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指的一带是什么一路是什么(一带一路指的是什么)

一带一路指的一带是什么一路是什么(一带一路指的是什么),第1张

一带一路指的一带是什么一路是什么(一带一路指的是什么)

说起“一带一路”,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一带一路”分别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探索的真理。只有让贫困的地方互联互通,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布局,才能。

“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正式诞生,但事实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成型。从古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一带一路”,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

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

“一带一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国内外贸易往来不断。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两条对外贸易通道逐渐形成。一条是陆路通道,从当时的长安(今Xi安)出发,经甘肃、新疆,再到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

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张骞受汉武帝之命,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两次出使西域,带回了西域的葡萄、石榴等农作物的种子。张骞也成为司马迁笔下“凿空西域”的第一人。

另一条是海上通道,从广州和泉州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最后到达东非和欧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最早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它们的原始功能,它们被用来运输中国古代的瓷器、丝绸和其他商品。

随着贸易的日益密切,经济价值也带动了社会价值。这两条商路成为了沟通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桥梁。驼铃响,丝绸之路忙,漂洋过海的商旅匆匆。到了隋唐时期,繁荣的社会经济和开平的国力吸引了“万民朝”。

大家开始向往神秘的东方。与此同时,中国南北之间出现了职能分工,南方的经济地位更加突出,而北方承担了更多的军事和政治职能。在积极的外交政策下,一条从成都到缅甸的南方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唐朝除了名著《玄奘西游记》和《大唐西域记》,还有一个人在闷声不响地干大事。他就是杜欢,曾是唐骏的“随军记者”,然而一场西域军事冲突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成为完成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人。

在他的专著《京吉星》中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传到西方,造纸术通过西亚北非传到欧洲各国,大大降低了文字载体的制作成本,知识不再是贵族的专属。人们开始放下斧子,思考文明。

时间来到了宋元时期。此时北方游牧王朝迅速崛起,不断为争夺土地而发动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治安好的南方更适合经济的孕育和发展。由此,全国经济中心南移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但是空以前以南方城市为中心的海上贸易是繁荣的。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广州和泉州迅速成为“国际城市”,江淮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已经初具规模。

然而,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更加明显。在明朝,不断的战争入侵欧亚大陆。动荡之下,陆上丝绸之路不再繁荣,逐渐衰落。与此同时,海上贸易层出不穷,世界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说到航海,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航海先驱——郑和。

在欧洲人民呼唤人性回归的时候,郑和船队已经带着200多艘船只驶入印度洋,游历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于1405年首航下西洋,7次航行跨越28年,比哥伦布早87年,比麦哲伦早114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稳定东南亚的国际秩序,通过亚非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推向顶峰。

此后,明朝虽然闭关锁国,但海上民间贸易和海盗势力的迅速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海地区和南阳的繁荣。1543年,丝绸之路遭受重创。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一堵“奥斯曼墙”切断了桥梁,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戛然而止。

导致陆路物流成本增加,欧亚大陆内陆国家落后,内陆与沿海地区经济差距拉大。重建丝绸之路迫在眉睫。

上世纪60年代,丝绸之路复兴提上日程,一条从新加坡到土耳其的铁路如火如荼。

2008年,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联合国全球努力激活丝绸之路。在中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共同支持下,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正式诞生,欧亚大陆桥的构想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渐成为现实。

“一带一路”:与世界共命运、共谋发展回顾“一带一路”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背后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从经贸开始的,而且远远超越了经贸。在“一带一路”的铺设中,一种独具东方智慧的和平互惠外交精神正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如今,已有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达成合作共建协议,2000多个项目如火如荼。“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寻求政治霸权的工具,也不是“债务陷阱外交”的阴谋。而是通过创造互联互通的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让全世界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

让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明闪光点。实践证明,“一带一路”的倡议是绝对正确的。自倡议发起以来,中国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进口产品不断增加,海外仓库建设得到大力推进。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热烈欢迎海外企业“进来”,支持他们在中国设厂、投资、创业。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直接投资可达1360亿美元,累计货物贸易额9.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开放政策吸引了沿线国家,在中国设立了2.7万家企业,实际投资约600亿美元。在一带一路的共建中,工程项目的建设也是重头戏。

2013年至2020年,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积极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6400亿美元。此外,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使中国企业为沿线国家创造了近400亿美元的投资,为项目东道国支付了22亿美元。

除了直观的经济价值,中国在沿线国家开展的工程项目还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形势,帮助所在国解决了3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向全世界发起冲击。当全球经济关闭、贸易减半时,“一带一路”的建设从未停止。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它恢复了工作。机器的轰鸣声在匈塞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吉雅铁路上无时无刻不在回荡。

中孟帕德玛大桥、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也在顺利有序推进。中欧99万件、7.6万吨的“钢铁骆驼队”成为“快递小哥”,将沉甸甸的防疫物资送到各国手中。“一带一路”的高层互联互通,使千里之外的大量防疫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供应。

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使各国在危机时刻同舟共济,开放包容的增长模式为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惠及全球。“一带一路”为国际贸易开辟了更多的可能性,使世界经济能够挣脱夹缝的束缚,在广阔的新空空间中自由生长、开花结果。

据统计,8年来,超过4万列列车不断穿梭于欧亚之间,运载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货物,开通了73条运营线路,使欧洲23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紧密“串联”在一起。

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贸易日益繁荣,进一步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从0到1,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这种“中国模式”寄予了信任。

“一带一路”也承载着期望,不负重托,与各国共同努力,促进贸易,拓展市场;国际上,是推动全球化;在国内,“一带一路”不断将中国推向世界。随着政策的红利,在华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商机。

20年前,搭上WTO的快车,联想、海尔等国内企业迎来了契机。他们把产品带到国外,走向世界。他们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奋力拼搏,成功打开了市场,站稳了脚跟。

接着,百度、阿里、腾讯跟随第一批成功标杆企业,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迅速崛起,拓宽海外市场。

20年后,“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开辟了一条新路。“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一端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

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5%以上。面对3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在当地人口红利不断减少、国外需求日益强劲、人民币国际化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勇敢走出去,与全世界做生意,在新兴市场大展拳脚,正是时候。

八年前,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世界上仍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如今,“一带一路”的利益已经遍布全球,这个独一无二的“中国方案”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在改变世界的格局,丝绸之路,曾经是无尽的商业旅行的场景,现在正在更广阔的世界重现。从“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的建设正在不断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带一路”将被赋予更重要的使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3933150@qq.com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2003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9
下一篇 2022-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