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生的根源
2.1心理根源名词解释:原始人与自然界的二重关系
依赖感名词解释:自然环境的优劣决定了人的生存,产生依赖感
恐惧感名词解释:自然力作为一种强大的异己力量与人对立,产生恐惧感
2.2认识根源
认识能力的限制 ``对自然现象的无知——产生异己力量
表现为 认识上的错误 对人体的肌体和精神活动的无知
对生与死的不正确认识
产生灵魂观念
?2:、人真的从猿进化而来吗:
当代对进化论的否定——进化论的论点、论据、论证问题
证实、证伪
进化论的危害——社会达尔文主义
二、宗教学的观点:
1 :自然神话论——麦克斯·谬勒:
宗教的来源及其最早的形式为自然神话,尤其是星辰神话。神话和宗教中的神,都是自然物的人格化,尤其是较大的星辰的人格化;除此之外,有些神则是某些自然力和自然现象的人格化。
2 :万物有灵论——泰勒:
1872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创立了宗教起源于万物有灵论的学说。
睡眠、出神
疾病、死亡 推论出与身体不同的灵魂观念 应用于万物,产生了万物有灵论
梦幻
死去的祖先 祖先崇拜与纯粹神灵观念
自然物 自然神和自然崇拜
3 :祖灵论或鬼魂论:
1876年,斯宾塞在其《社会学原理》中提出了他自己的宗教起源论。他认为整个人类几乎都有一种关于人死后另一个“我”的信仰。
人的影子 水中倒影 自己拥有一个可随意离开并可返回身体的“幻影”或“灵魂”
作梦 出神或中风 恶梦
死亡 死去的祖先无所不在的感觉
梦见死去的祖先
死去的祖先、知名人物的活动
演化为各种故事,产生了神话和神,一切宗教的神都是由此而产生的。这就是说,对于死去祖先的灵魂的崇拜乃是一切宗教的出发点,祖先崇拜乃是一切宗教的基础。
4 :图腾论名词解释::
1885年,罗伯特森·史密斯在其研究阿拉伯人和闪族人的宗教的著作中主张图腾崇拜是一切宗教的起点。
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发展了图腾论,他不仅认为图腾崇拜是一切宗教的起源,而且认为是一切文化、道德和社会组织的起源。
杜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把图腾崇拜与巫术集合起来,并以之为一切宗教的起源
5 :前万物有灵论名词解释::
泰勒以后有相当一批重要的宗教学者一方面承认原始人信仰万物有灵这一事实,但同时却认为万物有灵信仰并非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在原始人信仰万物有灵之前有某种更原始的宗教形式,“前万物有灵论”有两种理论形式名词解释:一为金氏和弗雷泽的“巫术论”,一为马雷特的“巫力论”。
金氏名词解释:1892年就提出巫术先于万物有灵论,主张把巫术作为宗教的起源。
弗雷泽名词解释:1900年《金枝》论述人类理智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名词解释:巫术、宗教、科学。
巫术阶段尚未有精灵或神明的观念,而相信可用巫术手段来控制超自然力
认识到巫术无效,才转而向超自然力的神灵祈求,于是产生宗教。
当人类认识到宗教的虚假,于是产生科学。
马雷特名词解释:认为在原始人产生灵魂观念和相信万物有灵之前就相信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并因之而产生“惊奇”和“敬畏”的感情。
三、各具体宗教的观念:
略
第二节:灵魂观念
一、定义:
1:、西方:
