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号咋写

学籍号咋写,第1张

学籍号是什么怎么填写(学籍号是什么开头的查询网站) 一、作为学生家长应该关注学籍的哪些相关内容? ●学籍是指某个儿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生的身份。

●学籍档案是记录学生求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和各级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籍进行管理的行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月,教育部已建立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各类学籍业务纳入系统管理。

网络资料图

拥有学籍是每个学生的权利。所有在经批准的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学生身份。新生入学或转学后,家长应及时到学生所在学校确认是否建立或转学学籍,是否“同国籍”。

“学生国籍分离”等问题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甚至影响升学。学生离校时,家长应及时告知学生所要去的原学校,以便原学校协助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服务。另外,家长要核对学生的学籍信息,确保准确。

二、学生入学或转学,地方教育部门是否可将有无学籍作为入学门槛或条件? 学籍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是学生入学的结果,不是入学和转学的前提条件。转接学籍或新建学籍是招生入学的后置程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不应将学生之前有无学籍或学籍是否已转至接收地作为确定入学资格的必要条件, 不得以学籍问题为由拒收学生。

3.学生入学后应该如何办理入学手续?学生被学校录取后,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应通过国家学籍系统转移学生学籍,实现“人的身份”;如果没有原学籍,则应为该学生建立新的学籍,并通过查重程序。

如遇学校注册系统故障或数据传输等特殊情况,学校可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业务。线下流程完成后,可以作为连续学籍的计算点。学生应视为在校学生,享受学生待遇(如参加考试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子学籍档案的转移。最后,以学校注册系统记录的信息为准。

四、关于学籍信息更新有哪些要求? 学籍信息是维护学生权益的依据。学籍信息更新是确保学籍信息准确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立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教基一厅〔2015〕2号)要求各地各校加强宣传和督促检查, 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常态工作机制,每学期核查一次学籍信息变动情况。学生家长有义务及时将学生信息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的变动情况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将学生信息的变动情况通知学校学籍管理员,在学籍系统内及时更新。

5.学生证号有几种?

学号是学生注册信息的核心要素。学生注册号码是在学生居民身份z号码的基础上生成的,每个学生一个,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原则上终身不变。学号有三种:带“G”的正式学号,带“L”的临时学号,带“J”的学号。比较常见的有“G”字头的正式学籍编号和“L”字头的临时学籍编号。

“G”字头正式学籍编号:具有“L”字头临时学籍编号的学生,经全国查重并与全国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比对后,分配具有“G”字头的正式学籍编号,在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通过学籍系统发放。“G”字头的正式学生证号是“G+身份z号”,但在学生证号变更等特殊情况下,两者是不一样的。

“L”字头临时学籍编号:带有“L”字头的临时学籍编号是在学生首次注册后分配给学生的。“L”字头学生证号是根据身份z号编码规则生成的,与身份z号类似,但与身份z号没有对应关系。前缀为“L”的临时学籍编号是学生在获得正式学籍编号前办理各项业务的依据,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与正式学籍编号具有同等效力。各地各校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对有临时学籍号码的学生一视同仁。

“J”字头学生注册号码是为暂时没有公民身份z号码或原公民身份z号码不可用的学生设计的。代码和身份z号一样。获得身份z号后,学生可以申请将自己的学籍编号变更为以“G”为前缀的正式学籍编号,但保留原记录。

六、“G”字头正式学籍号是否一定和身份z号一致? “G”字头正式学籍号依据身份z号生成,因此一般情况下二者应一致。之后学生身份z号发生变化才会导致不一致。不一致也不会影响学生办理任何业务,因此无特殊理由没有必要申请修改正式学籍号。特殊情况需修改“G”字头正式学籍号的,需要依申请按流程重新办理。

七。获得带“G”字头的正式学籍编号后,关键信息可以修改吗?前缀“G”具有权威性。获得了前缀为“G”的正式学生注册号码的学生,不能轻易修改自己的学生注册号码。因户籍关键信息变更,确需修改“姓名”和“身份z号”两项关键信息的,必须履行相关手续。修改时,学籍管理员应在学籍系统中上传户籍等相关证明材料的照片或扫描件,经县级学籍部门核对后,提交至中央数据库进行全国查重和身份比对。如果没有问题,可以修改。学籍修改的历史信息将随学籍永久保留。

八、已获得的“G”字头正式学籍号是否可删除?

原则上不允许删除带“G”字头的正式学籍编号。以“G”为前缀的官方学籍编号,经过全国查重、与全国人口基础信息库比对等一系列严格检验,是学生身份的权威识别。确需删除问题学籍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证明材料报教育部审核后方可删除。

九、转学、毕业后跨省就学办理时间有什么要求? 为做好毕业结业和升级处理工作, 每年从7月15日零时至8月14日24时,学籍系统暂停发起转学业务,其他时间均可发起,7月15日零时之前发起的转学业务可继续办理。

每年毕业后跨省就学新业务上线时间限定为8月15日0:00-12月14日24: 00,3月1日0:00-5月31日24: 00。

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期限内,各省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规定了毕业后的转学期限和跨省就学期限。在这种情况下,以省规定为准。

十、“出国”、“其他离校”、“退学”、“开除”状态的学籍是否可以办理转学及跨省就学?

为方便群众,学籍系统不仅允许学籍(休学除外)的学生办理转学、跨省就学业务,还允许“出国”、“离校”、“退学”、“开除”等学籍的学生办理此类业务。转学完成后,学籍不变,转入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后,学籍发生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处于“休学”状态的学生,在办理转学手续前,必须到原学校办理复学手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100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7
下一篇 2022-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