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北部,浙江省和安徽省的交界处,有太湖流域最高的山——天目山。她的最高峰海拔高达1506米。
她之前的古名其实叫“浮玉山”,而不是“天目山”。
她之前的古名为什么叫“浮玉山”?
在以前,这个问题恐怕不好回答。
但是,我们现在在她的脚下发现了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遗址中大量精美的玉器,似乎在暗暗提醒我们“浮玉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意义。
良渚文化的大师们有着浓厚的崇玉文化。
所以“浮玉山”“浮玉山”就是“浮”在山上的玉。
而“玉”又代表了什么?
“玉”就是“神”的意思。
那么,可以想象“浮玉山”的意思是:有“神”浮在她身上;她是良渚文化所有者心目中的“圣山”。
然而,“浮玉山”,这么一个美丽而又有历史意义的名字,为什么后来被改成了“天目山”?
据说“天目山”的名称始于汉代。
因为她有两座山峰,东方和西方,在东方和西方的峰顶上有一个水池,终年不凋零,就像眼睛,仰望着天空。
因此,她在汉代被人们命名为“天目山”。
但是,这种说法值得推敲。
如果,仅仅因为两座山峰的峰顶有水池,就把“浮玉山”这个名字改得太草率了,这个名字有历史意义,很好听。
当时把“浮玉山”改名为“天目山”,并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应该有更充分的理由。
那么,这个更充分的理由是什么呢?
要注意的是,“扶余山”在汉代改名为“天目山”。
汉代,是西方佛教传入中国,中国道教方兴未艾之时。
直到现在,天目山山顶仍然是韦陀菩萨的道场。
那么“浮玉山”改名为“天目山”会有佛教、宗教等因素吗?
佛教是西方文化,但她要想在中国扎根,不接触和吸收中国本土的民间文化是不行的。
因此,将“浮玉山”改名为“天目山”,有佛教徒弘扬佛法的目的,也应该符合当时中国当地的历史文化。
也就是说,“天目山”这个名字的背后,是有历史的,比良渚文化还要久远。
那么,这是什么历史?
我们来看看良渚文化之前太湖流域还有哪些文化。
良渚文化始于5300年前。
在此之前,7000年前,同一地区就有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也有玉文化。
但是她出土的玉器,和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比起来,显得非常落后。
在河姆渡文化之前,也有8000-7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
但是跨湖桥文化中没有玉文化。
然后,7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中没有玉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有玉文化,但落后。到5300年前,良渚文化已经有了非常发达的玉器文化。
其实在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还有一个凌家滩文化。
灵潭文化形成于距今5800年前的安徽巢湖流域,其中有非常发达的玉文化。
凌家滩文化在5300年前突然消失;良渚文化在5300年前突然兴起。
有什么联系?
现在我们忽略了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关系。
我们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玉文化在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发展?
在这里,我们不禁想起《史记》中的一段历史记载。
《易·周树·史·吉杰》记载:
“以前有个窝氏家族,有个造反的,是你任命的。以国之伪,以权善国而主破,汝已取之。我怒而变,有巢而死。”
《博物志杂记》也记载:
“曾经有一窝臣子贵,被国家拿走了。我怒而变,有巢而死。”
尤超无疑是河姆渡文化的集大成者。
据史书记载,有朝一家就是因为太相信,任用“乱官”而死的。
那么,这个谋求夺取别人国家的“叛逆者”是谁呢?
他和河姆渡文化中玉文化的发展有关系吗?
我们知道,玉文化发源于北方,最早由东北的兴隆洼文化和赵堡沟文化传播到南方。
距今7800年,玉文化传到湖南高庙文化。
七千年前,玉文化传播到浙江太湖流域的河姆渡文化。
显然,河姆渡文化的玉文化是通过湖南高庙文化传播的。
所以玉文化最初传到河姆渡文化的时候,并不是河姆渡文化的主体文化。
这就是玉文化在河姆渡文化中落后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到了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文化会突然发展起来呢?
看了上面的史书记载,我们不禁想到,玉文化的拥有者已经从一个“乱臣”变成了有朝一族的领袖。
他们掌握了优超部落的权力,开始在优超部落中推广自己的玉文化。
那么,夺取了晁氏政权的玉文化的主人是谁呢?
在浙江省渠县天目山,湖南省零陵山和阳明山之间的山坡公路上,有一种草本植物,名叫箬竹。
这种竹子最大直径7.5毫米,杆高可达2米。这不是一种很强壮的植物。
我们观察到,这个“箬竹”的“若”,是一个“竹头”下的“若”。
那么,这种“箬竹”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本身的特点是“若”吗?还是因为长在“若”而得名?
这个地方原来是“若山”还是“若水”?
“爇”字形是一个人跪在地上,双手抓着头上的头发的形象。
那么,这个图像是什么意思呢?
