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结婚证样式

河北省结婚证样式,第1张

河北省结婚证样式

 

一、现在的结婚证样式

2004年启用至今的结婚证颜色和规格都做了改变,并增加了证书的高科技含量。新式结婚证、离婚证封面均为枣红色。新式结婚证封面烫金,离婚证封面烫银。为便于计算机打印,将现行竖排版改为横排版。证件内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印章。证件内芯全国统一编号(证件印制号)。证件封面及内芯文字根据需要进行了适当修改。

 

新式婚姻登记证书采用了更加严格的防伪措施。内芯纸张采用定向定位安全防伪水印币纸,水印图案为双喜。封皮采用进口纸张,内含无色荧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证书”和英文“M P R CHINA”及圆形“双喜”字样。

 



二、结婚证样式的历史变迁

1、清朝的婚书

有史记载的、由官方颁发的结婚证,最早出现在清代,称为“龙凤帖”“鸳鸯礼书”“网丝婚书”。由官方颁行,内容包括:双方籍贯,父祖三代姓名,男、女行次、年庚以及主婚人、保媒见证人签押。民间也出现了婚书形式,民间初婚的婚书必由家长开具,内容包括:男女生辰八字、三代姓氏、籍贯和保媒人、见证人。

 



2、太平天国时期的合挥

太平天国时期,新郎新娘在婚礼举行前必须一同前去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向当地政府领取专门的“票签”,这就是“合挥”,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结婚证书。 “合”意为合并的意思,“合挥”一式两份,中央盖政府龙凤大印。“合挥”又称“龙凤合挥”,是太平天国法定结婚证书。

 

3、清末民初的便条式婚书

清末到中华民国初期,便条式婚书在普通居民中非常流行。婚书上要将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全部要写出来,有的还要写清楚订婚或举行婚礼时的饭庄。

4、民国中期的结婚证书

该证书采用采用了醒目的红囍字,也将中国国民党党旗(左侧青天白日旗)与中华民国国旗(右侧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一并印制在证书上。

 



5、建国后的结婚证

1950年的结婚证只有两个巴掌大的薄纸片,上面除结婚人的姓名、年龄、籍贯、签名,以及证婚人的签名外,没有任何绚丽的图案。封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俩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之精神, 自愿结为夫妻,平等相待,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

 

6、文革时期的结婚证

“文革”期间,每张结婚证上都必有一段毛主席语录。20世纪60年代的结婚证书上,已经印上了婚姻法的相关条款。文革期间的结婚证深深的烙着那个时代的政治印记,毛主席头像也常常出现在结婚证上。

 

7、改革开放后的护照式结婚证

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结婚证不再是夫妻两人压在箱底的婚姻纪念品,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人们使用结婚证的次数日趋增多,于是结婚证也随之“返璞归真”,逐步取消了复杂的图案,并由奖状式变为护照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194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9
下一篇 2022-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