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是()恶化的结果

沙尘暴是()恶化的结果,第1张

沙尘暴是()恶化的结果

沙尘暴(sand-dust storm)是沙暴(sand storm)和尘暴(dust storm)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并非现代的产物。据科学家对深海岩芯和冰盖沉积物的测定,早在白垩纪末(距今7000万年)地球上就有沙尘暴出现。

3000多年前,我国史书便有西北地区发生“黄沙”、“雨尘”、“雨尘土”、“黄霆”等记录。中国古人将风后降尘称为“霾”,《诗经》注释中称:“终风且霾,传霾雨土”。《尔雅》曰:“风尔雨土曰霾”。“终风”、“风尔”讲的都是风后降尘的天气现象,由于古代扬沙降尘天气不时发生,因此“霾”就成了这一天气现象的专称。《朔方通志》载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乙亥午宁夏洪广堡,风霾大作,坠灰片如瓜籽,纷纷不绝,逾时而止,日将沉,作红黄色”。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甘肃“十一戊午朔,大风从西北来,折木飞沙走石,六日始息”。表明这场风形成的沙尘暴摧折树木,沙石均被吹起,持续6天方平息。可见,沙尘暴在我国古代就成为一种对人类产生危害的天气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2613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 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