在一切宗教观念中是最为重要、最基本的观念之一。按照西方宗教学奠基人之一,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论”,灵魂观念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全部宗教意识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超自然的,不朽的灵魂观念,就不可能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灵观念,从而也就不会有所谓宗教信仰本身。
灵魂是不可捉摸的虚幻的人的影像,按其本质来说,虚无得象蒸气、薄雾或阴影;他是那赋予个体以生气的生命和思想之源;他能独立地支配着肉体所有者过去和现在的个人意识和意志;他能离开肉体并从一个地方迅速转移到另一地方,他大部分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他同样地也显示物质力量,尤其看起来好象醒着的或睡着的人,一个离开肉体但跟肉体相似的幽灵;他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它能进入另一个人的肉体中去,能够进入动物内甚至物体内,支配他们,影响他们。《原始文化》
2:、东方:
《左传》将灵魂解释为名词解释:附形之气为魄,附气之神为魂
魑魅魍魉名词解释:山林石木的灵魂即为“物精”,
《左传》注“魑魅”为名词解释: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也
《孔子家语》,把“魍魉”说成木石之怪,木石之怪变魍魉
宋代诗人范大成名词解释:柳魂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好作春
3:、比较:
从中外灵魂观念的比较分析,灵魂观念的本质因素有如下名词解释::
1、 :他们都认为灵魂是其所在之个体的一切活动的生命力、原动力和 *** 纵者,是个体一切行为的主宰。用泰勒的观点名词解释:“他是那赋予个体以生气的生命和思想之源;他能独立地支配着肉体所有者过去和现在的个人意识和意志”。
2、 :他们都认为灵魂可以离开形体而独立活动,甚至更进一步认为灵魂不会随形体的死亡而死亡,即“一个离开肉体但跟肉体相似的幽灵;他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
总的来说,: 灵魂总是在,不同程度上与物质形体或肉体对立“他高于形体、支配形体、独立于形体而活动,直到不随形体的死亡而死亡。
二、灵魂观念的产生:
泰勒从死亡和梦幻两种现象推论出原始人的灵魂观念。
显然,处于低级文化阶段上的能独立思考的人,尤其关心两类生物学的问题。他们力求了解,第一、是什么构成生和死的肉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引起清醒、梦、失神、疾病和死亡?第二、出现在梦幻中的人形象究竟是怎么回事?看到这两类现象,古代的蒙昧人——哲学家们大概首先就自己作出了显而易见的推论,每个人都有生命,也有幽灵。显然,两者同身体有密切关系名词解释:生命给予他以感觉,思想和活动的能力,而幽灵则构成了他的形象,或者第二个“我”。由此看来,两者跟肉体是可以离开的,生命可以离开,他出走而使他出去感觉或死亡;幽灵则向人表明远离肉体。
这位死去的同伴比他昨天一定少了一件什么东西,而那个“什么东西”一定是使他得以活生生地活着的东西。一旦,这个“什么东西”从他身上走开,身体就死亡了。这种使身体活动的“生命力”、“活动力”……就是原始人的“灵魂观念”。
细心一点的原始人还可以从死者死去时的情景进一步推论名词解释:这种作为生命力量灵魂大概是从呼吸的鼻孔和流血的中逃走的。
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左传》
第三节:原始宗教的基本形态
一、自然崇拜:
1:、自然崇拜的原因:
原始人和古代先民为什么崇拜那些比起人来等而下之的自然物?
按照泰勒和缪勒的宗教理论,是因为他们把人类所有的灵魂观念、无限观念加之于自然物质上,从而认之为灵物或神灵,于是面对之顶礼膜拜。
但是如何解释以下的问题?
