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属于什么文化遗址

三星堆属于什么文化遗址,第1张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三星堆属于哪个朝代为什么叫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鸭河南岸,是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继1986年中国第一次三星堆祭祀坑集中考古工作后,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在时隔30多年后于近日重启。

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坑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

中央电视台记者褚尔佳:在我的右手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大的建筑。其实这个建筑就是三星堆祭祀区的考古棚。三星堆考古工作重启后,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都在这个考古棚里。实际上,三星堆考古是典型的田野考古。在我们的印象中,田野考古就是在野外进行的,暴露在露天阳光下的考古工作。但是这次三星堆考古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个环境相对较好的考古温室里。

考古棚为三星堆发掘提供保障。

央视记者褚尔佳:这个考古棚为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比如我住的广安,这两天下了小雨,肯定会对户外考古工作有一定影响。不过目前这个室内考古工作不会受天气影响,所以这个还是很贴心的。另外,这个考古大棚的建立也可以说是为三星堆出土的考古遗址和文物的第一次保护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也可以说是对文保工作非常好。

这次考古发掘集中在三星堆古城西南。

央视记者褚尔佳:这次我们对三星堆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整个三星堆古城的西南方向,也就是已经发现三星堆南墙的东北角方向。考古人员告诉我,目前我所在的位置集中在1986年发现的1号坑和2号坑,以及我们这次发现的6个新坑。可以说,1986年在1号坑和2号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目前,这些文物主要陈列在鸭河南岸的三星堆博物馆。

新发现的6个坑集中在1号坑和2号坑周围。

央视记者褚尔佳:另外,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画面。这张图主要是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大棚的情况。图中数字K1至K8表示1号至8号祭祀坑,我们可以看到K3至K8代表了本次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坑。在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点,5号坑、6号坑、7号坑靠得很近。今后,三星堆的发掘和考古还将继续。

三星堆考古的三个“事件”

三星堆祭祀坑的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从20世纪20年代末第一次发现三星堆文物,到1986年发现两个著名的祭祀坑,再到最新发现6个祭祀坑,都是相当偶然的。三次意外打开了3000多年前古蜀王国的大门。

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可以追溯到90年前的一个巧合。1929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村民严道成和他的儿子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挖了一条沟,准备耕种。据记载,颜卿用锄头翻土时,突然被一硬物电击,挖开后发现是一件玉石石器。于是,尘封了三千年的古蜀之门被敲开了。

1986年3月5日,三星堆遗址开启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挖掘线索,附近窑厂的工人加紧取土烧砖。1986年7月18日晚,砖厂工人惯常的挖掘动作突然改变了考古挖掘的节奏。工人取土时挖出了几块玉,一号祭祀坑出现了。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当时发现是因为砖厂取土烧砖,属于抢救性发掘的一种。

不到一个月后,1986年8月14日晚,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当砖厂工人在距一号坑30米处挖掘时,一处埋藏文物的地方再次暴露。这是二号祭祀坑。坑内堆放了大量遗物,有青铜头像、站立像、大型面具、大象门牙等。1986年,三星堆的两扇神秘大门被意外撞开。

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赵殿增:神秘的历史就是这些东西从来没有人见过,文献上也没有记载。所以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时代。我们根据它们的地层和年代,把这两个坑框定在大约3200年前到大约3300年前。

三星堆考古第三次事故发生在2019年,恰逢三星堆发现90周年。2019年12月2日,当考古人员试图在一号、二号祭祀坑周围小范围挖掘,希望不大时,意外地再次发现了一件绿色青铜器的一角。当大家对这件青铜器是否属于三星堆文化充满疑惑的时候,三星堆第一任考古领队陈德安俯下身摸了摸。凭着他的深刻体会,他斩钉截铁地说:“就是个大嘴巴,没问题!”。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我们谁也不相信还有别的。试试挖,包括青铜器出土的那一天。我觉得可能是宋代的青铜器。后来陈老师说是大嘴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实是有坑3的。

1986年发掘的1号坑和2号坑之间的距离只有30米左右,新发现的6个器物坑就位于这30米之间。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在21世纪的前10年,我们进行了两次密集的勘探,但是很遗憾,从2004年开始,这两个坑做了这个平台来展示,正好把我们整个八个坑完全覆盖住,压住了。只露出坑的一角,也就是三号坑的一角。一方面我很幸运的找到了这个角落,于是顺着小路走,这批坑就出来了。不然要好几代人。

伴随月球三千年的三星堆的神秘起源。

提起三星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神秘的青铜人头像。其实让人思考的不仅仅是出土文物。“三星堆”这个名字也很神秘。“三星堆”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这个67米高,外表不起眼的斜坡,就是著名的三星堆里的“土丘”,在四川盆地西部的广汉土地上屹立了3000多年。堆,在四川人的口语中,是人造基地建筑的意思。三星堆可以理解为人工建造的三个土台。这三个黄土堆位于东经104.2度,北纬31度。在它的东北面,有一面月牙形状的破墙。土堆和城墙隔着马木河面对面。于是,当地人给这种景观起了个外号叫“三星伴月”。“三星堆”这个名字的最早起源已经无法考证。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清朝嘉庆年间,广汉县志有记载。当时广汉叫汉州,汉州八景之一,三星堆有月亮是其中之一。证明在清朝嘉庆年间,这里已经有三座土墩了。

现在三星堆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样子。受历代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三个黄土堆中,只有最西边的一个留存了下来,但只剩下一半。据专家介绍,由于古籍和地方志的原因,没有记载修建这三座土墩的原意。三千多年来,没有人知道里面封存着惊人的历史信息。随着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在考古学家基本认为它是3000多年前古蜀王国的遗迹。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根据我们的考古调查,推测当时不是这样的。当时是条形的墙,大概是后期人类活动破坏的。当两个缺口被挖,三个孤独的桩自然形成。这应该是对三星堆土墩起源的科学解释。

西南面剩下的半个土堆,相距仅300米左右,就是震惊世界的三星堆“祭祀坑”。在这两个坑中出土了伟人铜像、大型青铜圣树、青铜立面具等文物。2019年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也位于此。三个土堆靠近祭祀坑。因此,曾有研究者认为,这三座土墩可能是祭祀用的祭坛,距离如此之近,方便祭祀仪式结束后埋葬器物,但这种说法颇有争议。三个土堆的来历和用途是什么?成为三星堆的谜团之一。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现在根据这几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已经很清楚的在三星堆的土堆南面,也就是城外,发现了一条非常宽的壕沟。证明要么是城墙,排除了完全是为了修坛而建的可能性。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一座人口数万的巨大古城。然而,3000多年前,这座城市神秘消失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1449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8
下一篇 2022-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