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储备石油多少天

日本储备石油多少天,第1张

中国日本美国石油储备情况(美国为什么禁运日本石油)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一句名言。

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就像古代战争中的“粮草”。粮食断粮,军队陷入混乱。

在现代战争中,一旦石油供应被切断,城市交通将立即瘫痪,坦克、飞机、军舰等重要军事装备将成为一堆废铁。这场战斗已经不战而败了。

所以二战以来,几乎每个国家都储备了一定的石油等战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那些国内没有石油,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需要储备足够的石油。

那么,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到底储备了多少石油呢?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储备了多少石油?

权威数据显示,美国石油储量约为6.7亿桶,按1吨石油=7.33桶计算,为9100万吨。

在中国,国家石油储备能力到2020年只会增加到8500万吨左右,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石油储量少了一点?事实上,比中国少得多的日本石油储量接近8000万吨。按人均储量算,中国的石油储量真的太少了。

那么,中国的石油储备够吗?为什么不储备更多的石油?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的由来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截至2019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1.7万亿桶。其中,委内瑞拉拥有约3030亿桶石油,居世界第一。

其次是沙特阿拉伯2970亿桶,加拿大1670亿桶,伊朗1550亿桶,伊拉克1470亿桶,俄罗斯1060亿桶,美国610亿桶。

根据相关指标,全球石油只能维持50年。那么,几十年后,世界会因为石油而开战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几千年来,世界上所有的战争基本都是为了两件事:土地和资源。石油作为当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自然是导致战争的第一导火索。

就在去年4月,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一次演讲中公开承认,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美国“世世代代都在为石油而战”。事实上,近几十年来,美国发动的大部分战争都与石油有关。

说到美国发动的石油战争,就不得不提1973年的石油危机。

为了绑住这个阿拉伯盟友,美国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比如向沙特出售大量军火,帮助其训练军队,阻止以色列对沙特的威胁,给予沙特大量的经济和政治支持。

结果油价飙升,对西方国家打击很大。美国GDP直接下降4.7%,日本和欧洲经济相继遭受重创。

遭受石油危机后,美国为了避免再次被石油国家卡脖子,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巩固与沙特的联盟,建立“石油美元”结算体系。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石油主产区在中东,而沙特是唯一的,石油储量占中东的1/3。所以,美国要想控制石油话语权,第一件事就是搞定沙特。

为了绑住这个阿拉伯盟友,美国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比如向沙特出售大量军火,帮助其训练军队,阻止以色列对沙特的威胁,给予沙特大量的经济和政治支持。

最重要的是,美国支持沙特王室的统治地位。这是美国从未使用“民主和人权”武器攻击沙特的主要原因。

作为回报,沙特同意使用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并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

因为沙特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核心成员,在沙特的推动下,其他石油出口国也开始用美元结算。这就是“石油美元”霸权的由来。

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二战结束前夕建立的一套以“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美元霸权岌岌可危。

而用石油捆绑美元,既保证了美国的能源安全,又稳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件事是发动中东石油战争,控制全球石油命脉。

由于石油与美元挂钩,美国可以以保护共同利益为由,扩大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力量,包括建设军事基地和增兵。

对于不听美国命令的中东国家,美国从不客气,直接干掉。如挑起两伊战争,发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包括埃及、突尼斯等国的政权更迭,都是美国幕后的“黑手”在 *** 纵。

美国发动中东战争的目的是控制中东和全球石油命脉。

第三件事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也是在得知“石油武器”的威力后,美国政府才下定决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1975年,时任美国总统福特首次签署《能源政策和节约法案》,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自此建立。根据法案,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应达到10亿桶,只有总统有权使用。

继美国之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建立了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而且为了应对潜在的石油危机,西方国家还成立了国际能源署(IEA),规定成员国要建立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在紧急情况下分担可能的石油”。

中国对外石油依赖度越来越高

可见,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主要是针对石油进口国,而一般石油出口国并不需要大量储备石油。

所以中国建立这个体系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在1993年之前,中国生产的石油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储备。

然而,1993年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石油需求逐年飙升,国内石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每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

至此,中国开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随着舟山、大连、镇海、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黄岛等国家石油储备库的建立,到2016年,我国原油储量将达到3325万吨,相当于2亿多桶。这一数额约占中国2015年石油净进口量的1/10。

据此前报道,到2020年,随着一批新的石油储备基地投入使用,中国的石油储备能力有望增加到8500万吨,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这是国际能源署规定的“标准线”。

经过20多年的追赶,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终于赶上了。但考虑到人均石油储量、消费市场等因素,中国的石油储备显然并不“充足”。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约5.4亿吨,中国原油海外依存度达到70%。

在国内原油产量不增加空的情况下,中国原油的海外依存度可能会继续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确实有限。

再看日本。日本原本有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经济规模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石油需求一直在增加。

所以日本多次扩大石油储备,到2008年已经增加到155天,也就是5亿多桶。

当然有人会说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不高。按规定,美国要建立10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但实际上,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最多只有接近7亿桶。

美国不需要石油吗?当然不是。只是美国不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依赖进口石油,自己的石油储量非常大。目前已经从世界最大产油国变成了“净出口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小。

美国没有必要储备太多的石油资源。

中国的石油储备够用吗?

那么,中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够吗?还需要继续放大吗?

事实上,战略石油储备够不够,取决于如何使用。战略石油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对石油危机等极端情况,并不是直接动用。

对于石油进口国来说,战略石油储备的真正作用是调节国内油价,类似于粮食储备和外汇储备的作用。

就像水库一样,可以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下游水量。但如果上游断水,再大的水库,干涸了也有用。

所以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不能完全寄托在石油储备上。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更重要的是,石油储备的成本也很高。土地、建筑和维护费用加起来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因此,许多专家建议,与其花巨资建立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不如不要用这笔钱去开发新能源。

毕竟世界上的石油是有限的,总会用光的。特别是在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共识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减少能耗大的石油项目。

2050年净零排放: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全球能源产业路线图》已主张停止审批油气领域的新项目,以实现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

在全人类倡导“减碳”的大背景下,中国在保证石油储备基本达标的同时,注重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研发,才是长久之计。

实际上,目前有许多替代能源,如天然气、可燃冰、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他们没有替代石油的原因是石油更便宜,污染更少,数量更大,而不是石油不可替代。

如果未来石油产量真的下降,油价大幅上涨,那么替代能源必然应运而生。

因此,战略石油储备越多越好。储备大量石油不是解决能源安全的根本办法。只有尽快开发新能源,才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根本。

只有这样,一个国家通过封锁海上航道、扼住石油补给线来打压中国的图谋才会彻底失败。

:2294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9719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4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