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厉害的洲际导d排名

世界上最厉害的洲际导d排名,第1张

世界最厉害的导d排名(世界洲际导d前10排名)

众所周知,携带核d头的洲际导d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核反击的核心武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武器,其地位甚至远远高于飞机空母舰、核潜艇等其他武器。由于其强大的力量和极高的保密级别,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因此在大众的眼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此,我们来盘点一下世界十大最强洲际导d,带你穿越这些神秘杀手。

第10名:法国M-51潜射洲际导d

法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国家。虽然人们经常嘲笑其二战投降,但战后复兴的法国确实相当有勇气。它不仅追求政治经济独立,还疯狂追求国防工业独立。各种武器都要求国产,这与英吉利海峡对岸那个主动肢解自己军事工业投靠美国的宿敌形成了鲜明对比。除了幻影战斗机、阵风战斗机、AMX-30坦克、拉斐特级护卫舰(世界上第一种具有隐身技术的护卫舰)等众所周知的常规武器外,法国人更重视d道导d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装备各型d道导d。进入新世纪后,法国d道导d的终极之作M-51潜射洲际导d是水平/[

M-51洲际导d长13米,直径2.35米,自重约50吨。它采用3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8000km,最多可携带6枚15万吨的核d头(注意d道导d的最大射程和最大载d量不能同时达到,实际服役会根据需求平衡)。总的来说,由于经过改装的强大战略核潜艇吨位相对较小,M-51导d的尺寸相对较小,这必然限制了M-51导d的性能。M-51和美俄的潜射洲际导d相比,只能算是小弟,所以只能排第十。

第九名:美国民兵-3井发射洲际导d

米-3导d说起来有些别扭,因为相比陆基洲际导d,美军对潜射洲际导d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虽然美国在冷战末期尝试研发了几款新型陆基洲际导d,但是这些吞金猛兽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被一一取消,而1970年服役的传家宝米-3也不得不继续站在这个岗位上,而目前,也不知道要站到什么时候。

米-3导d长18.26米,直径1.67米,自重34.5吨。它使用三级液体燃料发动机,最大射程13000公里,可携带47.5万吨当量的核d头。得益于液体燃料发动机更强的推力和细长的d丸,米-3的射程非常出色,但其细长的长度和早期的开发时间限制了其多d头的使用。液体燃料发动机虽然有各种优点,但发射前要提前注入燃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发射速度不如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快,固定发射井生存能力不如移动发射装置或潜艇发射。与中国和俄罗斯发射的洲际导d相比,米-3缺乏特色。

第八名:中国东风-31AG洲际导d

说到东风-31导d的诞生过程,用曲折来形容太轻了。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上世纪90年代,美国频频挑衅中国。那时候美帝真的一点都不重视中国。当年承载着整个国家核反击希望的东风-31洲际导d,此时居然出现了汉奸泄密,大量绝密情报落入美国人手中。现在我们很难想象当时国家相关人士的愤怒和绝望。我们只能庆幸,幸好美帝暴露了他们纸老虎的本质。美国人千载难逢的机会都不敢冒,才让我们国家熬过了十几年的危机,发展成今天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了减少泄露的影响,东风-31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装,几乎是推倒重来。涅槃重生东风-31A导d,迟来的接了这个岗,填补了中国车载机动洲际导d的空白。

现在东风-31A被改进为东风-31AG,性能甚至超过了俄罗斯引以为傲的白杨M导d。但与俄罗斯新一代Jarls导d相比仍有差距,而这一差距将被东风家族的又一成员超越。

第七名:俄罗斯布拉瓦潜射洲际导d

作为俄罗斯配套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新一代潜射杀手,布拉瓦洲际导d的命运也是注定的。如果说东风-31在灭顶之灾后重生,那么布拉瓦导d可以说是一个屡败屡战的循环。从2004年到2016年,布拉瓦导d共经历了21次试射,实际失败11次,成功率不到50%。2009年,该导d的总设计师索罗莫诺夫甚至被解职,由苏科·多尔斯基接任。然而,一位新的总工程师仍然未能扭转导d的试射成功率,其中一次失败甚至在黑夜中画出了奇怪的螺旋闪光空好在俄罗斯对导d非常重视,即使经历了这么多次失败,也不得不保护这个项目。好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失败,这几年终于有了起色,开始和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一起站岗。

布拉瓦导d自重36.8吨,最大射程8000公里,最多可携带6枚55万吨的核d头。单从数据指标来看,布拉瓦导d无论是射程还是载d量,都不如在前辈基础上改进的拉格内尔导d。但俄罗斯还是很重视,这其实是因为它作为固体燃料发动机导d的优势。上面已经提到了液体燃料发动机和固体燃料发动机的优缺点,所以俄罗斯宁愿接受性能降低,也不愿意用固体燃料发动机改造潜射洲际导d。但是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的液体燃料潜射洲际导d是不能随便改造的,布拉瓦导d坎坷的命运可以说是改造的代价。