中国人不会把尼罗河和恒河奉为神圣而对之崇拜。我们的祖先只崇拜四渎。他们不崇拜阿尔卑斯山只崇拜五岳,各民族都把所在地区的山水奉为神圣,因为这些才是他们生命所依的依赖对象。
即使原始人和古代先民都是万物有灵论者,但不同地区不同氏族、部落的人所选择的自然崇拜对象却常常不同,而且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地区和同一部族又常常改变其对所崇拜的自然物的选择。
费尔巴哈认为名词解释:自然崇拜根源于人对自然的倚赖感。人为了生存,必须对生存所依的外物有所依赖,而人的第一个必须依赖的对象,无非是自然,这种对自然的依赖感就造成了对自然的崇拜,于是形成宗教名词解释:
如果把宗教理解为无非就是依赖感——人的一种感觉或意识名词解释:认为要是没有另外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东西,自己就存在不了,认为自己的存在并不是靠自己,那么,这种主张到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意义之下的宗教与人关系非常密切,就好象光之与眼睛、空气之于费、食品之于胃一样。宗教就是我之为我的崇拜和信奉。而我首先就不是一个离开光、空气、水、土、食物而存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以来自然的东西。这种依赖,在动物和野蛮人身上是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考虑到的依赖;进而意识到它、表象它、信奉它,就是进入宗教。因此,一切生命都依季节的变迁而转移,但是只有人用戏剧性的观念、用过节的行动来庆祝这种变迁。这样一些只不过表示和表明季节变迁或月亮盈亏的节日,就是人类最古老人、最初的、本来的宗教信仰。
说明了原始人崇拜自然物的普遍性的人性根据
能进一步说明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原始人之所以选择不同的自然崇拜的特殊原因名词解释:一切人都依赖于自然,从而导致普遍的自然宗教;但不同的人群所依赖的自然却是不同的,因而他们只崇拜其生存所依的那部分特定的自然物。
还可以解释同一群体在不同时区选择不同自然崇拜对象的特殊性。这是因为群体社会的发展、生存条件、经济关系的变化,造成了对新的自然对象的依赖。渔猎经济时代、畜牧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自然对象必需有所不同,至少在崇拜的重点对象和崇拜方式的差异。
2:、自然崇拜的形式:
万物有灵论暂时解释了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变动性和喜怒无常的情态;自然崇拜及其祭祀活动又暂时找到了人们与自然相沟通的途径,在整个原始时代都被当作普遍真理而受到信奉。
自然崇拜的种类很多,依据崇拜对象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2.1:、日月星辰崇拜:
日月星的位置高高在上,人们需要仰视才能看到它们,又可望而不可及,这就增加了日月星的崇高性、神圣性。
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它给人间以光亮和温暖,照射植物生长成熟,月亮和众星在它的光芒照耀下黯然失色,所以太阳就成为先民崇拜的主要天体之神。
月亮是个遥远却又能用肉眼观察得到的较大星体,影影绰绰,它与太阳一主夜,一主昼,给人以遐想。
众星闪烁,流星急速,高远莫测,使人产生神秘感。
“羿射九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天狗食日月”等神话的源头当在原始时代,先民用以解释日月产生、运行、状态和日月蚀等现象。日月蚀使人恐惧,宗教祈祷就更加必要。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日月星联在一起,成为崇拜对象。
《周礼·春官宗伯》说名词解释:“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国语·鲁语》说名词解释:“天之三辰,民所瞻仰也。”
日月星辰崇拜对我国后来的宗教信仰影响很大名词解释:
日月崇拜演化和扩大为天地崇拜并与阴阳观念相结合,成为天地阴阳的重要标志。
《礼记》名词解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
《祭义》名词解释:“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
从此天地日月之祭互相配合,成为中国的正宗信仰。星辰崇拜发展出后来和斗姆、魁星、玄武等崇拜,成为道教和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
2.2:、风雨雷电崇拜:
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其特点是变化无常,先民不能理解,遂以为背后有神灵在 *** 纵。在农业兴起以后,风调雨顺成为丰收的关键因素,而洪涝、干旱和风灾则是农业生产最大的威胁,所以崇拜雨神风神成为重要的宗教活动。
《礼记·祭法》说名词解释:“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这处文献是谈古老的信仰,故说“五代”不变。这里把日月星辰山川崇拜和风雨崇拜联系起来,是稍后发展出来的观念,但因水、旱之灾而做宗教祭祀,用以乞求风雨适时适度而保证丰收则是原始宗教的内容。