它意味着悔恨、祈祷还是服从?
所以“若”字的意境很符合高庙文化主人的心境。
本来是北方兴隆洼文化的集大成者,却在入侵中原时战败,逃到湖南白手起家。他们的处境非常困难。
因此,他们把再次战斗的地方叫做“爇”。
《五帝志》记载:“雷祖为黄帝之贵妃,生二子,后有天下。一个是玄涛,是给青阳的,青阳掉进河里;二、昌邑,若水而居”。
这位篡夺了朝家大权的“乱臣”是黄帝“二子”之一的常毅吗?
《五帝年谱》记载:“黄帝崩葬乔杉。孙长义之子列文,立为帝颛顼”。
颛顼是昌邑之子,五帝中的第二个皇帝。
他的历史功绩甚至超过了五帝时代的创始人黄帝。
看五帝编年史,黄帝不过是“北追肉粥”,其效果却是“徙无常,兵为营守”。
而颛顼则是“北至游陵”。
“优灵”在哪里?
顾名思义,“游陵”就是北方的祖陵。
黄帝和颛顼是“龙的传人”,龙的故乡是东北和辽西。
所以“游陵”指的是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赵堡沟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尤其是红山文化的牛河梁文化遗址。
在距今5000年至4500年期间,这些地方被小河沿文化的拥有者占据。
所以黄帝“北追肉粥”是为了对抗东北小河沿文化的拥有者。
但他非但没有赶走小河文化的主人,反而被小河文化的主人追杀,到处乱跑——“迁徙无常,兵者营守”。
但黄帝禅位于颛顼后,颛顼“北至幽陵”——4500年前的小河沿文化被摧毁。
那么,为什么颛顼这么能干呢?
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他是良渚文化的集大成者。
良渚文化是“五帝时代”最耀眼的存在。
颛顼因为他的良渚文化的强大,消灭了小河沿岸的文化。
而如果说颛顼是良渚文化的集大成者,那么昌邑就是一个有窝族的“乱臣”。
昌邑就是卖身为奴,为幽巢当臣子,逐渐取得幽巢的信任,最终夺取幽巢的天下,创造了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
那么,以后再说《浮玉山》。为什么改名为“天目山”?
因为,在“浮玉山”之前,她本来叫“天目山”,汉人只是恢复了她的原名。
那么,她最初为什么叫“天目山”呢?
再来看《五帝实录》:“昌邑娶蜀山之女,名为昌普,生莱文,莱文有德。黄帝崩了,埋葬了乔杉。孙长义之子列文,立为帝颛顼”。
司马迁把黄帝、昌邑、颛顼作为个人来写。
其实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每一个都是一个世系或者世代。
而且,创造了“五帝时代”的黄帝和生了玄韬、常毅的黄帝不是一个黄帝。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叙事体系。
昌邑娶了蜀山的女儿。
看这个“蜀山世家”的“蜀”。
“舒”的原型词显然是一个家族的徽记或图腾。
而这个族徽或者图腾里强调的是什么?
重点是一只眼睛。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父为鲧,鲧父为颛顼帝,颛顼父为昌邑”。
那么,为什么禹和鲧分别叫和夏鲧呢?
夏朝为什么以国名自称夏后氏?
再来看“侠”字。
“夏”和“舒”一样,也是一个鹤立鸡群的大眼。
显然,她也是一个种族的标志或图腾。
为什么“夏”和“舒”都强调一只眼?
很明显,夏和蜀都是晁氏的部落。昌邑夺得朝族领导权后,他们接受昌邑世系的领导权。
但是到了大禹的时候,他们自己的部落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了,全靠他们的母系——蜀山和夏后氏支撑着。
于是,由于母系氏族人和自己的团结,大禹不得不皈依母系氏族,国号夏。
从父系来看,大禹的父系可以追溯到黄河流域的华胥氏,从母系来看,大禹的母系是长江流域以“侠”为图腾的巢氏。
华胥氏的“华”,尤超的“夏”,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华夏。
现在,我们知道天目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天目山”就是晁家的“神山”。
因为超世部落崇拜眼睛,他们的圣山就叫天目山。
那么,为什么现在四川都是关于夏朝的传说呢?
为什么“若水”在四川,而“穆宗人”却在三星堆出土?
这还要追溯到颛顼时代。
颛顼依靠良渚文化强大的经济实力,消灭了小河沿文化,一直镇压北方游牧民族。
然而,4300年前,一场巨大的洪水导致海水浸泡,良渚文化被彻底摧毁。
颛顼的血统一蹶不振。
为了应对战争,他们调往北方的部队因为失去了补给来源,不得不分散。
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家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相继产生。
都是天目山的人,失去了天目山神的庇佑,四处流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3933150@qq.com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