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禹贡?

什么是禹贡?,第1张

什么是禹贡? 《禹贡》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地理著作,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源头。1934年,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在北平创办《禹贡》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文,吸引了更多的学者从事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两人更创立了禹贡学会,奠定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

《尚书·禹贡》篇介绍九州的情况,是中国第一篇讲地理的大文章。司马迁在《夏本纪》里基本照录了,稍微有一些改动,主要是有些难懂的地方,他作了解释翻译。

所谓九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是以冀州为中心的,冀今天是河北省的简称,但是《禹贡》的冀州范围要大得多,而且重心是在山西。

《禹贡》对各州的情况,一一作了介绍。这个我们这里不详细讲,但要说明一下它介绍的方式。

每个州的重要信息,都分五个部分:州界、山川、田土、贡赋、贡道。

一是州界,就是介绍各州的边界在哪里。

二是山川,就是介绍本州有什么名山大川。因为名山大川,往往会成为一个地方的精神象征,是祭拜的对象;同时名山大川往往也是战略要地,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山川和这两件大事都密切相关。

三是田土,就是介绍各州的土地状况,生产条件怎么样,能有多少收获。无农不稳,这个是经济基础。

四是贡赋,就是介绍各州有什么独特的出产,要上交多少给中央。

五是贡道,就是这些东西要送到冀州的中央去,路应该怎么走。值得注意的是,《禹贡》重点讲的都是水路。因为用船在水路运输,花费比陆路运输少得多,讲水路,就是讲怎么节约成本。

九州介绍完,又有两大段,分别介绍:导山,也就是开辟山路;导水,疏通河流。其实导山还是为了导水,重点是讲怎么在高山之间,通出一条水路来。

我们一般提到大禹治水的故事,以为主题就是治理洪水,这个理解其实是有偏差的。看《禹贡》,禹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了一个覆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最精华地区的内河运输网。放眼全世界的古代文明,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覆盖面如此之大,运输能力如此之强的内河运输网络了。这一条条河流,就像一条条血脉,使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彼此相连。这个也是华夏民族大一统传统的坚实基础。

所以可以看出来,《禹贡》的重点,不是自然地理,而是政区地理,它讲述了中央政府在还没有能力向地方委派流动性的文职官僚的情况下,应该怎样管控一片庞大的疆域。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抓住了几个最关键的问题,快刀斩乱麻,体现了一种建立在大量行政经验的基础上的极高的政治智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942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3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