纲,拉文海胆科。壳为不规则的心脏形,薄而脆,后端为截断形,5个步带都呈凹槽状。生活时为鲜明的浅黄色。栖息于潮间带至230米水深的砂底,潜伏在砂中。世界种,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海。
292.海星棘皮动物门海星纲动物的统称。体扁平,多呈星形,口在下边中央。从体盘伸出的腕一般为5个或5的倍数。体盘和腕之间分界不明显。腕内有生殖腺和消化腺。腕下面有开放的步带沟与口相通,沟内具有4行或2行管足。整个身体由许多钙质骨板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体表有突出的棘、瘤或疣等附属物。世界现存1600种,中国已知100多种。广布于温带和热带海洋。有些种类喜食贝类,故为贝类养殖的敌害;另一些种类可药用。
293.海燕(Asterinapectinifera)海星纲,海燕科。体呈五角形,腕短,一般5枚,也有4~8枚。体盘的边缘很薄。反口面稍隆起,口面很平。反口面的背板有两种,初级板大而隆起,呈半月形,每板上具颗粒状小棘5~15个;口板大而明显,生有两列钝而扁平的棘。体色美丽,反口面通常为深蓝和丹红色交互排列。口面为桔黄色。生活于潮间带的岩礁底,有时生活在沙底或碎贝壳底。生殖期在6~7月。肉食性,食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及蠕虫等。中国产于黄、渤海。可供药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