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不能两全”指的意思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或者为国家尽忠,或者为父母尽孝,二者只能选其一,无法兼顾。
“忠孝不能两全”的出处:
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
译文:桓温率兵进入三峡,看见悬崖陡峭如悬挂在天上,波涛迅急奔腾,就叹息说:“既然要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能怎么办呢!”
“忠孝不能两全”的解释:
“忠”和“孝”都是为人处世的优良品德,却必须选择一个、舍弃一个,真是让人头疼的两难抉择。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是因为古代战乱,健壮的男人都被拉去打仗,基本是有去无回,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道,所以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和“孝”(或者说“忠臣”和“孝子”)似乎成了互相对立、不可调和的两个极端。其实,“忠”和“孝”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古人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就是这个道理。选择“忠”,或者选择“孝”,都不能算错误。忠臣可敬,孝子也同样可敬。究竟选择什么、舍弃什么,关键在于自己的心目中“忠”和“孝”哪一个置于首位。
“忠孝不能两全”的相关说法:
在忠孝统一的行为实践中,至少有三种情况:一是忠孝两全;二是忠孝并序;三是以忠全孝。
第一,忠孝两全。
忠孝两全是在行为上表现出先忠后孝或先孝后忠,两者在行为时间上具有秩序性,但是在实践上两者是一致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忠孝两全比较好的结局,一种是需要做出巨大牺牲的结局。
第二,忠孝并序。
忠孝并序的情况比起忠孝两全的情况来说,现实的结果要乐观一些。忠孝行为主体,在面对忠孝的选择时,既能兼顾忠又能兼顾孝,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忠孝统一的结局。例如,古代花木兰代父从军,就做到了忠孝并序。她代替父亲从军,这是对父亲尽孝,在战场杀敌,这是为国家尽忠。
第三,以忠全孝。
以忠全孝是用尽忠的办法来实现孝道。如孝子通过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光宗耀祖,实现孝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