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什么意思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什么意思,第1张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什么意思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意思是广泛地学习所有的文化知识,并且以礼来约束自己。“博”的意思是广博、广泛。“文”指的是一切文化知识,比如诗书礼乐、典章制度等等。“约”指的是约束。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译文如下: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并且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孔子要求弟子在“博学于文”之后不忘“约之于礼”,可能与当时有学者以“博学”为傲人、卖弄资本的现象有关。老聃就曾指出过这一不良现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因为博,反而误入歧途。孔子正是有鉴于此,才提出以礼约博,作为君子的标准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2496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 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