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如何解释端午节的起源?
“这个节日分为端午节。谁说的?千古传诵的是屈原。”今天人们提起端午节,总会把它和屈原、龙舟、粽子等同起来。那么,传统的端午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它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应对近代以来端午节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飨读者。就端午节的性质、内容和主题而言,传统的端午节与现在的端午节概念大相径庭,其纪念、娱乐和社交的意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后人衍生和附加的。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的民间说法主要有消灾防疫说、趋吉避凶说、悼念屈原说、清洁卫生说、调节阴阳说、端午节说等。最广为人知的是端午节起源于屈原的传说。近代以来,学术界只是把传说作为节日习俗的一部分,许多学者试图根据端午节的发生时间和习俗来科学地探索端午节的真正起源。
赛龙舟简笔画
蒋远:公共卫生理论
《端午摆渡赛原意考辨》(原载于1926年2月10日、11日、20日《晨报副刊》)是著名宗教学家、民俗学家蒋先生的一部力作。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竞渡是为了悼念屈原吗?”“赛渡是魔法处理的公共卫生服务”“赛渡始于灾送”“为什么订船灾送变成了赛渡?”以及“古人为什么选择五月初五作为定船送灾之日?”在此基础上,江先生提出了“公共卫生论”。
本文在分析历代文献(尤其是《武陵轮渡略》)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传统龙舟赛到底要传达什么形象。姜先生认为,赛龙舟的本意不是为了悼念屈原、伍子胥或勾践,而是为了送灾、抗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变得有些面目全非。悼念屈原是学者的误解。赛龙舟早于楚人祭奠屈原,吴人祭奠伍子胥,越人祭奠勾践。它起源于灾难发送和灾难设置,其初衷是用魔法来对付公共卫生。
姜媛:端午节赛龙舟的初衷(晨报副刊)
闻一多:端午节说
闻一多的《端午考》(原载于1947年8月《文学》杂志第2卷第3期)和《端午历史教育》(原载于1943年4月3日《昆明生活先驱报》第32期)主要提出了“端午论”,它们在近代端午研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闻一多
王老师从五行、五方、五色的概念,以及“五”与“龙”的特殊关系出发,解释了古人为什么选择初五过节,形成了一系列的端午节习俗。据闻一多考证,端午节的民俗出现时间远早于屈原。他认为五月初五应该是一个“龙舟节”,主要源于吴越南部民族部落举行的图腾节,赛龙舟是仪式中半宗教半社会的娱乐节目。至于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闻一多看来,一方面,吃粽子和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都与龙有关。粽子扔到水里经常被龙偷走,比赛用的就是龙舟。另一方面,族渡与古代吴越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西汉刘向《说苑石丰》中的记载,吴越地区有“斩断文身”和“仿龙”的习俗,这表明吴越的先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以龙为图腾。再者,古代五月初五用“彩丝扎臂”的民俗,也与“如龙”的文身习俗相吻合。
扬州端午节龙舟赛
从图腾研究的角度来看,闻一多也认为龙舟是纹身从身体向身体扩张的工具,龙舟赛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留物。他进一步推测,端午节可能原本是长江下游吴越人的习俗。东汉以来,随着吴越的逐渐开放,端午节作为一个节日,随着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交融,逐渐传播到长江上游及北方各地。
至于古人会选择五日过端午节的说法,后来学者发现闻一多先生的说法有些精辟。
闻一多:端午考(文学杂志)
黄石:说夏至。
现代民俗学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黄石先生,从“夏至说”首创端午节,著有《端午礼俗史》一书,是学术界公认的研究端午习俗的佳作。该书除了对端午节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外,还特别注重对历史文本的个人观察和深入分析,重点分析了端午节习俗的各种意象。
古往今来,“召唤屈原灵魂”一直是对端午节意义最有力的解释,而这种解释理论的两大支柱就是粟米和人种穿越——粟米用来祭祀屈原,人种穿越用来招募忠魂。因此,作者对这两个伟大形象背后的意义做了详细的考证和分析。对比秦汉以来的古代端午节仪式,如为百姓采药采药,黄先生找了许多推倒粟米、赛龙舟的反证,最后得出结论:端午节的现实意义是“抗疫”,集中表现了寄疫设灾的愿望,也表现了求生的欲望。所有的龙舟节仪式和习俗也都围绕着这个中心。
玉米小米包着杨的故事书
咸小米和寻疫本来就是两个系统的东西。咸小米本来就是推荐新事物的祭品,求疫是求灾行为。推荐新事物的仪式被废除后,因为时间的巧合,时令食品也可以普遍使用。咸小米和端午节有直接关系,自然就流传下来了。龙舟实际上是一艘法国船。端午节划龙舟的第一个重要点是送救灾,而赛龙舟的真正动机是为了达到维持生命的最高目的。瘟疫是五月生命的最大威胁,必须驱逐。是因为五月是一年中特殊的节气,“万物生长,万事开头成,万物阴盛,疾病盛行”。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看,端午节的很多习俗也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李一元:季节适应理论
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一元先生在20世纪末提出了季节适应理论。李先生在《端午节与屈原神话仪式的结构关系再探》一文中,从文化人类学结构主义的角度分析了端午节与屈原传说的关系。他主要关注端午节发生的时间。
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重视冬至和夏至,因为它们代表着季节交替的重要节气,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也是在这两天之后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至关重要的季节转换,人民创造性地调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龙和水神的信仰来应对频繁的洪水,通过中医来防止蚊虫和疾病入侵人体,从而形成了各种习俗的端午节。
随着端午秩序研究视角和深度的推进,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各个领域的学者逐渐达成共识。他们大多认为,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伴随着历史背景和生态环境的变迁,端午节习俗也在不断地被修饰、依附和转化,文化意蕴也在不断地被重新诠释,这也是传统端午秩序主题不断变化的原因。
李艺苑:宗教与神话的集合
王立华:防疫保健理论
生态史研究专家王立华教授从文化习俗与生态环境的历史关系上重新发掘了端午节习俗的内在含义,提出了防疫保健理论。他在《端午习俗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学历史的新调查》一文中认为,古人之所以在农历五月创设“卫生防疫节”,主要是基于传统社会将五月等同于“恶月”的说法。不能以现代人的观念认为是“迷信”,主要是古人在盛夏感知到了来自生态环境的各种威胁,而且这些威胁确实存在。
在王教授看来,防疫保健是端午节习俗的主题。通过端午习俗可以清楚地看到,环境不仅对古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为人们提供了解除威胁的自然条件。季节变化导致环境因素的变化,迫使人们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改变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了人们应对各种环境威胁的能力和信心。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传统中充满恐怖和恐惧的端午节被增添了越来越多的节日色彩,现在已经完全演变成一个娱乐休闲的节日。虽然仍保留着渡舟、吃粽子等古老的习俗,但古人在端午节消灾、驱邪、防疫的寓意已渐渐淡化到历史记忆的深处。
总的来说,端午节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民俗文化的集合体,并且随着时代和地域的变化而不断分化。因此,考察端午节的起源,乃至其习俗和事件的起源,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参考资料:
1.黄石:《端午礼俗史》,国立北京大学中华民俗学会民俗书,台北东方文化出版社,1973年。
2.《闻一多全集》(五),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李艺苑:宗教与神话集,台北立旭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4.江:《江民俗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5.王立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6.王立华:端午习俗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学历史的新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7.高: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民俗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8.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的表达》,博士论文(民俗学),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321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