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儿子才十岁就能在走马之间作出一首诗来,真是聪明伶俐才思敏捷,酒席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烧完的蜡水也冷却了。送别的筵宴已经接近尾声,离别之情愈发浓烈。在那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遍野盛开,山上不时传来雏凤清脆的鸣叫声,相比老凤苍亮的呼叫声,显得更加的悦耳动听。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唐代,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创作背景
唐大中五年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别李商隐晚宴上,时年十岁韩偓即席赋诗,才惊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隐返回长安,重诵韩偓题赠的诗句,回忆往事,写了两首七绝酬答。这是其中的第一篇。
这首古诗使用鲜活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达形式。一首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达形式是分不开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