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可怜儿子儿媳不孝

老人可怜儿子儿媳不孝,第1张

88岁的母亲哭诉无人照顾(孝子照顾104岁老母亲)

常德市98岁的老太太肖桂芝进入临终状态时,已经在床上躺了4天,吃不下饭。她只靠葡萄糖维持生命。只有她的小儿子张成和儿媳妇江水月陪着他。

肖老太太之所以还在纠结,是因为她在等女儿来看她,带她回老家,可是女儿们一直没有来。

肖桂芝和丈夫生了四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女儿已经去世,留下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自从肖夫人的丈夫18年前去世后,她一直和小儿子张成生活在一起。近一年来,肖老太太一直患有老年痴呆症,意识时常不清。但是她意识不清醒的时候,嘴里全是喊女儿的名字,所以快死的时候,小媳妇特别想让几个大姐姐看着婆婆。

我媳妇江水月决定把老人的几个女儿一个个叫过来。她首先给第五个女儿张绣打电话,告诉她肖太太的现状。

张绣程响拒绝了,理由是她工作忙,还要照顾孙子。要知道,她就住在离她家只有几公里的地方,在她母亲弥留之际对她如此无动于衷,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98岁的肖桂芝

五女儿的冷漠不是个例。小媳妇拨通了老人另外两个女儿的电话,重复了她对老五说的话。

另外两个女儿虽然没有像第五个那样直接拒绝,但也表现得磨磨蹭蹭。他们都以今天不方便为由,把见母亲的日期推迟到明天。他们明明知道以妈妈现在的状况随时都有可能放弃,但即便如此,又有什么秘诀呢?

经过江水月的反复工作,与母亲最亲近的五女儿张绣和大儿媳刘春,终于在当天下午来到了肖老太太的病床前。

张绣碰了碰她母亲的手,什么也没说。这是近一年来她第一次见到母亲。江水月站在她身后,指责她说,如果不想留下遗憾,她是绝对不会叫婆婆来的。

站在一旁的大儿媳刘春听到张绣的话后反驳道:你明明阻止我们见老太太,为什么还要指责我们?媳妇的意思是有一次来看肖太太,但是江水月不在家,没进门。

佑希一听愣了,我怎么不知道你来了?这位老太太一天24小时有人照看,所以家里不可能有人。

看来不管是谁在说谎,都应该可以肯定双方有矛盾。

小媳妇江水月

早在1989年,张家的两个儿子就分居了。根据协议,两位老人分别由两个儿子抚养,女儿没有义务赡养。

到了2018年,住在小儿子家的肖老太太意外摔倒,需要卧床休息。几个女儿认为是由于儿媳妇照顾不周,于是协商回家照顾老人一个月。矛盾也是从这个时候产生的。

当时很多亲戚朋友来我小儿子家看望老人,出了钱。大儿媳刘春认为这是人类的善良和互惠,所以她把一部分钱放在里面。蒋的小媳妇认为大嫂这种做法小气,颇为不屑。

就连长孙张明亮也不喜欢刘春的所作所为。刘春是他的继母,张明亮的父亲那时还活着。张明亮亲眼看到,在继母的干扰下,他的父亲多次经过他祖母的房子,但没有进入,因此他对刘春也有很多抱怨。

2018年,肖老太摔倒后,几个孩子按照约定履行了赡养义务,一个人可以照顾一个月。正是因为大媳妇刘春带头毁约,赡养母亲的责任才落到了小儿子张成身上。

小儿子张诚

姜水的心不平衡。她为婆婆服务了18年,无怨无悔。她付出的远不止几个女儿,却处处被她们批评和守护,这让她很难受。

另一方面,刘春觉得自己是媳妇,没有义务照顾老人,但江水月也是媳妇。做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萧夫人的第三个女儿,也很孝顺,能言善辩。她还认为小姑姜水月没有尽到照顾母亲的义务。如果好好照顾她,怎么能让老太太栽跟头呢?

同时,小姑也曾口头承诺过,谁照顾她妈,谁每月给400元,但后来却未能兑现,这也让姐妹们对小姑意见很大。

我想说,照顾我妈是理所当然的。几个姐妹可以先谈条件,然后才能照顾她,你不觉得丢人吗?

当他媳妇和几个大姑在赡养母亲的问题上产生隔阂的时候,小儿子张成似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因为他太老实太孝顺,一直不愿意看到亲戚反目,所以采取了讲和的态度。

但是现在妈妈时间不多了,她想在最后时刻有女儿的陪伴。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张成也要出去解决事情。为此,他专门回了一趟老家,召集各个家庭商量这件事。

五女儿和大儿媳

几个女儿没来,但各家都有代表。我觉得还是几个男人坐在一起摩擦少一点好。

三女婿先表态,赡养母亲是他的义务。但说到他媳妇和他小媳妇之间是否有矛盾,三女婿强调与自己无关,摆出一副回避的态度。

孙子张明亮为江水月代言,他觉得连小姑姑对亲生父母来说也不过如此,无可挑剔。有些阿姨无理取闹,专挑小阿姨的毛病。

听到张明亮这么说,继母刘春站起来躲到了一边。显然,她不喜欢听到继子称赞小姑子。

第三个女婿继续说: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你看他不主动,不拒绝。本质上,他是有点不情愿的,他不表现出来是因为没有意义。

这次家庭会议又无果而终。看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由于姐姐们都不愿意陪老人,张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妈妈回老家。

回到家乡的老房子后,我母亲与我的大女儿刘春和三女儿张云华更亲近了。他们还能找到什么不陪我的理由?另一方面,回到家乡,回归根本,一直是我妈的遗愿,这也可以理解。

张诚无奈。

果然,当张成带着他的母亲回到他的老房子时,刘春和张云华无处可藏,所以他们只能在家探望。和江水月商量后,他们决定轮流照顾。

但是张云华的话彻底激怒了江水月。她说,我在帮你照顾老太太。

在这个月的第一天,当姜水听到火灾,老太太是我的岳母和你自己的母亲。我无怨无悔的照顾了她18年,让你这个亲生女儿只能照顾她几天还得讨价还价?

