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一贯等于多少文

唐代一贯等于多少文,第1张

唐代一贯等于多少文

唐朝1000文为一贯钱。但实际情况下,由于“钱荒”严重,民间“短陌”现象很普遍,也就是一贯钱里可能只有七八百文钱,但是大家还都承认它有一贯钱的购买力。



钱作为一种货币,在我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六千多年前的伏羲时期就已经开始存在,在伏羲到颛顼的两千年时间里,钱被叫做是金,随后在轩辕黄帝时期叫做是货,在商周被称为是布。随着时代的更迭,龟壳、贝壳和布帛都曾经作为硬通货。



铸币技术则是在大禹时代就已经出现,它统一的大小和重量,使得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其实那时人们就开始用绳子来串钱了,但并没有贯的概念,直到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才开始论贯。在唐代及唐代以前,一贯就相当于一千文铜钱,而在宋代及宋代以后,一贯变成了七百七十文铜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323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8
下一篇 2022-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