、山川湖海崇拜:
先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川湖海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主要衣食来源,很容易产生敬爱和依赖的心理,希望自然神灵给自己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保佑大家平安幸福。
《吕氏春秋》十二纪总结了古代社会自然崇拜和农业祭祀同社会生产社会管理互相配合的经验,其中再三强调要“祀山林川泽”、“祈山川百源”,这些都是原始自然崇拜的遗风。
2.4:、动物植物崇拜:
动物是人类共生的伙伴,其中一部分是猎取的对象,一部分经过驯化成为家畜,一部分时常与人类作对,他们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动物又有许多特性为人类所不及,如鸟能飞翔,鱼能潜水,虎豹威猛而善奔,猿猴灵巧而善攀,故先民敬之如神明。
植物崇拜主要表现为对森林树木的敬畏和保护,往往与山川崇拜结合在一起。云南傣族、景颇族、哈尼族都崇拜神林,按时祭祀,不许乱砍滥伐。
2.5:、火与石的崇拜:
在众多自然物品中,火与石成为两种特别受尊崇的对象。
火的运用和人工取火的发明,是原始人类进化中的一件大事
之所以火普遍受到崇拜名词解释:
熟食,改善健康
扩大了食品的范围
抵御寒冷、潮湿和野兽侵害的手段 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了质的变化
带来了 光明 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动物式生活,
制作器物的动能,
开垦耕地
中国古代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被尊为燧皇。《左传》记载,“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炎帝为掌火之神,火神后来称祝融,并纳于阴阳五行框架之中。
灵石崇拜以白石为主,也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原始宗教
石器在原始人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再者岩石洞穴供先民栖息 后世“泰山石敢当”用以镇邪
石头可以敲打取火增加了人们对石的依赖感
白石的坚硬光洁又象征着强壮、美好
长柱弄巨石象征男性生殖器 《淮南子》有“禹生于石”的传说
槽缝形巨石或石洞象征女性生殖器
总之,灵石崇拜关系着先民的居住、生产、生活、繁衍。所以发达流行。
2.6:、社稷崇拜:
农业祭礼是自然崇拜的高级形态,它发生在先民由原始采集和狩猎跨入锄耕农业为主的时代。
中国地处温带,农业文明较早兴起,并得到充分发展,反映在原始宗教上,自然崇拜围绕农业祭祀的中心进行。
祭祀各种自然神灵,主要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和免除自然灾害
农业祭祀的核心又是祭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孝纬经》名词解释:“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
中国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继续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社稷就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和同义词。
二、灵魂不死与祖先崇拜:
、灵魂不死:
认识上的无知:
鬼魂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之一,他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现象的神秘化理解。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还没有思考生死大事的能力,对自己同类的感情也比淡薄,所以人死无葬俗。
《周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于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随着人类意识的复杂化和情感的丰富化,原始人开始思索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对亲人的死亡给予越来越强烈的关切,但又自身生理结构和精神活动现象不理解。
睡眠名词解释:是灵魂暂时离开肉体,所以失去清醒意识
做梦名词解释:是灵魂随处游荡,故有各种见闻
生病名词解释:是灵魂与肉体不能正常复合,或者由凶死者的灵魂附体所至
死亡名词解释:灵魂永远离开肉体
1.2 :感情上的需要:
人们意识到生命之可贵,感受到亲人团聚之欢乐,产生出越来越强的恋生、恋亲的感觉,希望人的死亡不是一切断灭,生命最好以另外的方式继续下去,这样自己就可以死而后存,又可以与死去的亲人相见。
二者结合,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不死的精神生时为灵魂,死后便成为鬼魂。
