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令人向往,无论是充满神化的故事,还是里面埋藏的大量宝藏。大家都很好奇古墓里藏着什么宝藏,但是从来没有人挖出来过。
其实秦始皇陵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故事,真假难辨。
《三个助手的故事》中有记载,项羽曾经带领三十万士兵盗走了始皇帝的陵墓。在发掘的过程中,一只金鹅从墓中飞出来,往南走。几百年后,三国时期,这只金鹅又出现了。有人向安南提督张善行贿,送给他的就是这只金鹅。金鹅刻有文字,张山判断是来自秦始皇陵。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更注重“坟墓是安全的”,“死者是伟大的”。一个人的过错再大,一旦死了,什么都不能追究,一切都结束了。但历史上还是有掘墓鞭尸的案例,最著名的应该是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伍子胥对楚平王恨之入骨,即使死后也不会罢手。
结果伍子胥被这件事玷污了。
另外,中国古代有句话:“盛世不自掘坟墓”。这可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秦始皇陵确实存活了好几个朝代,让我们为之感到“小幸运”。好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职业盗墓贼。他们盗走了许多著名的陵墓,但只有始皇帝的陵墓让他们无可奈何。
这说明始皇帝的陵墓太诡异了,太隐蔽了。
1974年3月的一天,夏河大队西洋村的村民们像往常一样在地里干活。他们用锄头敲开了一座地下宫殿,让里面的兵马俑重见天日。专家通过调查发现,秦始皇墓唯一被挖掘的痕迹是两条沟,是楚王项羽留下的。所以秦始皇的陵墓一直没有打开过。
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挖掘了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陵墓被打开的那一刻,陵墓里原本色彩斑斓的丝绸面料瞬间失去了本来的色彩,让无价之宝失去了价值。这个惨痛的教训使国家决定不再挖掘帝王陵墓,所有发现的帝王陵墓都必须得到保护。
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陵墓开启,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保护,里面的多种丝绸制品被氧化变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根据现有的科技条件,我们暂时还不能对常年存在于厌氧环境中的珍贵文物提供有效的保护。这些发掘出来的文物虽然能保存下来,但会失去研究价值。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目前的技术问题。
如果要挖掘秦始皇陵,首先要建造一个无氧环境的巨型封闭环境。这种封闭的环境至少比始皇帝的陵墓要大。但是帝陵总面积56平方公里,可想而知这个工程有多大。
据司马迁说,皇陵里有水银河。如果水银从挖掘中泄漏,它将造成不亚于核爆炸的污染。为了对付这种汞,我们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保证地下水源层处于无氧环境,然后把那里的水抽出来。这一切都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这太难了,除非在另一个星球上进行。
而且,就算前面的条件都满足了,我们成功打开帝陵,这个发掘工作至少也要持续好几年,那我们还需要搭建一个天棚来应对每年的雨季。这个棚子需要完全覆盖皇陵,中间不能有支撑柱,因为打桩必然会影响地宫的结构。试想,这样一个跨度几百米的棚子,怎么能建成?
显然,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帝王陵墓的发掘。你可能不知道,当初发掘者看到的兵马俑是有颜色的,不是现在看到的颜色。这也是因为空气体中的氧。我们不想看到兵马俑的“悲剧”再次发生,所以不能草率挖掘。
另外,中国的考古发掘有主动发掘和被动发掘两种。主动挖掘属于学术研究,这种比较要花钱;被动挖掘是和其他工程一起进行的抢救性挖掘,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考古专家一致认为,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地下文物保持不动。
但是,我们不知道秦始皇墓里有什么宝藏,但是这些宝藏的价值肯定是非常巨大的。西周以后,我们确实有了记录历史的习惯,但当时流传下来的史书确实太少了。从炎黄到春秋战国,跨越了1000多年,但是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太少了。
相传秦代的信仰与夏商周时期的信仰非常相似。我们可以通过秦朝的史记来破译古代的一些情况。秦朝时“焚书坑儒”是一场浩劫,很多记载被抹去。现在,我们只能希望在始皇帝的陵墓中找到一些记录,从而揭示先秦时期的面貌。
除了历史记载,秦始皇陵还有其他文物,如青铜器、竹简等。这些文物我们不熟悉,也做不出来。所以我们期待秦始皇陵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颠覆性的文物,给我们展示一个不一样的秦朝。当然,这些只是猜测。也有可能秦始皇陵已经空空。毕竟经历了两千多年。
其实很多人想开放秦始皇陵,或者是为了名利,或者是为了学术,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秦始皇陵之所以叫秦始皇陵,在于它的完整性,但是一旦开放,它就不再是秦始皇陵,而是一个实验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