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

什么是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第1张

什么是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

“暗示教学”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医学博士洛扎诺夫首创。

他于1965年成立“暗示教学法”小组,进行外语单词的教学实验。暗示教学因最先运用于外语教学,故又称启发式外语教学。1971年,洛扎诺夫正式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暗示学》,并运用于各科教学。有人认为这将引起一场教学革命。

暗示教学后来在前苏联和一些欧美国家得到研究推广;在中国也引起了一定反响。所谓“暗示教学”,就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其目的在于达到个人的充分的自我发展。

暗示教学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暗示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应处于愉快、松弛、集中的心理状态。

在实施暗示教学的课堂上,由于消除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无谓活动,把自我控制的力量导向不会产生疲劳的事上,学业的成绩迅速显示,学生的信心迅速建立,紧张从而消失。2.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暗示教学把学生看做理性和情感同时活动的个体,注意使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协调统一,以便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3.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

暗示教学主张课堂上必须建立教师和学生相互信任与相互尊重的关系。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善于建立和维护师生间的良好接触。暗示教学的上述三条原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中若有一条不遵守,就不能成为暗示教学。

这三条原则应用于普通中小学和成人教育的各科教学中,均有广泛的作用。与上述三条原则相适应,暗示教学有三条途径:心理的途径、教学的途径和艺术的途径。如果能采取暗示教学的原则和途径;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学习暗示教学教育体系;如果教学能使学生精力饱满,那么教学过程就会变为自学过程,学生就会对学习感到愉快而不紧张,使他们不费力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使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9431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3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