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者

数字劳动者,第1张

什么是数字劳工?有什么特点?中国数字劳工平台有哪些?

1.什么是数字劳动?

“数字劳动”的概念起源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家。2000年,意大利学者terranova通过研究数字经济中互联网用户的免费劳动,首次提出了“数字劳动”的概念。

互联网时代,网民可以利用互联网自由发布信息,达到自我满足的效果。与此同时,这些劳动成果也在被互联网资本无偿剥削。网民生产的所有知识和内容都被互联网公司免费占用,同时产生大量剩余价值。随后,“无形劳动力”、“非领阶层”等概念相继出现,被用来概括网络时代被赋予新身份的受众。

克里斯蒂娜·福克斯(Cristina Fox)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互联网资本运营的情况,并发展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动”理论。他认为:“数字媒体技术和内容生产中资本积累所需的一切劳动都属于数字劳动。”他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斯迈思的“受众商品论”相结合,进一步发展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动”理论。他认为,数字劳动的剥削过程涉及三个方面:互联网使用的强制和异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商业化。

二、数字劳动的特点

1.工人多样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参与社会资本流通,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共享性极大地扩大了劳动者的数量和分布。无论是哪种职业的劳动者,当他们无偿贡献自己的劳动时,就已经在被资本剥削了。

2.劳动对象的数字化

过去,劳动对象主要是指人类投入自己劳动的一切物质资料。然而,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数字劳动的劳动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处理的对象除了硬件制造设备等物质资料外,还包括文字、图片、音乐甚至人的情感、思想等抽象资料,但本质是一串虚拟的数据。

3.劳动工具的现代化

社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工具逐渐从最原始的设备转变为云、网络、终端等一系列新的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数字劳动的必备工具,劳动工具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

三。中国数字劳动力平台概述

数字劳动力平台是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最快的业务。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交通、家政等各大平台发展迅速。平台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也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例如,2016-2018年三年间,网约车平台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从9.5%上升到36.3%,网上外卖平台营收占全国餐饮行业的比重从1.4%上升到10.6%。

从相关从业人数来看,数字劳动力平台已经成为中国就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仅在2016-2017年中期,在 # 8221;滴滴出行 # 8221;近2110万人在平台上获得了收入。2018年在 # 8221;美团外卖 # 8221;平台从业者超过270万,比2017年增加近50万。2018年,另一家交割平台 # 8221;小蜜蜂外卖 # 8221;中国大陆有300多万注册骑手。

四。数字劳动平台的运行模式

在中国,数字劳动力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

1.平台是自营的。

这种模式是由企业自己建立的互联网平台,用来开展自己的业务,直接面对客户(称为 # 8221;B2C # 8221)。在这种模式下,平台以员工为用工主体建立劳动关系,严格控制人员招聘、服务标准和工作条件;也有采取劳务派遣的平台,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合同。#8221;第一辆车大约 # 8221;还有 # 8221;神州专车 # 8221;是这种个体户模式的典型代表。

“第一辆车大约 # 8221;加载O2O网约车服务的是传统出租车公司。平台与司机的关系属于传统的劳动关系,平台与司机签订劳动合同。#8221;神州专车 # 8221;公司车辆租赁给司机,司机由劳务派遣公司招聘管理,司机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司机按月领工资,享受“五险一金”待遇。

2.加入合作模式。

平台企业搭建互联网平台,吸引大量第三方小微企业参与,形成平台规模集聚效应。这种运营模式被很多生活服务平台采用,具有资金少,市场发展快的特点。这种模式运营的平台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信息中介的作用。平台本身并不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工主体。关联企业自行招用职工,可以与职工形成劳动关系。

3.新的共享模式

这种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将闲置的劳动力、技能、生产资料等资源整合共享,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与传统的“公司+员工”的用工模式不同,这种模式采用的是“平台+个人”(即所谓的C2C)的用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平台仍然扮演着信息中介的角色,但同时又负责制定服务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包括保证服务的安全性、服务费的价格等等。

现在国内的数字劳动力平台企业往往不拘泥于某一种运营模式,而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运营模式。尤其是那些市场规模和覆盖面较大的运输外卖平台和外卖配送平台,更倾向于采用平台自营、加盟合作、新共享等混合运营模式。

内容来源: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数字劳工平台与劳动者权益保护(50页)。可移植文档格式文件的扩展名(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缩写)

推荐阅读:

国际劳工组织(ILO):数字劳动平台在改变工作世界中的作用(英文版)(283页)。pdf)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供应链中的劳工标准:如何成为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74页)。可移植文档格式文件的扩展名(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缩写)

本文中的数字劳动是什么意思?数字劳动平台中的数字劳动有什么特点?

上一篇:欧盟可持续发展融资行动计划3大目标10大行动介绍下一篇:什么是对外投资?中国对外投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1338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7
下一篇 2022-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