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籍第一人

中国国籍第一人,第1张

中国唯一双国籍人(中国唯一拥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是南安人)

来源:南安市交通局)

修路,发展经济。——叶飞

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企衡,原名叶晨,军事家、政治家。福建省南安市金涛镇人,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他是中国唯一拥有双重国籍的开国将军。

叶飞早年回国留学。在学习期间,他开始参加秘密的革命工作。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得一级红星功勋奖章。

“修路,发展经济”

叶飞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乡亲们时刻关心着冷暖。

金桃镇占石村,为开国将军叶飞将军故里。在这里,叶飞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建国后,叶飞几次回到家乡,牵挂着家乡的发展和乡亲们的生活。他会为村民生活的艰辛而焦虑,他会为村里找到一条好的发展道路而高兴。去詹市村的路上,路边刻着八个大字:“修路,发展经济”,是叶飞写给村干部的。

位于南安市金涛镇,占据石村叶飞故居。

启发教师

他和他哥哥一起参加了革命。

72岁的叶万仓是叶飞的堂弟。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叶飞有很深的渊源。从他口中,记者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和当时大多数闽南人一样,叶飞的父亲叶孙伟因为家境贫寒,选择了去南洋,在菲律宾扎下了根。为了不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他把大儿子叶启存和二儿子叶飞(分别为7岁和5岁)送到了家乡叶万仓说,当时两兄弟只会说英语,不懂中文,惹恼了老师,挨了不少板子。

位于南安市金涛镇,占据石村叶飞故居。

初为人母的谢彬娘,求从菲律宾回来的邻居教哥哥们说闽南话。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很快就名列前茅。

小学时,兄弟俩认识了一位影响他们一生的老师——叶继才。叶继才是启蒙叶企存、叶飞革命思想的爱国革命家。

小学毕业后,在叶继才的极力推荐下,兄弟俩进入了当时革命氛围浓厚的厦门市第十三中学,接触到了更多的进步思想。1928年,14岁的叶飞首次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一年后,他发展了弟弟,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

受他们两兄弟的影响,当时石村90%的农民都参加了革命,他们建立了“安南勇”县委中央、农会、共青团、妇联、儿童团等组织,以及红卫兵、游击队等革命队伍,与国民党军队进行革命斗争。村里27位烈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曾被称为“红军前哨的一颗明珠”。

"因为这段经历,叶飞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叶万昌说。

位于南安市金涛镇石村的叶飞雕像。

恭城乡

他最关心家乡的发展

1959年,叶飞回到家乡。当时他是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兼福建省委书记。由于当时没有路,只有一条坡度很陡的石梯路。没有任何通知,叶飞轻车简从沈坤村一路走来,与村民们亲切交谈。

来到生产大队食堂,叶飞看到能给人拍照的粥,非常兴奋。“这食堂不能干下去了,会死人的。”当他得知一些地下老党员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时,他挨家挨户走访了十几个老党员。他每到一户人家,就请这些长辈到大厅里坐下,自己站在大厅的最底下鞠躬,歉意地说:“对不起大家。我没做好,让你受苦了。”

叶飞的举动,让本来满腹委屈的老党员释怀了。

那天晚上,叶飞没有住在县招待所,而是在他小时候住过的房间休息,分别和公社干部谈话,直到凌晨才休息。第二天,召集30多位老同志座谈,自掏腰包与他们共进午餐。叶飞知道情况后,心里很沉重,没吃几口饭,就起身去各桌给老人夹菜。饭后,叶飞宣布解散食堂,分给地下老党员每人5%的自留地,让每户养家禽家畜,鼓励大家生产自救,同时整顿公社领导。

1990年,叶飞再次回到家乡,这次进出村子的路还是没有修好。雨下得很大,叶飞踩着泥泞的山路进村。当时,叶万昌在石村率先建立了集体果林场,果林场被命名为“省老区科技示范场”。听完工作汇报,叶飞连连说“好”,不顾下雨,走到外面,让叶万昌带他去看果林场。临走时,叶飞叮嘱当地干部要支持郭林农场的发展。

1992年,由于种种原因,叶万仓辞去村干部,进入上海一家台资企业,但郭林昌很快倒闭。“那家台资企业在北京也有分公司,所以我经常去北京听将军在他家的教诲。”叶万昌回忆道。1995年,吉姆世存希望自己能回去,带领大家发展。当时他是这家台资企业的总经理,前途一片光明。犹豫了一下,他咨询了叶飞,叶飞对他说:“回去为家乡建功立业吧。”并在工作手册上写了八个字——修路,发展经济。所以,他回来了。

占据石村公路边的叶飞题词“修公路,发展经济”。

1996年,当进出村子的路已经建好的时候,叶万仓提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想法,得到了叶飞的肯定。然而,当他提到村里的几个自然村,如詹平、华美、鲁恒,没有路,也没有电,村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时,叶飞焦急地问:“谁来照顾他们呢?谁来帮助他们?”叶飞让他想办法帮助这些人解决困难,并写一份详细的报告给他。

直到1997年,叶万长去北京给叶飞送报告。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村里开始了安居工程和福利工程,拉起了电网,打通了道路。叶飞一听,开心地笑了。

叶飞去世后,其子女承诺将叶飞遗物捐赠给家乡,支持家乡创办红色旅游。

叶飞部分题字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2311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6
下一篇 2022-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