张云华认为,当家庭财产在分居时给了他的儿子,那么照顾他母亲的责任就是他儿子和儿媳的责任。作为女儿,他已经嫁出去了,没有义务照顾母亲。

双方又因为赡养母亲的问题吵了起来。江水月说,让女儿照顾母亲,绝不是让女儿为自己分担压力,而是老人希望女儿在最后时刻陪伴自己。老人一次养大女儿都难,这么小的愿望都难实现?

双方争吵的声音惊醒了躺在床上的肖太太。她睁开眼睛。尽管她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但她总能认出自己的孩子。

肖太太醒了,大家都不吵了,围了过来。肖太太一眼就看到了三女儿和大儿媳,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了,因为在妈妈心里,这个家还在,他们也要明白,不管妈妈在不在,他们永远都是亲人。何必呢?

出来代表讨论。

对于萧夫人的女儿们,我对她们只有两个字,不孝!他们每一个人都在逃避责任,算计得失,失去亲情,又得到了什么?

都说女儿的妈妈有一件贴身的小棉袄,但对于肖老太太来说,女儿们连创可贴都没有,更别说棉袄了,因为临终之际,女儿们是不可能来陪她最多的。

我的女儿吴,离她弟弟家只有几公里远。坐出租车经过两三个公共汽车站只需10分钟。但是她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来看望妈妈。不管是工作忙,还是照顾孙子,都比见她最后一面重要吗?

再看看三女儿张云华,她居然认为照顾妈妈就是帮小姑减轻负担,本末倒置。老人的亲生孩子是谁?你说这话不怕惹邻居笑吗?

况且肖太太的大女儿自始至终都没见过,理由是乡下远不方便探望。要我看的话,不是距离,是亲情的疏远,对吧?

几个女儿,没有一个表现出哪怕一点点孝心。也许是肖太太没教育好他们,但他们都是成年人了。孝顺需要别人教吗?

对于这些女儿,除了被评价为不孝,我还得补充一点,她们在家里已经是不孝了。

张成带着母亲回了老家。

就说小媳妇在江上吧,比老人的亲生女儿强很多倍。没有她,老人可能活不长。

早在1989年,肖老太太就已经和小儿子一家生活了32年,老伴去世后独自照顾了18年。

18年来基本都是小媳妇在照顾他们。不是小儿子不孝顺,而是儿子比媳妇细心。

到底你媳妇是怎么照顾她的?看老人的年龄就知道了。对于一个98岁的老人来说,你需要她怎样的照顾?

至于2018年老人意外摔伤,锅不能由媳妇背。毕竟再细心的照顾,也不能24小时陪在老人身边。毕竟肖老太太是老年痴呆症患者。话又说回来,如果把老人摔倒的责任归咎于媳妇,那根本不在你身边的女儿们是不是更有责任?

可以说,江水月一直在代替老人的三个女儿履行子女的职责,代替女儿履行孝道。可是,几个女儿不懂得感恩。反过来,他们互相挑毛病,甚至以家庭财产还没分到为由拒绝尽孝。

老人生了几个不孝的女儿很不幸,但遇到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很幸运。输了就有收获。在此奉劝几位姐姐、嫂子,存在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你的丑陋。

当老人看到他的女儿在他身边时,他笑了。

女儿不想孝顺的一个原因是得不到任何家产,但是亲情和金钱有什么关系呢?孝顺需要被报酬吗?

子女孝顺父母,自然不需要任何报酬,因为父母养育子女不需要任何报酬。用利益衡量的亲情能叫亲情吗?

多子女家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赡养重量问题。每个子女赡养老人的份额往往与财产分配有关,财产多的一方是主要赡养人。

这种方式没有错,但是因为没有财产,所以拒绝支持,甚至拒绝探视。跟人品良心有关,跟权责分配无关。

肖太太的日子不多了。她只是想让女儿陪她最后一次。这要求高吗?就算她没把财产分给女儿,你也不打算认她做妈妈吗?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孝道。有时候多子女的家庭不如独生子女,总会有一些子女避重就轻,只是想给自己省事。

张赟和刘春

后记:

谢天谢地,至少有三个女儿愿意在萧夫人最后的日子里陪着她,哪怕是装装样子,只要萧夫人没有遗憾。

同时也希望大女儿和五女儿在心里掂量一下亲情的分量,克服所谓的困难,过来陪陪妈妈。

但多少爱有寸草,得三春晖。不尽孝,就没机会了。等你后悔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每个女儿都有老去的一天。想想她的晚年。你真的愿意被孩子这样对待吗?

:260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113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7
下一篇 2022-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