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纸是西汉时期的一种纸。1957年5月8日,出土于西安东郊灞桥因此定名为“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据专家介绍这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纪。
灞桥纸纸色暗黄,纸面较为平整、柔软,呈薄片状,有一定强度。鉴定发现其原料主要是大麻纤维,含有少许苎麻。其纤维平均长度为1毫米左右,绝大多数纤维作不规则异向排列。并且纸中含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说明纸的原料经历了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过程,只是加工程序较低。
大量的考古发现说明西汉时期己经发明造纸术了,东汉时期的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他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使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造纸,,对改革和推广造纸术有很大贡献,纸的发明改变了古代用简牍书写的历史,使书写更为简单,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纸作为文化交流的纽带连接着中国与外域,从汉代起,丝绸之路的通达就将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了欧亚大陆西侧,让人类拥有了更经济实用的载体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之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