第六名:美国三叉戟2D5潜射洲际导d

三叉戟2洲际导d可以说是美国的明星装备。不仅美国人自己用,就连英国也买了这种导d,作为自己战略核反击的底牌。一型洲际导d在两个国家服役应该是很少见的事情。目前的改进型三叉戟2为三叉戟2D5,d长13.42米,d径2.1米,自重59.1吨,最大射程13000km。它可以携带多达8枚475,000吨的核d头。可以看出其性能普遍优于俄罗斯的布拉瓦导d。但是,三叉戟2导d最可怕的不是性能,而是惊人的可靠性。从1989年到2009年,它连续记录了130次成功,其可靠性与命运多舛的布拉瓦导d相比是一个降维打击。

第五名:俄罗斯拉格内尔潜射洲际导d

相比布拉瓦导d,拉格内尔导d的受欢迎程度要小很多,因为拉格内尔导d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备胎。在北风之神核潜艇和布拉瓦导d之前,德尔塔3/4核潜艇和独木舟洲际导d是俄罗斯海基战略核反击的支柱。由于布拉瓦导d迟迟不能成功,俄罗斯不得不考虑延长德尔塔核潜艇的寿命,改进独木舟导d作为备胎。一是蓝天洲际导d发射。根据俄罗斯方面声称的数据,拉格内尔导d的最大射程超过13000公里,最多可携带12枚核d头。可见其性能相当惊人。不仅稳压器这种后发制人的布拉瓦导d连三叉戟2导d都打不过,而且可以看出俄罗斯在液体燃料潜射洲际导d方面几十年的深厚底蕴依然存在。

然而,尽管拉格内尔的导d性能强大,但俄罗斯已经决心转型,为潜射洲际导d配备固体燃料发动机。所以,无论拉涅尔导d有多好,都将是夕阳,迟早会随着德尔塔级核潜艇的退役而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某种程度上,俄罗斯放弃了几十年对液体燃料发动机潜射洲际导d的深刻改造,去追求自己并不擅长的固体燃料发动机潜射洲际导d,也不知道此举是对是错。恐怕还得给它时间来回答。

第四名:中国东风-5B井射洲际导d

相对于东风导d的其他家族成员,固定发射井发射的东风-5洲际导d多少有些不为大众所知,但东风-5导d做出的贡献是无法比拟的。当东风-31因为泄密差点全军覆没的时候,是东风-5这个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的老兵,立即担负起了中国战略核打击的重任。一双铁眼让美国人敬而远之,戒备森严。并在新世纪推出改进型东风-5B,与东风-31A、东风-41、巨浪-2等年轻一代一起,继续守护祖国和平。

东风-5B导d的设计可以说是充满了继承自苏联的简单粗暴。据西方媒体推测,该导d重约180吨,可以说是庞然大物。据估计,其最大射程可达15000km,可携带大量400万吨级强力核d头或6枚65吨当量核d头。充满了以冷战为特征的暴力美学。

第三名:俄罗斯Jarls洲际导d

作为著名的白杨M导d的改进型,Jarls洲际导d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突防能力更强。也是俄罗斯目前最得意的核打击利剑。在俄罗斯2020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的阅兵中,Jarls导d作为压轴装备亮相,可见俄罗斯的高度重视。由于俄罗斯的高度保密,我们还不知道这款导d的具体性能,只能根据俄罗斯官方公布的寥寥数语猜测该导d的射程在10左右。可能有人第一眼会觉得这个指标不如三叉戟2。事实上,很难比较不同的标准。前面说过,洲际导d的最大射程和最大载d量是无法同时实现的。比如三叉戟2D5如果真的装载8枚核d头,射程会爆炸到7800km。因此,美军现在一般只携带4枚核d头,以保证11000公里的射程。Jarls的12000公里射程,如果由四枚核d头携带,确实非常强大。

第二名:中国东风-41导d

正如Jarls导d是俄罗斯阅兵的压轴大戏一样,在中国2019年阅兵中,有一款导d也是压轴大戏,那就是东风-41导d。有意思的是,早在公开亮相的前几年,美国的媒体就在疯狂炒作中国有东风-41导d。不得不说,美国人的鼻子还是挺灵的,家里有些好东西是藏不住的。因为导d是高度机密的。因此,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这种导d的性能。我们只能根据西方和俄罗斯媒体的估计略知一二。据西方媒体估计,东风-41导d最大射程14000km,最多可携带10枚核d头。如果真的有这个性能,可以说和俄罗斯的Jarls导d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至还略胜一筹。

第一名:俄罗斯萨尔马特洲际导d

说到东风-5B,据说这款导d充满了冷战特征的暴力美学。不过相比下面这款,东风-5B是要逆风而行的。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导d——萨尔马特导d。你可能听说过俄罗斯的撒旦导d,萨马特导d是撒旦导d的继承者。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这种导d重量超过210吨,最大射程达到惊人的18000公里。最多可携带10枚核d头,也可携带2000万吨当量的超强核d头(当然俄罗斯已经不再装备这种强力核d头)。总之,萨尔马特导d和它的前身撒旦导d一样,把战斗民族的暴力美学发挥到了极致,说它是导d中的霸王龙也不为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0901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6
下一篇 2022-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