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明朝被废除的;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
宰相的起源:秦始皇之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改为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因此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宰相大臣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扩展资料: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丞相一职在中央政权里的彻底废除,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之职,建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而最后的三位丞相是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