如果说自然崇拜是原始人的自然观,那末灵魂和鬼魂崇拜就是人类最原始的形神观和生死观。
2:、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就是对先祖亡灵的崇敬和祭拜,它实际上是鬼魂观念和崇拜的产物。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人死后肉体虽然消失,但灵魂不灭而成为“鬼”。
2.1 :构成:
《礼记》名词解释: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众生必死,死之谓鬼。
古人不仅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而且认为鬼魂与神灵一样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危害也可以保护人类。所以由畏惧、祈求而产生崇拜,鬼魂崇拜的形式,表现在人死后的招魂、哭丧、埋葬及祭奠。中国古籍曾记及夏、商、周等朝代事鬼敬神之情况,如《礼记》云名词解释:
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一般来讲,祖先崇拜即是与自己家庭有血缘关系的亡灵,这一方面是为自己的祖宗灵魂得到安息,在阴间生活舒适愉快,另一方面则希望祖先的亡灵转化为保护本家庭的神灵,即是家神。
2.2 :内容名词解释:慎终追远:
慎终名词解释:指按照一定的礼仪来办理上辈的丧葬
追远名词解释:指按时祭祀和悼念祖先,以示不忘根本。
先民的祖先崇拜有浓厚的宗教意义,他们相信祖灵有神通,可以保佑子孙,也可以降灾惩罚子孙。所以子孙要祭祀祖先,以求家人平安。
2.3 :人文意义:
内容是祭祀祖先的丰功伟绩、崇高品质,血统的观念并不强烈,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
2.3.1 :早期的远祖崇拜:
中华民族的祖宗崇拜不仅祭祀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已故亲属,而且扩大到对全民族有卓越功勋的传说人物和历史人物。在华夏古代神话中,虽然不乏创世、造人等等传说,例如开天劈地的盘古氏,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采石补天,搏土造人的女娲氏,授民嫁娶、结网渔猎的伏羲氏,教民耕作的神农氏, 以及缔造华夏的轩辕氏亦即黄帝,实行禅让的尧、舜,治平洪水的大禹,等等。但他们首先是被当作人,视为中华民族原始时期某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或者中华民族的祖先,然后才作为神而加以崇拜的。在许多地方,曾建有盘古庙、伏羲女娲庙、人祖庙、黄帝庙、三圣庙、尧庙、舜庙、二妃庙、禹庙等。
2.3.2 :近祖崇拜:
主要是祖辈和父辈的丧葬祭祀,男性近祖崇拜是父权制度发达和鬼魂观念加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最受重视。如孔子说名词解释: 生,事之以礼;死,之以礼;祭之以礼
由此,演绎出一系列礼仪制度和文化。《礼记》说名词解释: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这是中国人对万物和人生本源的基本观念。由于自然界给了我们衣食,祖先给了我们生命,所以要报本答恩,报恩的方式就是敬天祭祖。中国人很少相信天地万物和人类是由某种神灵创造的,只是实实在在相信身体肤发受之父母,父母又受之父母,以至祖先,而人来源于物,物源于天地。
《易传·序卦》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又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限,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
这是一种很朴实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它把社会归结为家庭,把家庭归结为两性,把两性归结为自然,基本上符合人类演化和早期社会发展历史。其中,以父子关系为轴心的家庭关系是古代社会的基础。
3:、相关理论:
3.1 :意义:
斯宾塞认为祖先崇拜是一切宗教的起源,认为各种神灵均发端于祖先崇拜。他在其《第一原理》中写到名词解释:
……正如全部古代典籍和传统所证明的那样,最早的统治者均被视为神圣的个人……在他们死后均视为神圣。他们的继承人只要一次升造到种族的万神殿,就将与他们的先辈一起受到崇拜。他们之中的最为古老者就是至上神。其他的则是下属的诸神。
内容:
在《社会学原理》中继续说名词解释:
在这种超自然神的背后,我们可以找到某种属于人类特性的人格。对一切超越于普通事物的东西野蛮人就认之为超自然的或神圣的、超群的名人也是如此。这个名人也许不过是记忆中建立部族的远祖,也许是一位以孔武有力,骁勇善战而知名的领袖,也许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巫医,也许是某些新器物的发明者,甚至他也许并非是部族的成员,但却带来了技术和知识的卓越的异乡人。或者也许是由于征服获胜而握有主权的优越种族的一分子。不管他是上述哪一种人,由于其生前受人敬畏,其死后更受到更大的敬畏,对于这位鬼灵的邀宠礼遇渐渐比那些不为人恐惧的鬼灵来的大,并发展为一种定位制度的崇拜。另外的情况是没有的。我的结论是名词解释:如果按照祖先崇拜一词的那个最广大的意义来说,祖先崇拜就是一切宗教的根源。
