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张骞通西域?

什么是张骞通西域?,第1张

什么是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奉派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汉武帝时,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募人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9年(建元二年)张骞“以郎应募”,又用匈奴人堂邑父为主要助手,率员百余人出使大月氏。他们出陇西,途经匈奴地区,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张骞坚贞不屈,虽然被匈奴单于逼迫在当地取妻生子,但始终没有动摇完成使命的决心。

后张骞逃出匈奴,经姑师、龟兹,越葱岭,到大宛,再经康居,最后到达大月氏。其时大月氏已从伊犁河流域迁到中亚,定居妫水(今阿姆河)一带,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未达目的,只好回国。归途中,在羌中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后乘匈奴内乱,才得以逃脱,于前126年(元朔三年)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大月氏,前后经十三年,历尽艰难险阻,随从出使的一百多随员,只剩下堂邑父和他一起回来。

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目的,但对西域各国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及风俗等方面的情况有了比较准确的初步了解。张骞向武帝详细奏报后,引起了武帝的兴趣。

前119年(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次出使的主要目的,是建议乌孙东返敦煌一带,与汉朝共同抵抗匈奴。这时形势有了变化,汉朝已控制河西走廊。张骞率领300多人,携带大量金、银、丝绸和上万头牛羊,顺利地到达了西域。当时乌孙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激烈,加之他们对汉朝情况不了解,没有立即答应。张骞陈说利害,并赠送大量礼品,乌孙王答应派人到汉朝答谢。

公元前115年(元鼎二年)张骞又遣其副使到康居、大宛、大夏诸国进行联系,同时自己陪同数十名乌孙使者回到长安。随后,张骞的副使也偕同大宛、康居等国使臣,陆续来到长安。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9456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3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