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作者是纪昀。这是一则十分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也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真理。
《河中石兽》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揭示的道理
1、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应该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不能凭自己的直觉主观臆断或盲目相信权威。
2、认识事物应该深入调查探究,从而得出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