祖先崇拜的内容和意义名词解释::不限于血缘上的祖先,还包括部族的统治者、文化英雄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他是就其最广大的意义而言。
祖先崇拜的形成原因名词解释::是因为他们生前被人们认为具有超越普通的一切的地位和权威,因而被视为神圣和个人。生前被人敬畏,死后更令人敬畏,成为崇拜的对象。
祖先崇拜是一切宗教的起源名词解释::在种族的万神殿中,最古老的是至上神,其他的则是下属的诸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性的氏族部落发展为地源性的国家,部落首领成为国家君王,作为广大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其血缘意义越来越为政治意义所取代。他们的权势和权威日益膨胀,自封的或社会赋予的宗教化的“神性也日趋高大”。
祖先之灵从个人、家庭、氏族的保护神上升为国家的保护神,走向更高的天神崇拜。
三、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自源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族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
“图腾”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图腾崇拜活动在世界各原始民族中,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是原始社会随着氏族制度的形成而产生的带有体制性的宗教崇拜形式之一
1:、主要内容: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信仰形态在世界许多现存的原始民族和许多文明民族的古老传统中均有发现,但至今学者们仍然公认以澳大利亚的图腾崇拜最为典型。其主要内容有名词解释:
1.1奉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为族群的图腾。群体自身与所奉图腾物之间存在着某种超自然的亲源或血源关系。每个成员都被认为是图腾物的亲属或后代;
1.2图腾物是族群的象征性标志:。以所奉之图腾物之名族群之名,如袋鼠族、蛇族、狼犬族。
1.3对所奉图腾表示尊敬,如此形成种种禁戒:名词解释:在图腾物前禁止某些行为和语言,如不许打、骂、杀、食,甚至不许触摸等等,如此图腾物被逐渐神话。
2:、宗教学家的观点:
2.1:、弗雷泽的观点:
禁止民族杀害和食用奉为图腾的动植物 / 同一图腾族民禁止通婚或发生性关系
正是由于原始人的人性存在乱伦的倾向,才有禁止乱伦的法律从而才出现族外婚的图腾崇拜和氏族制社会结构。
、弗洛伊德的观点:
弗洛伊德从原始人的乱伦本能冲动出发建立它的图腾崇拜起源论和宗教起源论。在《图腾与禁忌》把图腾崇拜的意义推向极端,不仅认为它是一切宗教的起源,更主张它是一切文化道德和社会组织的起源。
在图腾制之前,群体中的女性均被父亲占有,儿子们被剥夺了性的满足并被父亲驱赶出去,有一天被驱赶出去的兄弟们聚集在一起,杀害并吞食了父亲,然后在其母亲们身上实现了性的满足。弑父妻母之后,兄弟们又产生了罪恶感,悔恨之余建立了对被杀父亲的崇拜,并设立一些禁律名词解释:
禁止屠杀作为父亲的影像的图腾。图腾崇拜的第一条基本内容——禁止屠杀和吃图腾物。
此后又及产生了第二条禁律——禁止乱伦。
图腾体制实际上是父子间的楔约行为名词解释:图腾提供一位父亲所能提供给儿子们的幻想——保佑、照顾和恩惠;儿子们则保证尊重父亲的生命。
图腾观念的出现使整个事情罩上了圆满的气氛,使人们逐渐忘记了弑父妻母的罪恶起源,宗教于是萌芽。这种杀父的形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原罪。正因为人类的原罪是谋杀天主父亲,“人子”耶稣才必须用自己的生命来替人类赎取原罪。
2.3:、杜尔凯姆的观点:
在原始人心中,图腾被视为神圣事物,是高于个人并先于个人的社会力量。图腾本身是一种象征,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氏族,就是社会本身,社会本身把自己神圣化,成为社会成员信仰服从崇拜的力量。
3:、图腾崇拜的意义:
原始人的图腾观念是选择某种图腾物作为氏族群体的亲属或祖先,这是氏族群体共同拥有的集体性观念,而不是任何个人独自拥有的个人观念。这标志着氏族制的形成。
图腾作为氏族群体的亲属和祖先,标志着氏族的最初起源,它逐渐成为该氏族的名称、标志和象征。于是不同的氏族就在名称上有了标志他们不同起源的物种。由此,不仅强化氏族成员的凝聚力,也把自己与其他氏族区分开来。
4:、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 - :四灵崇拜:
《礼记·礼运》名词解释: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三辅黄图》名词解释: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两种四灵的差异一为麟,一为虎,而后一种更为流行。
4.1 :虎名词解释::
百兽之王凶猛健壮,故先民敬若神明。虎图腾在原始时代是很普遍的崇拜对象。
《山海经》中关于虎图腾的记载名词解释:有青兽焉,壮如虎,名曰罗罗 / 有神,人面虎身
汉语里面有虎子、虎将、虎威、虎符、虎节等词,都与军事有关。
虎是勇敢、雄威的象征。
龟名词解释::
