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换糖是指在文革的末期、物资匮乏的时代,许多小商小贩走南闯北,在大街小巷里用红糖等七零八碎的廉价物件换取鸡毛、废纸等废品来获取薄利的行为。
最早进行鸡毛换糖这项贸易活动的是浙江省的义乌市。在义乌,进行鸡毛换糖的这类商贩又被叫做“敲糖帮”,是有组织、有分工的一种商业性帮会,在那个穷困的年代,鸡毛换糖的事业异常的艰辛,小贩们不仅要走街串巷的寻找主顾,还要提防“红卫军”,一旦被逮到不仅东西要被没收,还要进行罚款。
鸡毛换糖为义乌商品经济带来了生机,不仅推动了义乌的小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农业的生产,并且为全国的小商企业起到了带头和榜样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