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即道德品性。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
语出《礼记·中庸》:“故正人尊德性而道问学。” 郑玄注:“德性,谓性诚恳者也。” 孔颖达疏:“‘正人尊德性’者,谓正人贤人敬重此圣人品德之性,天然诚恳也。”
[清]李渔 《风筝误·和鹞》:“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止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
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专长、功用,亦即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赋性。
「德性」(virtue)一词在品德思想史上颇受争议。其确切定义、品种,及跟品德经验中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等问题,都是争论的焦点。
最先以哲学观念阐扬德性的意义的是希腊人。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斯多亚学派(参 501)、及新柏拉图派(参 610)哲学家都以德性的学说及着重德性在品德生活中的必要性而着称。
他们的立论对于西方政治社会的品德思想和发展发挥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德性是人道的最终目标。依「目的论」(teleology)的人道观,德性不会天然出现于人心中,而是人藉着尽力得来的,并藉着习惯(ethos)持之以恒地实践,才可趋于完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