古人崇拜龟有两大原因,一,长寿;二,能用于占卜,预决吉凶(长寿而阅览多)。
《述异记》名词解释: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谓之灵龟。
以龟甲占作为卜用的工具距今有2500~3000年的历史。
4.3 :龙名词解释:龙的起源有以下几种名词解释::
鳄龙图腾可称之为鳄龙。《左传》说名词解释:太昊氏以龙纪
其图腾是鳄龙。商族是太昊、少昊的后裔,其龙的象形文字和青铜器的图像都类似于鳄鱼。
蟒蛇类图腾可称之为蛇龙。
根據楚詞山海經記載,被视为华夏始祖的伏羲、女娲是人身蛇尾,那么在长江黄河流域必然有以蛇为图腾的大部落。
闪电类图腾可称为闪龙。
古人看到闪电形状弯曲不定,细长而支叉分处酷似长蛇而生足生角,便将动物图腾和天象图腾相互联系或相互结合,形成闪电图腾。
周易说名词解释:飞龙在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时乘六龙以御天。
龙图腾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主要原因名词解释:
矫健腾越,人们常说生龙活虎,代表着中华民族富有朝气和勇于开拓的刚键的精神。
有益社稷,龙王成为雨神,龙能呼风唤雨,成为中国农业社会最受崇拜的神物。
中国神话将许多著名人物与龙联系在一起,
《山海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
《春秋合诚图》,轩辕,主雷雨之神也。黄帝被说成是雷神之后
《孝经》,神农氏之母“任已感龙,生帝魁”。
《史记·高祖本记》刘邦母刘媪“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以后的皇帝多以自己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也被称为龙的子孙。
四、原始神话。
就原始社会而言,神话和宗教密不可分。原始神话是原始宗教的组成部分,是对原始信仰的解释和演译。是原始宗教的经书、哲学和文学。原始神话给予后代的宗教、哲学、文学、史学、科学以重大的影响。
1:、开天辟地的神话——:解释宇宙起源
1.1: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劈,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厚乃三皇。——《三五历纪》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同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
共工触不周山:
昔者女娲氏五色石,以补其天阙,……其后共工氏与颛(ZHUAN)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
三个神话加在一起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和中国地理环境的形成。
2:、英雄的神话。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刑天断首、羿与逢蒙、仓颉造字、大禹治水
英雄除了创世英雄和开族英雄以外,主要是指有大功德于民和创造了惊天伟业的大英雄。
五、巫术:
巫的起源很早,可以说有的原始宗教活动就有了巫师,人们依赖于巫师,才能和鬼神沟通,巫是人和神之间的中介者,通过念咒、跳舞、祭拜等手段,向神表达人的愿望,向人传达神的旨意,调动鬼神力量为人消灾致福,如治病、解梦、预言、求雨等。
《说文解字》说名词解释: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巫师需要挑选很聪明、有灵感、容易产生强烈宗教意识的人担当,很受人们的崇敬。
《国语。楚语》说名词解释: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明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隆之,在男曰 在女曰巫。
古人以为疾病是魂魄、鬼魂附体或灵魂出走所致,需要用巫术加以解除或招回,病可治愈。所以,古代巫医不分。
在漫长的历史中,宗教几乎一直高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支配着广大人类的精神世界,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形式的影响也是具有支配性的。早在原始时代,各种文化的幼芽几乎无不包含在原始人的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之中。从那时起,宗教及其神灵的权威就渗入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人们包罗万象的纲领,思想的原理,行为的原则,激情的源泉,道德的效准,人际关系的纽带,社会秩序的保证。人际社会关系和各种文化形式几乎无不打上宗教的印记,从宗教观念吸取自己成长所需的营养,通过宗教活动来展现自己的存在,并由之而获得自己的表现形式。文化与宗教的这种历史性的结合,并不是上帝的启示,也不完全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其中也有自然而然的成份,表现出某些历史的必然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